第126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元夕施元 本章:第126章

    这东西,就好像是为了挑拨他们与惠州官员的关系而特地送上门来的一样。

    一旦施元夕拿着这道密信发难,等到真正开始做事时,惠州官员便可以有着足够的理由搪塞他们了。

    事情办不成,办不好,施元夕和裘朗必定会受到责罚。

    正常来说,即便是苏文辉等人待他们再如何轻慢,态度如何嚣张,他们都应该忍耐下来才是。

    何况苏文辉的态度还算得上是不错。

    如此一来,倒像是施元夕不顾全大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一般。

    这些官员,包括了朝上的魏家在内,只怕都没有想到,施元夕在离京遇袭后的第二日,便将手里的余下一百名影卫派了出去。

    他们带着大批赈灾银两和赈灾粮,走得不快,影卫的速度却比他们快了许多。

    不仅先一步进入了惠州地界,打听到了许多的消息。

    并且还同惠州当地的一名官员联络上了。

    这个惠州官员,便是写出了这封密信之人。

    这封密信,他原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交给了施元夕的,事有轻重缓急的道理,他心中也明白。

    但没想到他所做的事情,被知州府上的密探得知,这名官员便被知州扣押了下来。

    迫不得已下,这封密信便被那名官员的亲信提前送了出来。

    在惠州范围内,其实是很难将东西送出来的,但没想到影卫已经处在了惠州地界内,所以才能在这等情况下,把消息递出来。

    走漏风声后,惠州官场上大半官员迅速收紧,转移销毁了证据。

    加上密信没能够写完全,后边没能附上任何有用的证据,他们便笃定施元夕轻易不会发难。

    却没想到……

    施元夕得了密信后,所做出的第一个安排,便是秘密派遣影卫潜入天牢,从天牢中将那名官员救走。

    那名官员身边的亲信拖延了几日,惠州官员至昨天正午时分才察觉到了密信泄露。

    为了避免出错,当天夜里惠州官员便打算将此人灭口的,惠州牢房内亦是有着众多官兵驻守,正常来说,是不会有人能越过了这么多的官兵冲入牢中。

    可他们错误估算了施元夕底下的人手中持有的武器威力。

    导致昨日晚间官员便被影卫救出,但因为身体虚弱,安城内四处戒严,影卫没办法带着人直接离开安城,便只能在城内隐匿下来。

    这些官员明知道今日施元夕等人会抵达安城,却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才来开门,就是想要在施元夕进城之前,将人给抓回来或者直接弄死。

    知府和知州不出现,便是在调控安城内的守卫四处搜捕抓人。

    苏文辉出现后,刻意忽略了施元夕,且在这边东拉西扯,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实际上看到萧驰的那一刻,他的后背就已经被冷汗打湿。

    可他不敢表现出任何的退怯来,就怕被施元夕洞悉到人已经被救出去了。

    他心头格外焦躁,到面上却只能做出一副平白遭受冤屈,愤怒不已的模样来。

    偏就在这等情况下,他看见施元夕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步步逼近了他。

    那一瞬间,苏文辉只觉得自己浑身的寒毛都竖立了起来,他心下已经发虚到了极点。

    一抬头,就看见施元夕竟是抬手,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封密信撕掉了。

    她的这番举动,不光苏文辉没反应过来,周遭的其他官员,包括裘朗和萧驰二人,也都惊住了。

    安城内风雨暂歇,乌云逐步散去,细碎的阳光洒落在了施元夕的身上,映照着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她看着苏文辉,轻笑道:“苏大人说的不错,在这等时刻送出这般密信的人,简直就是其心可诛。”

    苏文辉闻言,面上的情绪紧绷,想跟着笑两声,却发觉自己喉头发紧,连一句多余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并不觉得施元夕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打消了心中的怀疑。

    反而因为对方不合时宜的举动,叫他一颗心都悬在了嗓子眼,情绪紧绷至极。

    下一刻,便听得施元夕道:“送出这等密信,挑拨朝廷与惠州关系的人,也在此处。”

    人就在这里?

    不知为何,苏文辉觉得一阵心惊肉跳,他四下环顾了眼,却都没有看到那位周姓官员的身影。

    还没反应过来,面前的人便已经开口道:“将‘恶意’送出密信,栽赃诬陷同僚,贪墨受贿的……惠州通判陈疆拿下!”

    惠州通判陈疆,此人可不是那位写了密信告状的官员,而是与苏文辉等人狼狈为奸,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的真正污吏!

    苏文辉不知道。

    影卫虽没有出现,施元夕却清楚,没有消息传出就是最好的消息。

    百名影卫人数是少了些,可他们身上配备的枪支是实打实的,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至少可以支撑住一段时间。

    更何况影卫还极其擅长隐蔽。

    惠州官员以为可以用赈灾治理水患的事情要挟于她,可如今她手里却握着他们的最大把柄。

    那名报信的官员只要没死,她便能掌控惠州官场大部分官员的秘密,攻守换防,现在掌握主动权的人,已经变成了她。

    施元夕轻抬手,从旁边的乐书手上接过了那道明黄色的圣旨,她高举圣旨,冷声说道:“圣上有令,惠州钦差施元夕、裘朗二人,可代圣上肃清惠州官场,凡所有阻挡赈灾,延误灾情,犯下重大过错者——杀无赦。”

    “将惠州通判陈疆羁押扣下,入安城府衙,当众审讯。”她微顿,抬眼看向四方:“所有官兵听令,大开城门,搭棚施粥。”

    “如有违令者,当场斩杀!”

    第91章

    八百里加急

    当下,

    赈灾使携鄞州驻军进了安城,且在城门口就扣下了一名惠州官员的事,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鄞州驻军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

    气势磅礴地入了城。

    兵马一路铺开,至安城的府衙门口。

    这么大的动静,

    里边的人再想要装死或者是拿乔,

    是基本不可能的,

    惠州知府匆忙间赶出来迎接,

    一抬头就看见身穿着特殊甲胄,持改制火铳的影卫,

    护着一身穿大梁官袍的女子,往这边行来。

    知府心头一紧,

    慌忙走上前去,道:“下官许志见过施大人、裘大人。”

    “公务繁忙,未能到城门口迎接,还请二位大人见谅。”

    许志四十出头,保养得宜。

    施元夕轻抬眸,

    就看到了他大拇指上佩戴着的翡翠扳指。

    这位惠州知府,

    大概是因为很少在别人面前这么的低声下气,

    所以多少有些不适应,话说得是格外谦卑,

    身板却挺得直直的,一手负在身后,一手端着,

    拿捏着十足的官架子。

    他目光落在了施元夕身上,

    亦是惊讶不已。

    ……此前只听说是个女子,没想到这般年轻美貌,

    只那双眼眸似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瞧着就让人心底发怵。

    他发愣时,施元夕直接道:“许大人既是已经来了,那便直接升堂吧。”

    许志心下一凛,哪有钦差刚一到地方就要升堂的?

    他想说施元夕不懂规矩,可看到影卫那黑漆漆的枪口,到底是住了嘴。

    只低声道:“两位大人舟车劳顿,今日又要立即搭棚施粥,审讯之事不必这么着急,不如先将人押至天牢,明日再审理也是一样的。”

    施元夕轻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惠州官府,便是这么办案的?”

    许志没想到她这么不给面子,脸上的笑意僵住,神色也沉了下来。

    施元夕却好似全然没注意到他这番表现一般,抬脚直接越过了他,进入了安城府衙内,冷声道:“开府、升堂!”

    这是要在他们的地盘上,动他们的自己人。

    许志为官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般嚣张跋扈之人。

    可他也清楚,如今整个安城内外的所有官兵将士加起来,都不如萧驰手底下的鄞州驻军多。

    更别说,那施元夕手里还有改制火铳这样的大杀器。

    她平安抵达惠州,还出其不意地调动鄞州军过来帮忙,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局势落在了她手里,他便是有着再多的不甘愿,也只能暂且听对方的吩咐行事。

    京城离惠州太远,许志对施元夕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些。

    他以为施元夕只是想要杀一杀这惠州官场的锐气,却没想到,她是真的打算审理这件事。

    进入堂内,施元夕先是轻声告知阿拓,让他和乐书二人,带着些人手去搭棚施粥。

    然后又跟裘朗低语了几句。

    治理水患的办法他们这一路上商议得差不多了,只是在看到了这么多流民后,施元夕顿了片刻,又补充了一番:

    “雨势虽暂且停了,可城外的情况仍旧没有得到缓解,这些事情上,便要劳烦裘大人了。”

    裘朗忙摆手道:“施大人这便是折煞我了,此事亦是裘某职责所在。”

    看到了具体情况后,裘朗心底也有了个大概的想法,当下便同惠州当地掌管水利民生的官员先行离开,商议对策。

    影十三适时走到了施元夕身边,轻声道:“提前入城的影卫收到了消息,已经在赶往府衙的路上了。”

    “可有人受伤?”施元夕问。

    “周大人在狱中受了刑罚,除此外也有几名影卫受了些轻伤。”

    这次跟她出来的影卫,都穿有施元夕二次改制的防弹盔甲。

    新盔甲整体重量较轻,除了防弹外也具备了更好的防护性,安全系数提升了不少。

    正因如此,施元夕才会让他们涉险潜入安城救人。

    “请随行的太医为他们诊治伤处,另外妥善安置好那位周大人。”

    施元夕并不打算让那位官员和陈疆对峙,至少现在不用。

    他们都清楚,惠州官员上下勾结,沆瀣一气,陈疆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罢了。

    陈疆便在此时被带了上来。

    他抬头看到了许志也在,开口便道:“知府大人,下官冤枉啊!”

    “施大人在城门外不分青红皂白就让人将下官拿下,下官都不知道是哪里开罪了您!还是说,施大人只是想要拿下官的命来威慑整个惠州的官员?”

    这话说得直白,堂内的惠州官员皆是变了脸色。

    许志面上带了些冷笑,抬眼看向了施元夕:“施大人今日不过刚到惠州,敢问是如何得知陈疆有罪的?”

    “是啊,整个惠州的官员都在为了水患之事奔波忙碌,大人一来,便直接拿了人问罪,哪有这样的道理。”

    “陈大人为官勤勉清廉,得惠州百姓爱戴,这般官员,施大人便是要将其缉拿归案,也得有个说法吧?”

    吵嚷声中,施元夕面色镇定地起身,抬眼看向了这满堂的惠州官员,淡声道:“诸位都是陈大人的同僚,既是这般为陈大人辩解,想来应当也是清楚陈大人的为人的吧。”

    她微顿后道:“既是如此,诸位可知晓前几日惠州府衙无故扣押江城知府周庆安一事?”

    这话一出,那些方才还在叫嚷着的官员,瞬间噤声。

    他们不说了,施元夕就有话要说了,她冷声道:“同为惠州官员,即便安城乃是惠州的首府,周庆安也是朝中亲封的正四品官员,官职品阶皆在你之上。”

    “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是谁给你的职权,让你随意羁押扣留江城知府的?”施元夕转过头,扫了许志一眼:“是许大人吗?”

    “还是你们那位始终都没有露面的知州大人?”

    堂下的官员均是变了脸色,苏文辉顿了下,到底是道:“扣押周庆安,是因为流民失控一事,且周庆安在入狱后,为了逃避罪责,竟是从狱中越狱逃走……”

    “犯下这等大错,即便是知府,也是死罪,我等官员,不过是为了履行职责。”

    好一个履行职责。

    施元夕一路行来,将整个惠州的大体情况都收入了眼底,百姓流离失所,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被迫做了流民。

    这些惠州官员却关起大门来过自己的好日子。

    江城受灾最为严重,可在周庆安的治理下,情况比之安城不知好了多少。

    施元夕的人打听到,洪涝之前,周庆安就数次向惠州知州和许志进言,说逢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惠州地势奇特,要率先做好准备应对。

    未料到这些人压根没有将他的话放在了眼里,最后将天灾发展成了人祸,如今还恶人先告状,将所有的罪责怪到了周庆安的头上。

    施元夕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她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这些官员道:“流民失控。”

    “苏大人的意思,是周庆安身为江城知府,却没有管理好这安城外的流民,导致大批流民暴动?”

    “还是说,怪他给本官写了那封密信,将你们惠州所有狼狈为奸的官员告到了我的面前!?”

    苏文辉神色巨变,他没想到施元夕在没见到周庆安之前,手里就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的信息。

    更想不到施元夕会这么直白地朝他们发难。

    如他之前所言,钦差想要办好差事,离不开当地官员的协助,她这般不管不顾,就不怕事情会彻底失控吗?

    他用力地掐了自己一把,强迫性让自己冷静下来,低声道:“下官不知道施大人是从何处得知的消息,可事实绝非如此。”

    “钦差抵达之前,安城内外一直都没出现任何纰漏,可就在周庆安手里那封子虚乌有的密信送出去后,城外便出现了大批的流民!”

    “周庆安心思歹毒,居心叵测,大人万不可听信他的一面之词才是!”

    施元夕见状,面上的表情却骤然冷却了下来。

    她抬眸扫向了陈疆和苏文辉,冷声道:“苏大人所言没错。”

    她突然转变了话锋,叫这边的官员都愣了一下,满心怀疑地看向了她,便听她道:

    “所谓捉贼拿脏,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随意给人定罪呢?”

    苏文辉闻言,心中松缓了下来,还以为施元夕这是打算后退一步,给彼此都留些台阶下时。

    施元夕再度开口道:“来人,传城门口闹事的流民进堂内问话。”

    满场死寂。

    那苏文辉当即愣住,他猛地抬头,不可思议地看向了施元夕。

    就听施元夕面无表情地道:“本官倒是想要问问,驱逐他们离开,强行征收税款,禁止开仓放粮的人,究竟是谁?”

    这话一出,整个大堂内的官员面上的神色都绷不住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黑月光她只想夺权》,方便以后阅读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12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126章并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