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江晚芙 本章:第24章

    江晚芙便在檐下笑看她们走远,才回厢房,还没来得及换寝衣,却忽的见陆老夫人身边嬷嬷匆匆进来,请她过去。

    江晚芙不知何事,但那嬷嬷神色匆匆,她也二话不说。当即起身,急匆匆朝陆老夫人所居的东厢房去。

    进了门,却见除了陆老夫人,永嘉公主也在,婆媳二人正坐在灯下,老夫人执黑子,永嘉公主执白子,正在对弈。

    江晚芙一怔,陆老夫人抬眼,朝她招手,“阿芙,过来。”

    等她走到跟前,陆老夫人摆摆手道,“老眼昏花,连棋盘都看不清了,你来陪公主下吧。”

    江晚芙福身应是,坐下陪着永嘉公主下棋。

    她在家中学过,因她那时对下棋感兴趣,祖母还特意请了女夫子教她。如今虽长久不下了,但原先学的,自是还没丢的。

    永嘉公主本没抱多大期待,只漫不经心下着,盖因时下世家养女,都鲜少让小娘子学棋的,结果落了几子,倒是有些惊讶了,抬眼看了眼坐在对面的江晚芙。

    烛光微黄,淡淡烛光照在小娘子的面上,侧脸犹如镀上一层暖色。

    她微微低着头,眸色认真注视着面前的棋盘,神色柔和,唇微微翘着,腮边两粒酒窝,实在讨人喜欢极了。

    永嘉公主微微一怔,忽然就有点明白,二郎为什么费尽周折也要将人娶回家了。

    这几日住在玄妙观里,她也曾听嬷嬷说过,江晚芙每日都能给自己找到事做,今日做了糕点四处分,明日摘了松针做茶,不惹是生非却不畏畏缩缩,恭谨孝顺却不木讷呆板,这样的小娘子,的确是讨人喜欢的。

    她不似婆母,婆母顾忌太多,要考虑兄弟和睦,考虑府中太平,她只盼着二郎过得自在,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她生下他,却未曾给他几日快活日子,儿子一贯不喜不悲、波澜不惊,难得待一小娘子这样上心,她自然不忍阻拦。

    若这个小娘子,能叫二郎欢喜,能叫二郎觉得日子有意思,她是愿意接受她做自己儿媳妇的。

    只要二郎喜欢,她就认。

    永嘉公主心里想着,面上神色柔和了几分。

    江晚芙一向对人的情绪很敏感,自然察觉到永嘉公主这细微的变化。

    但她不知永嘉公主这番心思,只抿唇笑了笑,继续落下一子。

    两人正对弈着,忽的,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响。

    江晚芙下意识抬起头,却见陆老夫人和永嘉公主都神色从容,连伺候的掌事嬷嬷,都面色不变。顿时有种是不是她太大惊小怪了的感觉。

    但那声音,很快大了起来。

    有什么狠狠撞在在门上,整扇门跟着狠狠一颤,下一瞬,一抹血迹,溅在门上。

    江晚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立刻站了起来,下意识挡在陆老夫人和永嘉公主前面。

    倒不是她喜欢揽事,只是她下意识觉得,陆老夫人年老体弱,永嘉公主身娇体贵,一旁的掌事嬷嬷看着也是一把年纪,这么一看,能挡一挡的,也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陆老夫人倒是一脸早就猜到的模样,永嘉公主却是一怔,看着江晚芙苍白的侧脸。

    显然也一副慌乱的样子,纤瘦的身子,却还挡在她们面前,心底蓦地涌上一股怜惜,摇头道,“这孩子……”

    委实实诚了些,不过,也的确是个好孩子。

    永嘉抬手,将人拉着坐回去,朝一脸不知所措的江晚芙柔柔一笑,道,“别怕,没事的,等会儿就好了。”

    江晚芙不明所以,但看众人脸上没有半点慌乱,她也只得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坐了回去。

    但棋自然是没心思下了,落子七零八落的,没了章法。

    永嘉见状,倒也不为难她,道,“不下了。”

    说罢,抬头看了眼掌事嬷嬷,吩咐她,“出去看看,叫二郎动作快些,别把人吓着了。”

    嬷嬷很快应声,就那么径直推门出去了。

    不多时,嬷嬷就回来了,回话道,“世子道,很快就好了,至多不过一盏茶功夫。”

    永嘉公主颔首。

    她原本的想法,做戏就好了,哪里还要真的动刀动枪,可自家儿子怕让旁人看出破绽,真把附近的山匪给引来了,她这个当母亲的,也只能陪着演了。

    两人的对话,听得江晚芙更是一头雾水,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外头的动静果然消停了。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她抬眼一看,竟是几日未见的陆则。

    往日见他,多是一身锦袍,腰间系革带,挂玉佩璎珞,清贵矜傲。

    纵使面色冷淡了些,看上去也还是一副世家郎君、端方如玉的模样。

    但他今日穿了身墨色常服,腕上玄铁护腕,泛着冷硬的光,不似平日那样束冠,而是用黑色织金的发带束成一束,神色自是一如既往的冷淡,眉间添了几分厉色。

    他缓步从门外进来,仿佛是从晕成墨色的夜色中,骤然抽身一般,脚下步调沉稳有力,神色冷淡坚毅。

    江晚芙不由得一愣,胸口仿佛有什么凝滞一般,滚烫炙热,逼得她不得不挪开视线。

    待挪开视线后,江晚芙只觉得自己仿佛在哪里见过这一幕一样。但她过去十几年,应该是不曾有这样的经历的。

    陆则进门后,目光自然而然落到了江晚芙身上。

    小娘子大约是觉得山中自在,惫懒似平日那样打扮,十分素雅,面上亦不施粉黛,偏她肌肤白皙细腻,五官十分耐看。

    在那烛光下,衬得仿佛散发着一抹淡淡柔光似的,与平日比起来,自是另一种美。

    他一贯是知她生得美的,此时心里却莫名划过一个念头。

    前世,若不是自己先下了手,小娘子生得这样美,只怕早有人上门求娶了。

    以祖母疼她的心,定然不舍得她一辈子守寡。

    那念头也是一瞬,陆则很快敛了心神,正经看向祖母,沉声道,“祖母,母亲,山匪已歼,观中杂乱,不如连夜下山可好?”

    陆老夫人自然没意见,看了眼儿媳妇,见她点了头,就颔首开口,“你安排便是。”

    陆则应下,命随从去备车,不多时,随从就回来了,在门口道,“车已备好了。”

    陆则淡声道,“下去吧。”说罢,朝祖母和母亲拱手,道,“请祖母、母亲动身。”

    陆老夫人轻轻颔首,站了起来,却不要嬷嬷扶着,朝拘谨站在一旁的江晚芙伸手,柔声道,“好孩子,还不过来?”

    江晚芙一怔,忙过去扶住老夫人的手,被她轻轻拍了拍手背,陆老夫人虽养尊处优,可到底年岁已长,掌心有些粗糙,但却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江晚芙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搀扶着老夫人,同永嘉公主,三人一起迈过了门槛。

    扶着老夫人上了马车后,江晚芙便上了后头一辆马车。

    片刻的功夫,惠娘很快过来了,面上藏不住的慌乱,上马车时,险些跌着,一见自家娘子安然无恙,才舒了口气,浑身都发软了。

    江晚芙见她这样子,自然问她。

    惠娘道,“奴婢送您去陆老夫人处,便在门口候着,也不敢走远。

    结果不知哪里来的山匪,忽的进了道观,起初是家仆护卫阻挡,只勉强拦住了人,后来世子带人来了,场面这才平息下来了。”

    惠娘虽寥寥数语,但江晚芙自然知道,当时的场面定然是骇人的。否则惠娘不会被吓成这副腿脚发软的样子。

    可忆及方才老夫人和永嘉公主的反应,又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感觉并不是普通的山匪进犯。

    惠娘倒没多想,只后怕道,“幸好世子来得及时,否则咱们一群人,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话音刚落,车厢忽的被敲了一下,惠娘撩起宝蓝绸帘,被外头的陆则给吓了一跳,下意识喊了句,“世子……”

    江晚芙闻声望去,果然见是陆则,他依旧先前那一身常服,骑在马上,淡淡目光正朝这边看过来。

    江晚芙下意识绷直了腰背,跪坐得直直的,心里说不上来的不自在。

    陆则倒没说什么,只道,“山路崎岖,记得将杯盏收起,免得瓷片伤人。”

    这话自然是冲着惠娘说的,惠娘忙颔首应下,“是,奴婢一定注意,多谢世子提醒。”

    陆则说罢,便不再作声,撇了眼浑身紧绷着、跪坐在那里的小娘子,收回视线,轻轻踢了踢马腹,马蹄蹬蹬,缓缓走开了。

    惠娘见他走远,才敢将绸帘放下。

    江晚芙也跟着松弛下来,腰背不似先前笔挺,紧绷着的脸,也缓和了下来。

    惠娘见状,张了张口,似乎有点想说什么,但顿了会儿,到底是没开口。

    江晚芙没察觉到惠娘的神色,微微垂下眼眸,她也不是刻意如此,只是一见陆则,就会想起那一晚的事,羞耻心让她实在难以坦然面对陆则。

    她有的时候甚至会想,会不会在陆则心里,她就是不知羞耻、试图缠上他的女子。

    虽理智告诉她,她大可不必这样想,陆则不会如此,他是再君子不过的人,可这想法却仿佛不受理智控制,时时卷上心头。

    江晚芙闭上眼,小声道,“惠娘,我睡一会儿,到了再喊我。”

    惠娘疼她,自然一口应下,将一旁备着的褥子扯过来,轻轻盖在她身上。

    马车动了起来,迟缓、平稳,江晚芙缩在被褥里,缓缓沉入梦乡。

    第34章

    第

    34

    章

    回到国公府,

    已经几近天明了,江晚芙困乏得厉害。虽说在马车上小憩,

    可到底摇摇晃晃,

    难以入睡,半睡半醒,反倒折腾得自己腰背愈发酸疼。

    陆老夫人见她这眼睛都不睁开的困乏模样,催促惠娘,

    “扶你家娘子去歇息吧,明日也不要来请安。”

    惠娘应下,

    一行人回了绿锦堂,

    因回得突然,还将满屋子的仆妇都惊醒了。

    江晚芙自是顾不得那些,

    迷迷糊糊又睡下,

    这回总算是睡得香甜,

    一觉醒来,

    天已经大亮。

    纤云听见动静,推门入内,

    服侍她起身,

    又问她,“娘子午膳想用什么?”

    江晚芙这才知道,自己直接把早膳给睡过去了,

    但睡得多了,

    人愈发困乏,没什么精神,

    胃口也一般,

    想起那些菜色,

    便觉口中发腻,想了想,慢声道,“清粥罢。问问可有栗子,若有的话,捧一把来,煨着吃。”

    纤云应下,出去吩咐了句,又回来给她梳头发,捧了钗裙出来,服侍她换上。

    刚拾掇好,午膳便送来了,一小罐清粥,用瓦罐煨的,粳米软糯,入口清甜,浮着一层浓浓的米汤,舀一勺细细的砂糖,搅动几下,米香扑鼻而来。

    另还有几碟子小菜,酸辣的萝卜丝,切得细细的酸菜嫩芽、腌豆腐,俱是清爽开胃。

    一顿午膳用得颇为舒坦,江晚芙也懒得出门,便与纤云围着炉子坐着,时不时剥一颗栗子。

    她也不饿,不过打发时间,剥一颗栗子,恨不得耗上一盏茶的功夫,纯粹是水磨工夫。

    江晚芙正与一个难剥的栗子较劲的时候,忽的听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贯沉稳的惠娘,急促推门而入,见自家主子还惫懒模样,悠闲剥着栗子,急得直跺脚。

    一下子冲了过来,扶起江晚芙,吩咐纤云去准备见客的裙裳,回过头,急声道,“奴婢的好娘子诶,可耽搁不得了,快快换了衣裳,去正院。”

    江晚芙被惠娘弄得一头雾水,见惠娘满脸急色,更是不解,“究竟什么事?”

    惠娘瞧了眼外头,低声道,“宫里的人来了。”

    这短短一句,直叫江晚芙心里蓦地一跳,惠娘仿佛有所顾忌,话也说得十分含糊,江晚芙也不多问,配合着几人的动作,换了见客的裙裳,就同惠娘一齐出了绿锦堂。

    来到正厅,她算是迟的,一踏进去,便见庄氏赵氏几个,俱将目光投了过来。

    今日不是休沐,府中陆二爷兄弟和郎君们,自是不在府里,唯有庄氏、赵氏妯娌在。

    陆老夫人照旧居于上首,面上带着淡淡的笑,伸手过来,道,“急什么,瞧这一头汗的。”

    江晚芙愣愣上前,见永嘉公主含笑望着自己,眼神柔和,宛如看着自家小辈,而庄氏和赵氏两人,则复杂得多,也带着笑,可眼中分明满是讶色,有那么点好似第一次正眼打量她一眼。

    江晚芙被看得浑身不自在,不等她缓过来,却见立于一旁的宦官,忽的开了口,嗓音尖细,每句话的调子拉得长长的。

    “江娘子不必急,是咱家来早了。”

    说罢,朝她一笑,看向上首的陆老夫人,陆老夫人微微颔首,站起身来,庄氏和赵氏几人俱跪了下来,江晚芙一怔,也跟着跪下。

    那宦官便轻咳一声,缓缓展开手中明黄,唱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兹闻苏州通判江仁斌之女江晚芙,娴静端雅、恭谨孝顺,朕躬闻甚悦。

    特将汝许配卫国公府世子为正妻,盼汝恭谨谦和,延绵子嗣……”

    后头一长串的话,江晚芙却没听清了,只稀里糊涂跪着,直到那宦官念罢“钦此”二字,道,“苏州通判江仁斌之女接旨。”

    她才愣愣接了圣旨,被惠娘搀着起来了。

    圣旨薄薄一卷,其实不重,但江晚芙捧在手里,却仍觉得沉得压手,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倒是庄氏着人送过那宦官,含笑迎上前来,望着她的神色,简直犹如亲女般,盈盈朝永嘉公主道,“大嫂得了阿芙这样的好儿媳,可要请我们吃酒才是……”

    这话委实是给江晚芙脸上贴金了,谁都知道,这门亲事,她是实打实的高攀,岂止是高攀,旁人做梦,都不敢做这样的美梦。

    一个借住的表娘子,居然嫁给了他们国公府的世子爷,亏得国公爷尚值壮年。否则更是直接当了世子夫人,真就是一步登天了。

    但庄氏是个人精,一看婆母和长嫂的神色,哪里不明白,甭管她觉得陆则娶江晚芙这事多离谱,这婆媳俩却是乐见其成的,自是将江晚芙一通夸,夸得江晚芙都有点脸红。

    她自然知道,自己是沾了这门亲事的光。否则二舅母虽一贯待人和气,可也不至于如此捧她。

    可仍被二舅母庄氏那诚恳的语气,弄得颇有些不自在,就连一贯沉默寡言的三舅母赵氏,都朝她含笑颔首,一副亲切得不行的样子。

    江晚芙僵直身子,面上倒是挂着温顺讨喜的笑容,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微微颔首着,适时露出点娇羞神色,微微低头。

    庄氏与长嫂说罢话,蓦地回头,忽见江晚芙微微低头模样,恰如出水芙蓉,清丽欲滴,不知怎么的,忽的想起那日在立雪堂初见她时那惊鸿一瞥,心头划过一丝古怪,尚未来得及捕捉,便稍纵即逝。

    陆老夫人适时开口,发话道,“是桩大喜事。阿芙这孩子事亲至孝,在观中时,便前前后后跟随,侍奉细致。

    后遇山匪,更是舍身救我与永嘉。二郎品行俱佳,阿芙这孩子亦柔顺恭谨,两人再相称不过。”

    庄氏几个连忙点头,又是一顿夸。

    陆老夫人和蔼颔首,过了好一会儿,才算是将庄氏和赵氏熬走了,妯娌两人相携而出,陆老夫人才开口,唤江晚芙到身边,见她神色怔怔。

    显然还没反应过来,眸中又存有几分惶恐之色,心里却是生了几分怜惜。

    其实照她说,阿芙这孩子的性情,恭谨谦和,温和柔顺,又失了生母,抚育胞弟,难免步步谨慎,时时小心。

    这样的性子,其实更适合嫁给性情温和的男子,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而二郎生性强势,行事强硬,不顾两人之间这偌大的身份差距,一通算计,将人攥在手里。

    对二郎而言,是得偿所愿,但对毫不知情的阿芙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却是不好说。

    思及此,陆老夫人神色愈发缓和,温和道,“赐婚的圣旨既到了,你便安心待嫁。你父亲那里,我会着人送信过去,请他们入京。至于其它,若有什么为难的,便叫人来说一声。”

    永嘉在一旁也开口,“若母亲不在,找我也是一样的。”

    江晚芙忙谢过两人,出了正厅,还未走几步,一抬眼,便见迎面走来的陆则。


如果您喜欢,请把《云鬓楚腰》,方便以后阅读云鬓楚腰第2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云鬓楚腰第24章并对云鬓楚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