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
军营大帐。
季怀安召集了众将议会。
一是安排与天王军接壤之地的防御。
二是商讨举兵北上事宜。
苏影、唐易、季修、封瑞、杨天战、蒙冲、严韬等一众将领全部聚在沙盘四周。
天王军可有动向季怀安问。
今日刚接到消息,陆云飞已经离开了浔阳城,正在返回新安的途中。另外,天王军的主力军有往北调动的迹象。唐易汇报道。
蒙冲指着沙盘地图道:新安城离沧江上游的渡口不过一百八十里,天王军如果要北上,这个位置最合适。
沧江有三处渡口,离我们最近的也有三百里。
三处渡口和两座石桥都被刘光照的大军封锁,无论走哪里渡江,都不容易。
元帅,我们需尽快北上,莫要被陆云飞抢了先机。
只要拿下京都,天下可定。
……
众人都建议尽快北上,而且还有些激动。
攻下京都,便能拥护明王为新帝,建立新朝,而他们都将是开国功勋。
此时这个目标已经离得很近了,众人难免会有些激动。
对于天下大势,现在已经很明朗了。
大齐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江山要么姓陆,要么姓季,他们都是明王军的将领,自然相信自己一方会获胜。
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沧江,一江之隔划分了南北。
对岸是刘光照率领的五万齐军镇守,只要能渡过沧江,京都唾手可得。
报……
季怀安正在考虑从哪里渡江,一名卫兵飞奔进来。
报,明王府派来信使,求见元帅。
季怀安愣了下:传……
信使跑进来,单膝跪地呈上书信。
季怀安接过书信展开一看,顿时眼眶一红。
怎么了苏影看出他神色不对。
大哥…战死在犀门关……
季怀安哽咽着,心中一阵悲痛。
虽然与季武相处的时间很短,但让他体会到了被兄长关爱的亲情。
那个身高七尺的大哥,就像是乔帮主,仁义无双,胸怀天下。又像是郭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都是为守护国土而战死,让他打心底敬重。
犀门关的熊抱还历历在目。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无愧于心……
有些事当比性命更重,别人不明白,大哥,你应该明白的……
小安,你说得对,有些事,当胜过性命。
不愧是我季家男儿,以前是大哥看轻你了。
……
几次短暂的接触,季武身上的英雄气概,以及音容笑貌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之中。
前几天接到北蟒王司马旭遇刺的消息,他就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信使呈上信后催促道:元帅,明王病重,四爷让您立刻回扬州……
好……
季怀安让季修镇守苏州,其他将领操练兵马,休养生息,同时等待军令,随时做好北上的准备。
半个时辰后,季怀安带着苏影、红莲、唐易和一队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回扬州。
…………
几天后。
明王府,内院房间。
老季躺在床上,季扬坐在床边喂完药将碗放到一边。
爹,大哥在天有灵,也不希望看到您这样,您要保重身体。
扬儿,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什么做错了
我们造反,是不是有违天道所以上天才会惩罚我们
也许是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加上年事已高,便忍不住将一切归咎于天命。
爹,你不要胡思乱想。齐皇昏庸无能,群雄四起,我们是顺应天命而为,大哥守卫犀门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我们季家的骄傲和荣耀……
季扬本想劝慰老爹,结果说着感觉像是某种宿命。
一将功成万骨枯,也许正是这些牺牲,才能换来季家未来的荣耀。
咳咳……
老季一阵剧烈地咳嗽。
季扬忙倒了杯水给老爷子喂了下去。
小安,回来了吗
还没有,应该快了……
季扬话音未落,房间吱的一声被推开。
爹……
季怀安飞奔来到床前。
小安,你回来了……
看到季怀安老爷子强行坐了起来。
爹,你怎么样
他坐到床边,扶住父亲。
我没事……老爷子掩饰着心中的悲痛,问:北方的事你都清楚了
季怀安点了点头。
你打算怎么做
一一清算……
季怀安一握拳头,嘎嘎作响。
老爷子点了点头。
爹,小安回来了,我们先为大哥安排后事吧
老爷子痛苦地闭了下眼。
季武战死在数千里之外的犀门关,他们想为其准备后事,但却连尸骨都没有,只能为其准备衣冠冢……
这时,唐喜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明王,犀门关来人了……
犀门关什么人
有位将军自称是犀门关守将,说是送季武将军回来……
老爷子蹭的下了床,差点一头摔了下去。
季扬和季怀安急忙一左一右地搀扶住。
人在哪老爷子焦急地问。
在大殿……
明王府大殿。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站在大殿中央,男子衣衫褴褛,背着一把金色的长枪,虽然披头散发像个乞丐一般,但他笔挺的身体和坚毅的眼神给人一种凌厉的威慑力。
只要上过战场的都能感应到,男子身上带着一种杀伐之气。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季武手下的将领之一,周大富。
周大富是犀门关为数不多活下来的幸运儿。
季怀安、季扬搀扶着老季走来,三人一眼便看到了中年男子背后的金色长枪。
将军,你是
犀门关季武将军帐下周大富,拜见明王。
周大富说着单膝跪下行礼。
周将军不必多礼,武儿呢
老爷子问着左右看了看,似乎是期待奇迹发生。
周大富从背上解下背包,将里面的瓷坛双手捧了出来。
大将军,属下送您回家了。
武儿……
奇迹并没有出现,老季颤抖着从周大富手中接过瓷坛。
周大富赶了数千里路,将季武的骨灰送了回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pp
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