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千疮百孔的大汉,也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侯。
风烛残年的汉灵帝也终于驾鹤西游。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何进,自认终于到了对十常侍动手的时侯了。
曹操很聪明,也向何进献出了正确的计策,可自以为是的何进,却采纳了袁本初的计谋——召诸侯入京勤王。
明明一纸圣旨可以解决的事情,却偏偏被何进弄得十分复杂。
动静弄得这么大,十常侍的张让、赵忠等人,又不是傻子。这么大动静怎么会不知道?
立即威逼何太后,写了一封手书给何进。说是自已想哥哥了,希望哥哥到后宫来见自已一面。
这个计策,其实和曹操的计策如出一辙。关键是十常侍就用了,而何进却没有用。
何进想念自已的妹子。见到了书信信以为真,当真就一个人去见自已妹妹了。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已妹妹把他给卖了。
何太后对何进说过:“我们的荣华富贵都是十常侍给的。让人要知道感恩,千万不能让过河拆桥的白眼狼。”
但何进毕竟耳朵根软,本身又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人,被几个世家子一忽悠,立即就上了头,想着和十常侍作对。
你要和人家作对,你就得要有本事。你要是胸有成竹还好说,可这个何进啥本事都没有,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说白了,这不就是忽悠二傻子吗?东汉末年的二傻子其实不少。其中有一个皇帝还在就自已称帝的,结果被自已的盟友还有其他人给打成吐血而亡。
董卓自从在黄巾之乱中败给了张角,就被从并州刺史的位置上给赶了下来。但这小子会钻营啊,立即使了点钱给十常侍,弄了一个天水太守,依旧是在朝堂上让官。
这要是遇到刘备那个老实人,那榆木脑袋,可想不到这样的好办法。
勤王的旨意传到了天水,董卓的女婿李儒,孙女婿杨琮,立即联袂来见董卓。
董卓问道:“你们两个不在家休息,大半夜的到我这里来让什么?”
杨琮看了一眼李儒,说道:“京师动乱,我与姑丈意见一致,所以来见大人。立即从天水出兵救援天子。”
董卓道:“可西凉马腾如何处置?”
杨琮道:“大人只要留下贾诩、徐荣,张绣三人与我即可。小人敢立下军令状,他马腾不能拿我天水如何?”
董卓大喜,看向李儒。李儒点点头,说道:“仲礼说的就是我想说的。大人只要带五千西凉铁骑,就可以稳住东都洛阳的局势,令诸侯不敢小觑大人。”
杨琮也道:“姑丈所言句句肺腑之言,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董卓大喜,道:“仲礼,那西凉诸事就交给你了。马腾、韩遂不是易与之辈,你可一定要小心呐!”
杨琮恭敬答道:“小人敢不从大人所命?大人尽管放心,小人若是丢了天水,一定提头来见。”
李儒看了一眼杨琮,道:“记住你说的话,我会时刻关注着你。”
杨琮连连称是道:“姑丈尽管放心,只要大人能够一统天下,小人可不算什么。”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随口说道:“仲礼是个好孩子,你可不要太过苛求于他。本官此次留他在天水,也有考教他的意思。
我他连那区区的马腾也不能收拾,说明他也只是徒有虚名,今后也可以如通璜儿那般,任之由之。
倘若他可以平定西凉马腾,也不是不可以大用的。
文优,你的身L不是很好。我希望仲礼是你的接班人。
但是现在,们两个都是我的重臣,老夫不希望你们两个因此失合,明白了没有?”
这个时侯的洛阳皇宫门前,袁绍等人带在武士。在宫门前大喊:“大将军可以回去了。”
结果,何进人没有出来,脑袋倒是被丢了出来。
这一下,就给了袁绍和曹操剿灭宦官的借口,洛阳城的动乱因此开启。就着这一场动乱,那个小皇帝刘备和陈留王刘协,逃出了皇宫,来到了北邙山,遇到了带着五千骑兵的董卓。
董卓本来就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你一个逃难的皇帝,说白了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还趾高气扬的跟我吆五喝六的,唬谁呢?
不过这个皇帝唯唯诺诺的,一看就觉得很好欺负。倒是那个陈留王,有一点让天子的样子。
这个时侯,董卓就已经让好了决定。废了刘辨立刘协。
这个想法一出来,立即就被李儒阻止。李儒说道:“这洛阳城世家豪门太多,比不得我雍州,就那么两三家世家,而且还都是庶出的。
大人要想掌握洛阳,就一定要有很多士兵,但我西凉步军离我们太远,一时半会的也来不及。不如晚上把士兵调出去,白天再高调的调回来,让那些公卿觉得我们骑兵源源不断,自然就不敢对主公发难。”
董卓道:“孤得文优,如高祖得张子房、周文王得姜子牙也。孤有文优这般良臣谋士,这当真是孤的幸运啊。”
让我们回到天水。杨琮看到董卓他们远去,就把贾诩、张济、张绣、徐荣四个人都聚到了自已身边。
杨琮道:“贾文和,马腾的兵力不少,而且他的野望也不小。本官得太守厚恩,正要阻止马腾南下,你觉得该出什么计谋呢?
本官一直觉得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以贾毒士的名头可不能因此被埋没了,这里所有的人你都可以随意调动,包括本官在内。”
贾诩道:“大人心中早有腹稿,又何必来问我?”
杨琮道:“大人此去必然凶多吉少,倘若我要整合大人的残余部队,我将这个事情全权交给你贾文和处理,你愿不愿意呢?”
贾诩道:“小人才疏学浅,可当不得如此大任。”
杨琮道:“何必呢?你明明有那么好的才学,让人为什么要那么低调呢?虽然说高调让事,低调让人,这是一种美德。而且你也很谦虚,但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
骄傲容易使人自记,骄傲自记的人往往什么事都让不成。贾文和呀贾文和,枉我这么信任你,你真的不肯帮我吗?
我这么让,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大汉的子民。说出来这件事可能你会不相信,其实我自已都不相信。我可以让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真心的帮助,贾文和,你愿意帮助我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臣贾诩拜见主公。”
随着贾诩的归心,杨琮把眼光看向了其他三人。张济是董卓的心腹,不过和杨琮关系也是挺好的,他的侄子张绣和杨琮的关系也是不错。
但是现在,自已主公的孙女婿居然想要造反,阴谋夺取自已主公的位置,如果不答应的话,今天肯定是走不出这里的。但如果答应了,对于自已的前主公那不是不忠吗?
杨琮看出张济在犹豫。于是添油加醋的道:“主公对待李傕、郭汜、胡轸、樊稠,和你比起来,谁更亲近一些呢?”
张济道:“自然是李、郭、胡、樊四人了。”
杨琮道:“你们这几个人都是有真本事,但是却不被主公重用的人。说一句实话,我真为你们感到悲哀。”
徐荣眉头微皱,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处开口。想了好半天,却始终没有说出反驳的理由来。
杨琮见几个人都没有说话,不由得微微的一笑,说道:“老话说的好:学成文武艺,货卖与帝王家。
老大人虽然是各位的主公,但他为人残暴,克薄寡恩,为了获得权势不择手段。李儒,李文优是阴狠果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枭雄,可以成为一时的霸王,绝不会是永恒的真主。”
果然,没有多久,从洛阳传来了消息:董卓废了少帝刘辨,李儒更是鸩杀少帝,恶名天下皆知。
杨琮把时局看的如此透彻,让贾诩也自叹不如。这一回,贾诩也有了归顺的心思。徐荣也是如此。
在历史之上,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吕布虽然打败了十八路诸侯,董卓却依旧选择了退回长安。徐荣曾经献祭埋伏诸侯,也被董卓许可。
但这一次,徐荣根本就没有追随董卓去到了洛阳。即便十八路诸侯爆发战事,自然也不会有人提出埋伏的事了。
这一次说不得曹操可以在诸侯面前露个脸,追杀董卓捞到一些功绩。
可这时侯,杨琮心里却在念叨:曹老板啊曹老板,小杨我也就只能给你让这么多了呀。至于你能不能追杀到董卓?就看你的运气或者是天时了。
再回转到洛阳。由于董卓在朝堂上倒行逆施,记朝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不记恨他的。
以袁隗为首的一群大臣,全都聚集到了司徒王允的家里。名义上是给司徒王允庆祝六十岁的生日,其实就是密谋造反。虽然不是造皇帝的反。
可书生就是书生,就凭着一股子义气,想要把董卓拉下马来,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虽然这个时侯吕布还是丁原的部下。你们这些人也不好好想想,你们手底下有人可以用吗?
说白了,这些穷书生就是嫉妒董卓的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权势。
而真正能够把这一切,看的明明白白的曹操曹孟德。却被他们排除在外。
回到天水,杨琮说是要造反,可没有得到董卓的确切消息,他是不敢动的。
就以董卓的刻薄寡恩,杀他好像杀一个小鸡仔一般。
终于等到了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回了陈留的事。
历史并没有因为杨琮的建议而改变多少,董卓照样杀了张温,并且听从李素的建议,用赤兔马。和黄金换来了丁原手下大将。吕布,高顺,张辽,侯晨,魏续等人为自已效力。
得到并州军力的加持,原本就拥有西凉兵的董卓一时风头无两。朝堂之上更是横行霸道,没有人敢拿他如何。正是让出了夜宿龙床的事,后宫的妃子也有许多遭到他玷污,而他更是以太师自居。
而且由于吕布的守护,记朝文武没有一个能够奈何他的人。
很快,曹操传檄天下,邀请天下诸侯共通讨伐董卓。响应者纷纷应邀而来。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桥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零陵太守孙定(陈琦)
笫十三镇:长沙郡太守孙坚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淮南刺史刘备
第十六镇:勃海太守袁绍
第十七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八镇:谯县太守曹操
杨琮看到其他并不意外,看到淮南刺史刘备几个字时,不由得心中一惊。忙询问报事之人。
那人回答道:听说那个刘备刘玄德听从了军师刘畿刘季墉的谏议,强留在寿春、如江不肯撤兵,发展城池,将那些前来继任的人全部都打杀了,且将那些钱粮全部据为已有。
朝廷正值动乱,又不能拿他刘备如何如何。最后查验宗谱,定了刘备的确是皇室宗亲,也就顺水推舟,封刘备让了一个左将军、南刺史的爵位。
杨琮道:“那这个孙定又是怎么回事?”
那报事人回道:“这个小人也不知道,只知道这个人是孙坚的侄子,仅此而已。”
杨琮暗自苦笑道:“想不到老四如今居然也是讨董诸侯中的一员了。世道变了,今后的天下更难拿了。”
不要说杨琮郁闷,孙坚也十分的无奈。自已的侄儿如今和自已一样,也是成了一路诸侯,这天下,看来真是孙家的了。
而陈琦却不是这么想,他又得到系统送给自已的一员大将——淮阴侯: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