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奇听了艾珍的身世,提到报仇,手指滚滚长江说道:“贤侄,你看那长江,流了几千年几万年了,这大江两岸,出过多少英雄豪杰,发生过多少虎斗龙争,成者王,败者寇,江边白骨堆山,这仇、这恨,是无休无止的,哪里报得了许多,又找谁报去?”
艾珍道:“邢叔讲的道理我懂,可人生一口气,这仇,能报多少就报多少!
冤有头,债有主,我就找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他们报仇!”
邢奇笑道:“如果杀了他们能恢复天国的事业,我也赞成,可是,你知道,天国的气运在韦杨之乱时就己经将尽了。
搞垮天国的,主要还在自己内部。
如果太平军没有内乱,得了江山,抓住了曾左之辈,不是也一样的要杀掉他们!
这叫做各为其主嘛。
当然,战场之上,生死相搏,死人是难免的,至于滥杀无辜,也必有恶报,你要刺杀曾国荃,老叫化也不拦阻你,不过也要量力而为,不能因小失大。”
艾珍疑惑地问:“怎么叫因小失大?”
邢奇道:“所谓大,是指天下百姓的安危,小是指个人恩怨,现在曾国荃之流,不过是个大官罢了,他活或者死,对百姓关系不大,反正死了个曾国荃,又会有李国荃、张国荃当这个巡抚,有的还会比曾某坏一些。
至于你贤侄,太阳刚出山,前程无量,有好多好多大事等着你们一代去做,如果为了刺杀一个死活都没有多大意义的人,反而伤害了自己,将来的国家大事谁来承担,这不是因小失大么?”
艾珍如有所悟,说道:“邢叔的教诲,小侄如拨云见日,心境开朗了许多,不过,既然古往今来都是为了夺江山打天下,今后小侄也不想卷到那个旋涡里去了,又还有什么大事呢?”
邢奇感喟道:“贤侄,如今和以前不同了,以前是中国自己内里的争夺,谁坐江山都差不多,如今就不同了,你看!”
他指着长江上的外国轮船,对艾珍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