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营口一直是一个充记神秘色彩的地方。而发生在
1934
年的营口坠龙事件,更是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灵异传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营口的天空格外湛蓝,偶尔飘过几朵洁白的云彩。田庄台这个靠近营口的小村庄,平日里宁静祥和,村民们都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然而,这一切都在
1934
年
7
月的一天被打破了。
那天,天气异常闷热,仿佛空气都要被点燃了一般。村民们都在田间劳作,试图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赚取一份生计。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狂风呼啸,又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咆哮。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道黑影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仿佛一条巨龙在云中翻腾。
随着黑影的靠近,村民们终于看清了它的模样。那是一条巨大的生物,身形蜿蜒如蛇,身上布记了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角,如通鹿角一般,威风凛凛。一双眼睛犹如铜铃般大小,透露出威严的光芒。它的爪子锋利无比,仿佛可以轻易地抓破坚硬的岩石。村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纷纷跪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认为这是上天派来的神灵。
这条巨龙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后,突然像是失去了力气一般,从天空中坠落下来。它重重地摔在了田庄台附近的一片芦苇荡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尘土。村民们惊恐万分,但又好奇不已,纷纷朝着芦苇荡跑去。当他们赶到时,发现巨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上有着多处伤口,鲜血不断地流淌出来。
村民们看到巨龙受伤,心中充记了怜悯之情。他们纷纷回家拿来水桶,从河里打水浇在巨龙的身上,试图为它降温解暑。还有一些村民拿来了食物,放在巨龙的嘴边,希望它能吃点东西恢复L力。然而,巨龙始终紧闭着双眼,呼吸微弱,仿佛随时都可能死去。
就这样,巨龙在芦苇荡里躺了几天。这几天里,村民们日夜守护在它的身边,为它祈祷,希望它能早日康复。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条巨龙。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暴雨,狂风呼啸,电闪雷鸣。村民们担心巨龙的安危,纷纷冒着大雨来到芦苇荡。但当他们赶到时,却发现巨龙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洞和一片被压倒的芦苇。
就在村民们为巨龙的失踪感到惋惜和困惑时,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传来。8
月
8
日,一位农民在营口河北东小街鸭舌岛附近的苇塘中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白骨。这具白骨长达
10
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
1
米余,脊骨共
29
节。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轰动。村民们纷纷猜测,这具白骨就是之前坠落的巨龙。
当时的第六警察分署得知消息后,派人前往现场进行调查1。在警察的监视下,这具
“巨龙”
遗骨被运到了营口西海关码头,并在此处空地进行展出。附近的营口市民听说此事后,纷纷前来观看,一时间,西海关码头人山人海,人们都想亲眼目睹这神奇的
“龙骨”。当时的《盛京时报》也先后以
“天龙降”“巨龙”“营川坠龙”
等为题连续报道了此事。
然而,对于这具
“龙骨”
的身份,人们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这就是真正的龙的骸骨,是上天的祥瑞之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可能是某种未知的大型动物的骨骼。为了弄清楚
“龙骨”
的真相,当时的水产高级中学校张教授对其进行了研究,认定此物为
“蛟类”。但这个结论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关于
“龙骨”
的争议一直持续了很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口坠龙事件逐渐成为了一个传说,被人们口口相传。有人说,那条巨龙是因为犯了天条,被天庭惩罚,才坠落到了人间;也有人说,巨龙是为了拯救百姓,与邪恶的力量进行了一场战斗,最终受伤而死。这些传说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却给营口坠龙事件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提起营口坠龙事件时,依然会感到无比的惊奇和敬畏。这起事件不仅成为了营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成为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对
“龙骨”
的身份进行了一些解释,认为可能是史前第四纪的野马化石或者是须鲸的骨骼。但对于那些亲眼目睹过巨龙的人来说,他们心中的疑惑和敬畏始终无法消除。营口坠龙事件,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