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五点还没到,门口己经排上了几条板凳,有带孩子的、有拎着西瓜的,还有自告奋勇带着扇子来“帮忙散热”的。
屋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小炕桌也临时变身“接待台”,放上瓜子、话梅和自家炒的油炸花生。
六点整,李卫国坐在电视前调频道。
雪花点点跳跃在屏幕上,画面模糊,但当中央电视台的标志闪现出来时,全屋竟自发响起掌声。
那晚播的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和一集武打片《少林寺》的片段。
镜头一闪,李连杰在银幕上翻滚跳跃,带动一屋子的惊叹声:“哎呀,这腿功——啧啧!”
军伟一边吃着一毛钱的冰棍,一边眼睛发光。
“爸,我们是不是家里以后就天天看电影啦?”
他带着奶油味的声音问。
李卫国摸了摸他的脑袋,眼睛却没离开屏幕:“看得多,学得多,别光当热闹瞅。”
电视播放时间有限,晚八点一到,屏幕突然归于黑白雪花,一屋子人还舍不得走,嚷着“再放点儿吧”,有人提议明天再来,有人甚至搬着小板凳不肯走。
第二天开始,李军伟家的堂屋正式成为“观影中心”。
从晚上五点半到八点,一家三口变成了“放映管理员”:·李卫国负责调频道、转天线;·李妈妈负责接待邻居,按年龄排序坐席;·军伟负责端瓜子、递冰棍,还要提醒小朋友“别踢线”。
“军伟,快!
电线又被老王叔踩掉啦!”
“哎哟,那谁家的小柱子,把电视天线拔咧!”
屋里屋外吵吵嚷嚷,但没人抱怨,人人脸上写着满足。
最神奇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军伟成了大家口中的“电视小博士”。
哪个台放儿童节目,哪天有动画片《大闹天宫》,哪个广告会唱歌,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