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陪皇上进山吧。”
“不了。”
此时东方渐晓,那山中雾气缭绕,密林叠掩,但此间竟有一条山路如仙人指点般出现在他眼前。
“应当是那儿了,你不要跟着我,我三个时辰便归。”
“这山里恐怕有大虫出没,皇上还是让臣陪着吧。”
“不用。”
余承焱见他去意坚决,不再阻拦,将他送到山路口,与他告别。
“我的荷包不见了,许是掉在了马车里,你代我去找找。”安意看着余承焱郑重其事地交代到。
“还是让臣护送您吧,梁束交代臣要护皇上您周全。”
“让我与他单独待一会儿吧。”
余承焱不好再说什么,忧心忡忡地目送着安意上山。
山里疏竹郁松摇曳,林间鸟雀虫豸畅鸣,安意的脚步一时轻快起来。
“你想我期颐之后,魂归宗庙,自己一人独死,梁束,你好狠的心。”
安意走得累了,坐在大青石上歇息着,不免又想起梁束的那封信,心中酸楚不已。
纵使他已把那封信烧掉了,但那封信上的一字一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并不知道梁束埋葬在哪儿,但冥冥之中,他知道那人就在这山里长眠。
他骗余承焱祭拜完就归,骗他马车里有荷包,骗刘芳他会再回到皇宫执掌天下,但他独独骗不过自己,没了梁束,他并不能百岁长安。
梁束那日献上的壮阳药他虽然一滴不剩地喝下去,但他却没有临幸任何一人。那夜他情欲难忍时,是咬着梁束献上的虎皮,想着那人与自己交媾的每个场景,然后将手指放入后穴当作是那人在爱抚自己,以此来度过漫漫长夜。妃子有孕是他吩咐太医编造的,他伙同太医以谎言来愚弄所有的朝中大臣,其中包括梁束。
他的遗诏上写着将皇位传给靖王安准,他那十七岁的弟弟。
终于有一次,他可以违背梁束的心意,自己选择生死。
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安意见一棵参天的槐树,树梢的槐花如层层白雪,那树下有一新坟,待他屏息凝神走过去,一眼就认出了那墓碑上刻的梁束二字,但当他撇过头时却看见了令他至死也无法释怀的东西。
“梁束之妻,安氏之墓。”
一副空空荡荡的棺材,正好容得下一个他。
原来他的死一直都在那人的掌握之中。
原来梁束知道余承焱的心意,那人利用余承焱的真心来达到这个最终的目的,醉酒后的谈话,大胆让余承焱跟踪自己进山,甚至让余承焱冒死同他谈话,都是利用余承焱的罪证。
原来梁束从未想过让他于宫中寿终正寝,那人信中的“佑其长安”,是最后的花言巧言,不是惭悔,而是对他永生永世的禁锢。
梁束将他的死算计得分毫不差,知道他此生离不开他,知道他定然会来赴他。
从生到死,梁束都是那么聪慧自信、张扬狂妄,他以为自己能摆脱那人,却没想到还是于那人股掌中灰飞烟灭。
在来之前,安意看完信后就已吞下毒药,此时药效发作,让他再直不起身,腹部似有百千匹骏马踏过,他疼晕在那空空如也的棺材中。
但人临死的时候,总会记起一些无关紧要却又显重要的事,比如他五岁那年,祭词一事。当时他见梁束跪于殿下,因连日来功课繁杂,厌烦梁束这个人得很,于是脱口而出一句“孩儿与先生朝夕相对,先生每日布置给孩儿众多功课再加以批改,其中大多以仁义孝悌、君臣之道为主,鲜少不同,但也算是尽心。”
他说得委婉,但话义却在前半句上,主要是责备梁束给他布置太多相似的功课,可他的父皇却将重点放在了后半句上,认为梁束并无二心。
也许一切的罪孽起源于那时。
梁束始终记着那件事,既感激他同时也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骄傲的肱骨之臣对他愤恨难加,于是在感激与愤恨的纠葛中以下犯上;而他则早已忘却那件事,对于梁束的聪慧与自信,他羡慕又憧憬,从此眼中只有那人如红日般耀眼的金光。
他们的爱都不纯粹,所以注定得不到好的下场。
安意思索至此,已然抛掉了灵肉,恍惚之间,他仿佛看见林间盘桓着一只翠鸟,他想定是梁束派来接他的。
不知梁束死于几日前,但当梁束的尸水和他的尸水融为一滩时,他俩将会相遇。
他会在阴间寻到那轮太阳。
*
三个时辰已过,余承焱始终不见安意归来,他叫来马夫与自己一起进山寻人,没过多久便见到了安意于棺材中可怖的死状,他心中骇然,见棺材旁放着一封信,曰:
[今既与梁束相会,便无折悔之意,遗诏已于十三日写成,置于中正殿龙椅之后,但余仍有一心愿,请汝为我了却。]
余承焱目光一沉,看清了最左边一行清隽的小字。
[放鱼归苑。]
余承焱拿着书信的手颤抖不堪,但知已无法追回安意,于是将信揣入怀中,为安意盖上棺盖,堆好坟土。
当他转身离开时,却不再看那双坟一眼。
余承焱快马加鞭回到宫中,当即向刘芳说了此事,刘芳听后昏阙过去,后苏醒过来。两人连忙去到中正殿,果不其然发现了放遗诏的木盒。
余承焱回到府中取那五彩锦鲤,却见鱼已死去多日,再回清苑,也瞧那宫中之鱼,同样暴毙许久。
至此,两尾五彩锦鲤双死于水中,终未相见。
(完)
群~607~985~189?整理.2022?01?09
22: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