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143章

    古忠将殿里殿外伺候的人都遣下去了,不多时殷礼进殿来,回禀道:“陛下,秦书已经带着禁军候在了郑州,太子一到就能接应。”

    皇帝问:“洛州如何了?”

    “洛州没有异动。”

    皇帝就松了一口气,和殷礼道:“你去别宫里将恭王一家接回来,就说朕想他了,重阳将之,朕要和他一起过重阳。”

    恭王今年开春进京减重养身体后就一直留在京城,除了别宫,偶尔还会进宫来看我帝后,一家子其乐融融。

    第3037章

    进京二

    腿瘸后,恭王基本不过问朝政了,所以别宫突然门庭若市起来,他还是挺惊讶的。

    还没等他打听出内情,他就被殷礼给带进皇宫了,等在宫里住下才知道太子要造反。

    恭王先是翻了一个白眼,“哪里来的谣言?父皇对他还不够好吗?他为何要造反?”

    得知朝中真是这样怀疑时,他就转了转眼珠子,有些高兴起来,“那太子岂不是要完了?”

    说完却又皱起眉来,“他要是完了,那以后皇位谁来做?”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腿,有点儿不甘心,“总不能给那些庶子吧?那还不如就给他呢。”

    虽然他很不喜欢这个大哥,但如果他当不上,自然还是太子当的好,倒不是因为他们一母同胞,而是因为,他看不起庶子。

    所以恭王难得在皇帝面前为太子说了一句话,“父皇,这不定是谁污蔑,父皇慈爱,太子为何要谋反?”

    皇帝心情好了些,颔首道:“等太子到了京城就知道了。”

    皇帝也不相信太子会谋反,虽然派出去的令兵都没有消息回来,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有人不想他和太子联系上。

    哼,以为他们能拦得住他所有的人吗?

    既然想让他当瞎子,那他便让他们知道他让他们知道的事。

    皇帝和恭王道:“最近外头乱得很,太子和明达都不在京中,你母后身体不太好,你便安心留在宫里陪伴你母后,宽慰宽慰她。”

    恭王乖巧的应下,“是。”

    下午就带着他儿子去看皇后,太子妃也带着孩子在那里,她一脸愁绪,看见恭王便起身,然后让到了一边。

    皇后笑着和象儿招了招手,象儿就甩掉他爹的手跑向祖母。

    皇后摸了摸他的头发,“怎么一头的汗?”

    象儿用力的缩了缩肚子道:“不是胖的。”

    皇后失笑,“是是是,今年象儿的确瘦了一些,好像长高了……”

    恭王立即道:“是长高了,现在都到儿臣的肩膀了。”

    皇后很满意,见恭王脸色红润,也瘦了一些,最主要是精神好了不少,她便道:“看来周满说的不错,匀称一些是最好的。”

    皇后没有提起朝中的纷争,当着孩子们的面,她只当不知道这件事。

    朝中的大臣现在对太子进京逼宫一事也是半信半疑。

    有人觉得太子没必要,但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天家无父子,古往今来这样的事还少吗?

    所以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没有定论,大多数人都等得起,但也有人想提早定好论调。

    一入夜,唐鹤便穿着太子的衣裳继续稳坐中账,太子则和两个御史坐在一旁,皱着眉头问,“京城还是没消息过来吗?”

    唐鹤:“没有。”

    太子虽然决定了选第一条法子,但并不打算自污,所以到了兖州后,他就在唐鹤和两位御史的见证下见了温将军,然后拿出了一块兵符。

    不说唐鹤,就是皇帝的心腹——两位御史都惊呆了。

    他们不知道太子有兵符啊,本还在犹豫的心瞬间坚定了。

    温将军看到兵符,立即便在军中选出两千兵马来护送太子。除此外,他们还先派了令兵回京。

    一是求援;二是言明此事,他可是为了安全才调兵的,是合法合理的。

    快马加鞭的送信,按说这会儿也应该有消息回来了,还没有,那就是他们设想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有人攻讦他造反。

    太子冷哼一声,“正好,这一次把他们都引出来,孤把他们一锅端了。”

    这是不可能的,江南的官员和世家也不傻。

    虽然京城距离江南遥远,让他们难以控制那边的情势,但既然已经布置下去,成或不成就要看天意了。

    成功与否要看天意,但他们却可以先做好失败的准备。

    扬州暗流涌动。

    杨和书身在其中,自然察觉到了,他什么都没说,依旧每日在府中处理公务,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再出扬州城去巡察,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官邸都不出。

    借居于此的杨八郎忍不住道:“你怎么比以前还闷了,侄媳妇也不在这里,每日呆在府中不无聊?”

    杨和书翻着手中的公文看,不在意的道:“八叔要是闷了可以出去走一走。”

    “我一人出去有什么意思?”杨八郎邀请他道:“你与我一同去吧,不然我让人去逢春楼里叫些人来,再请上一些世交,我们晚上饮酒作诗?”

    见杨和书不应,他便正色道:“长博,你来扬州也两月有余了,可才见过几个世交?上次他们约你登高你也没去,到底是世交,不好总是驳他们的面子。”

    杨和书这才从公文上抬头,叹息一声道:“八叔,我是巡察使,上次与你提醒的那一句已经是多嘴了,若让朝公知道我徇私怠公,我这仕途也走到头了。”

    “到头就到头,难道我们杨家还巴着他李氏吃饭不成?”杨八郎冷笑一声道:“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说的是千好万好,我们替他说服江南豪族世家归顺,他也网开一面,但这才多长时间,不足四十年的时间他就要对我们下手。”

    “现今他能对江南动手,以后就会对中原世家和关陇贵族动手,谁能逃得过?”

    杨和书垂下眼眸,心中纵有驳斥的话却不出口,而是面色冷淡的道:“我不问前情,我只知怎样做对杨氏才最好,八叔,我是杨氏的宗子,若我被朝公和陛下厌弃,将来杨氏就难出头了。”

    “只要我们联络有亲,还怕他?”

    杨和书明白他的意思,皇室就算不用杨氏的人,用的人才中也一定会有与杨氏有亲的人。

    世家贵族,数不清的联姻关系,皇室是不可能完全将一家族摈弃在外的,除非灭族。

    但……

    “可是八叔,亲疏有别,就好比父亲的人脉是偏着我的,然后才是别的有才华的叔伯兄弟,再然后才是姻亲,甚至族中的弟子也会排在姻亲之前,”杨和书道:“依靠联络有亲来保证家族荣光,像现在崔氏这样吗?”

    杨八郎说不出话来。

    “崔氏现在未必不知自己的问题所在,听闻这两年崔氏的弟子都热爱游学,族中十四岁上的弟子都开始出门远游,可见他们对入仕不是没想法的。

    第3038章

    进京三

    杨和书声音稍冷,带了些威势,“既然八叔也是为家族好,那就该想得更长远一些。”

    “天下的富贵荣华从来都与钱权分不开的,两者我们缺一不可,而钱的来路可以又去千万条,权势却只在一个地方有。”他道:“上次三房行差踏错,我们杨氏在江南的经营大半数归了陛下,此时又何必为了这么点小钱与他,与朝中诸公闹得太僵?”

    他知道,自三房出事后,家族便将江南这边的事情全交给了杨八郎来负责。

    得到他的支持,杨和书在江南的行事和安全都更有保障。

    他道:“或许别家还乐见我们如此呢。”

    虽说现在面对皇帝,各家联合了起来,但大家并不是一条心的,其中有怨有仇的不少,更不要说彼此间还有利益相争的关系了。

    杨和书的目的很明显,杨氏要为这些暂时合作的竞争对手,甚至是仇敌冲锋陷阵吗?

    杨八郎沉默了下来。

    杨和书垂下眼眸,将处理好的公文都放到一边,“八叔不如等一等,等等看各家的动作。”

    他轻声道:“虽说太子殿下手里的东西很要紧,但各家也不是不能脱身,不过是要舍弃一些人,放弃一些东西罢了。盐税关乎社稷,江南又是大晋的一个粮仓,朝廷诸公不会眼看着他生乱的。”

    杨八郎心思一转,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他,“长博,你到底是哪边的人?”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八叔,我是大晋的臣子,是杨氏的宗子,还是杨和书。”

    杨八郎似有所悟,半晌后起身道:“我希望你记得今日说的话。”

    杨和书目光幽深的看着他,“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族中有很多人对我不满,但我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身份,我是杨氏子,也是家族培养出来的宗子。族人皆是我的亲眷,难道我会眼看着他们去送死吗?”

    杨八郎一想也是,杨和书从小就优秀,他的优秀不仅在于学识,也在于品格,他是做不出来为自己仕途葬送族人的事的。

    杨八郎大松一口气,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许多,笑道:“是八叔想多了,你别和八叔一般见识。走走走,这公务是处理不完的,我们先去吃饭,我来的时候带了一坛好酒来,今晚我们把他开了。”

    杨和书微微一笑,应下了。

    他也需要杨八郎往外传递一些消息。

    杨和书旁观着江南的世家豪族,都知道他们的结盟不是很牢固,身在其中的人自然也知道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不是很值得信任。

    所以京城那边布置下去了,他们便开始各自留后手。

    兖州刺史已经死了,谁也不知道他那册子上记了多少人,都有些什么人。

    但不管有谁,京城那边能不能起作用,他们已经尽人事,接下来就是听天命了。

    若是不成,总是和兖州刺史联络的那些人就只能放弃了。

    而放弃了他们,那就得扫清尾巴。

    所以最近各家各族都在约束子弟,开始悄悄的扫清尾巴,不仅不能让杨和书及朝廷查出来,也不能让同盟抓住把柄。

    嗯,与此同时,最好能抓住他们的把柄,说不定将来会有用,就算不能从他们手里得到些东西,迫不得已时死道友不死贫道也是好的呀。

    除了从杨八郎这里透出些信息外,杨和书还花了大价钱悄悄的接近那些人家的幕僚,或直接,或从旁影响挑拨。

    如此努力了半个月,随着太子进京的消息传来,来刺杀他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连续三天没人来杀他了。

    杨和书悄悄松了一口气,和万田道:“重赏此次有功的护卫,战死的,厚待他们的家人。”

    “是。”万田顿了顿后道:“郎主,八郎君今儿也问我此次我们带了多少护卫前来,此次伤亡的人有多少,小的含混过去了,八郎君看着不太高兴。”

    “你现在就去回他我们伤亡的人数,至于我们带来多少人就不必说了。”杨和书淡淡的道:“总要让族里知道,其他家并没有念多少与杨氏的交情,对我这宗子手下留情。”

    果然,杨八郎听说了最近伤亡的人数后便很不悦。

    不错,对于杨和书替皇帝办事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族里很不高兴,可不代表其他家就可以如此欺辱他们杨家的宗子。

    杨八郎思索起来,或许杨和书说得对,此时和朝廷硬碰硬并不明智,他们杨氏的根基本来就不在江南,之前又被皇帝拿走了不少东西,还不如趁此机会离开。

    只可惜,进来的时候不容易,想要离开更难。

    不过,之前三房出事,皇帝从杨氏手里拿走的那些东西其他家并不知,因为还是照常运作,又有杨氏的旧人,所以其他家还当他们是杨氏的人。

    若是送与皇帝……

    杨八郎只是想了想便摇头,不行,退出是退出,若是背叛盟约,只怕将来会惹来许多仇敌……

    杨八郎这才觉得这族长和宗子也不好当呀,要考量的也太多了。

    此时,太子也在和他爹说悄悄话,“父皇,我们没必要考量这么多,有这本册子在,直接派兵过去将人全围住拿下就是。”

    太子前几日带着两千兵马到了京城下,不过没有让他们进城,而是留在了城外,不等前来问责的御史开口他就带着唐鹤几个进城去了。

    吵了许久,闹哄哄要来责问太子是不是真的要造反的人见他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就进城,完全不惧怕他们带来的禁军,便知道太子没有谋反的意思。

    于是大家簇拥着太子进宫,结果他还没跟皇帝说上话呢,前几日不断上书认为太子是在起兵谋反的两个官员在家中自尽了。

    殷礼动作快,但也只救下一人,直接被下了下巴后扔到了天牢里,于是满朝文武瞬间噤若寒蝉,根本不谈起这事了,好似前段时间在两种可能性中来回争吵,吵得整个朝堂都快要翻的人不是他们一样。

    到今天,那位大人总算肯开口,虽然招出来的人不多,但配合太子手上的册子,还是很能问罪一些人的。

    皇帝却将册子丢到一旁道:“上面是个人的名字,他们完全可以弃车保帅。”

    “株连!”

    “只是贪污,株连家人也就算了,你还想株连族人?”皇帝道:“你要提前当暴君吗?”

    太子涨红了脸道:“构陷太子可以吧?”

    “构陷你的,目前招供出来的只有一家,也株连不了那么多家族。”

    太子瞪眼,“那儿臣就白被构陷了?”

    皇帝淡淡的道:“你被构陷最重要的目的是不逼反江南,给他们动作的时间,还有,保住了杨和书。”

    太子这才回神,“原来唐鹤是在徇私。”

    第3039章

    波及

    皇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此事是不能轻轻放过,册子上的人全都抓了吧,着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共同协理此案,太子,这册子既然是你拿回来的,便由你主管。”

    太子躬身应下。

    皇帝这才脸色一沉,问道:“闭门思过了几天,可想清楚自己错在何处了?”

    太子迟疑了一下便很干脆的认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儿臣不应该以身犯险。”

    皇帝便冷哼一声道:“原来你知道,等此案办完,你禁闭一月,罚俸一年。”

    太子:……有本事你倒是现在就关我禁闭啊。

    此事闹得不小,借着太子被刺杀和构陷的事,以太子为首的三部带着禁军前往江南,由淮南道杨和书配合彻查。

    起兵造反也和打仗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他们在得知太子砍了海州刺史,从他家里抄出一本要命的册子时可以脑袋一热去刺杀太子,在发现杀不了人时,他们也是考虑过反了皇帝的,反正他们又不是没反过,现在各家当家的家主,谁不是从那个乱世过来的?

    他们要是直接反了,那也就反了,可当时他们寄希望于能挑拨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也就按捺了下来。

    此时再要反,他们考虑到后果,也就踌躇不前,不敢了。

    既然不敢再造反,那就只能壮士断腕。

    江南掀起了腥风血雨。

    按说江南和青州距离很远,应该影响不到青州,但太子才带着人出京往江南去便让人给青州刺史和白善送信,他们还没进江南,白善他们就收到信了。

    太子要白善准备好足够量的官盐,户部直接将去年江南往外输送的官盐数据给青州送去了。

    郭刺史收到一封太子的信,还收到了一封户部的公文,不由叹息一声,和心腹道:“把各县告状的公文原样发回去吧,如今什么事都没有北海县的盐场和渡口重要。”

    “只怕他们会说大人偏心。”

    “是我偏心吗?分明是朝中诸公和太子偏心,京中这么大的事,尘埃落定了我才听到一些风声,”郭刺史道:“江南这一次肯定不能善了,他们手中拿捏的两样东西,一是粮食,二是官盐。”

    “粮食也就罢了,今年各地都没有大的灾祸,又有中原和两湖地区的粮仓,问题不大,但官盐却是不可替代的。”郭刺史说到这里,有些骄傲的摸了摸胡子,“任是谁都想不到青州会是陛下和太子的底牌。”

    这件事结束,他肯定会算一功的,所以他不能让其他县打扰了白善。

    郭刺史也知道白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人嘛,北海县之前太穷了,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若有所思起来,“我不好太偏颇白善,不然可以从别的县迁移一些人过去给他,但青州境内不好迁移,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迁移来呀。”

    心腹:……

    郭刺史从白善那里得到了灵感,立即道:“正好,秋税已经结束,本官可以和附近几个州治的刺史聚一聚,或许能为他们分担一下境内的流民和佃农压力。”

    心腹:“……您高兴就好。”

    也不怕被人打出来吗?

    白善也正在思索这个问题,崔大人已经画出了码头的图纸,白善看过,他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依旧请了几个大匠来看,初步来看问题不大。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十月初他们就可以开始招募工匠建造渡口码头了。

    这是一个大工程,崔大人说,这个码头最少要建设三年才能完工,在此期间他们倒是可以先建出一个能用的简易渡口,然后再从旁完善主体。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招募的长工可能要在工地上干三年,这需要的人可不少,加上他要做的官田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他现在极缺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14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143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