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200章

    站在一旁的周满和萧院正对视一眼,迟疑着想是不是跟着退下时,皇帝已经扭头看过来,“你们再给魏大人看看,我看魏大人脸色好了许多。”

    俩人应下,上前又给魏知摸了一遍脉后摇头。

    魏知笑道:“陛下,臣的身体臣知道,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此时实不必再挣扎。”

    他道:“能活到今天,臣已经很满足了。”

    皇帝:“朕知道你挂念新稻种之事,这是试验的册子,你看一看。”

    古忠立即将六本册子捧上来。

    皇帝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这记录的数字,新稻种应该是稳定下来了,你可以安心了。”

    魏知翻看着册子,皇帝继续道:“江南那边也已了结,杨和书和唐鹤俩人联手查出了许多被隐匿而去的官田,虽然江南一地士族和世家依旧强盛,但已不能再盖过朝廷,你大可放心。”

    魏知合上册子,沉默了一下后道:“陛下,寻常百姓家喜欢依附世家豪族,是因为依附于他们,缴纳的钱粮要比给朝廷的要少些,利益动人心,在此基础上,一味的争斗只会使人心涣散。”

    他道:“在这一点上,臣觉得庄洵说的对,顺应时势方为大善。而今有了新稻种,再稍作改变,我大晋可多得百年气数。”

    萧院正站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周满略一思索便知道魏知是在劝皇帝不要将目光放在与世家豪族的争斗上。

    皇帝点点头,“朕知道,爱卿觉得朝中朕可用谁?”

    这才是他带着太子来见魏知的主要愿意之一。

    第3195章

    告别

    魏知也早有心理准备,道:“唐明辉克己公正。”

    皇帝想了想道:“河间郡王亦敏慧。”

    魏知摇头,“李尚书虽然忠心,但私心过重,怕是不能进门下省。唐明辉外便是赵国公,还有剑南道节度使张明德……”

    魏知之后的周满。

    周满接触到他的目光,想了想后道:“陛下,您的身体也才好,不能过了病气,还是回宫去吧。”

    周满扯了扯萧院正的袖子,萧院正领悟,立即应和道:“是啊陛下,您的身体才刚刚好,可得注意一些。”

    太子一听,便也跟着劝,“父皇实在忧心,就由儿臣留下代父皇送魏大人吧。”

    皇帝被劝出门,回头看了一眼魏府,到底叹息一声上车离去。

    魏知精神超级好,不仅单独用了一碗面,傍晚的时候还和家人一同用了晚膳。

    就在他们以为魏知可以熬到第二天时,魏知含着嘴角的笑意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萧院正上前探脉,叹息一声后道:“魏大人薨了。”

    魏家顿时哭声一片。

    周满叹息一声,和萧院正退后一步,冲着魏知行了一礼后退下,带上自己的药箱便告辞离开了。

    魏府的管家将他们送出门,拿出两个钱袋子要给他们,周满和萧院正都推了回去,“我等是奉命而来,这是我等职责。”

    “大人误会了,这是车马费。”

    周满摇了摇头,拎着药箱便转身离开了。

    第3196章

    打探

    魏府管家只能目送他们离开,萧院正陪着她走了一段后道:“明日要上门吊唁,周大人,没有车来接你呀,要不要与我一同乘车回去?”

    周满将药箱交给西饼,拒绝道:“离得不远,我走回去就好,再会。”

    萧院正看了一眼前路,魏府和周宅不同坊,走过去起码得半个时辰,不过想到魏大人刚去,周满和魏知关系素来好,他便叹息一声不再劝,点了点头后转身离开。

    京城素来繁华,来往商旅极多,根本不受时节影响,即便现在秋收刚结束,是各地缴纳秋税之时,大街上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坊市虽分开,但这几年出入长安的人极多,在住坊里虽没有商铺,却会有人摆摊到坊街的两侧,多是些小东西和吃食。

    一般只要不闹事,巡街的衙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周满慢悠悠的出了坊门,拐进了东市街道,喧闹声瞬间盖过来,她脚步顿了顿,看着这热闹的景象,拢着手穿过去。

    到处都是高兴的讨价还价的人,他们一定不知道,就在刚刚,大晋失了一明星,皇帝失去了一肱骨之臣。

    西饼跟在周满身后,默默地回了家。

    周宅里的人都忙,只有老周头、钱氏和刘老夫人在家,周满放下药箱,和刘老夫人道:“魏大人故去了,我们得准备一些丧仪。”

    刘老夫人看到她回来便猜到了,叹息一声后道:“明日我与你同去吧,”

    当年他们家能够昭雪报仇,便是靠的魏知帮忙,不然他们还不知要到何时才能面见皇帝陈述其冤。

    钱氏连连点头,和周满道:“我们家也备一份,你代我们送去。”

    周满道:“让立重随我一起去吧,这次新稻种也是魏大人从中搭桥的。”

    丧报在入夜前便送到了各家手里,因为魏知病逝,坊市提前宵禁,皇帝下令长安坊市夜市关闭七日,消息传出,已有商户自愿挂上白麻为魏知守孝。

    周大郎从外面回来,问道:“我看好多人都挂上了白麻,我们家里是不是也要挂一些?”

    周满:“不能挂。”

    刘老夫人道:“除了帝后和亲族,官员是不能为其他官员守孝的。”

    倒不是规定,这是常理,周家要是挂了白麻,那不是明摆的和魏家结朋党吗?

    这是为官大忌。

    周满道:“那是民间自行的行为,是百姓爱戴魏大人的表现,我与魏大人同朝为官,可以去吊唁。”

    除了亲族,也就帝后崩逝才能让她守孝,周宅要是挂白幡,对周家不是好事,对魏家更不是。

    第二天周满便换了一身素色的衣裙,带上周立重和刘三娘一起去魏府吊唁。

    魏知已经入殓,灵堂都准备好了,来的官员不少,周满被引入院中,与众人一起等待上香。

    老唐大人来得早些,正排在前面,看到周满便和身后的官员打了一个招呼,退到周满身边,“你来了?”

    周满行礼,“老唐大人,刘尚书他们来了吗?”

    老唐大人就看向她身后,“来了。”

    周满回头,便见刘尚书带着刘焕和周立如一起进门来。

    双方点了点头,沉默的排着队等进去。

    周满与老唐大人一起入内,身后带着周立重和刘三娘,四人上过香后插入香炉,太子也带着圣旨到了。

    皇帝为魏知拟谥号文贞,这是文臣里最高的谥号,古往今来,能得到这个谥号的没几个。

    魏知之前也就有俩人能得到,一是崔宏,二是游肇。

    老唐大人站在一旁看魏家人接了圣旨,心底是有点儿羡慕的,不知道他死的时候能不能得到一个文字开头的谥号,不是文贞,文忠、文恭也行啊。

    太子颁了圣旨,便入内拜祭,出来时看到周满和老唐大人站在一起,微微挑眉,转身离开。

    周满和老唐大人一起出门,门外停了不少马车,绵延而去,堵了整条街,前来吊唁的人老远就下车走过来。

    老唐大人脚步顿了顿,招来长随道:“我们走回去,让车夫自去吧。”

    他扭头看向周满,“周大人,我们同行?”

    周满点头,“老唐大人请。”

    俩人便穿过人群离开,周满问道:“唐学兄和杨学兄何时回京?”

    老唐大人看了她一眼后道:“朝廷已经去了公文,这会儿应该在路上了,不日就能到京。”

    周满点了点头,看坊门那里还有普通百姓送来的花,微微一叹,问道:“下一次大朝会是什么时候?”

    老唐大人摇头,“不知,可能下旬,可能要等魏大人出殡吧。”

    他停下脚步看向周满,“魏大人病逝,门下高官官为天下左相,不能空缺,周大人觉得何人能胜任?”

    周满也停下脚步,皱紧了眉头思索,半晌后抬眼看向他,沉默的看了他许久,作揖行礼道:“下官先告退了。”

    老唐大人笑着目送他离开。

    跟在老唐大人身后的长随一头雾水,忍不住问:“大人,周大人怎么就突然走了?”

    老唐大人微微一笑道:“她已经回复我了,走吧,回去收拾一些东西。”

    “收拾什么东西?”

    “一些书啊,成药啊之类的,衣裳鞋袜也不能少。”

    长随:“大人要出外差吗?”

    “不是我,是知鹤。”

    唐鹤和杨和书还是赶上了给魏知吊唁,俩人进京后先进宫回禀事宜,出宫后便去了魏府。

    杨和书叹息道:“若是没有魏大人在朝中斡旋,我在江南所做的事不会那么顺利,甚至可能都去不了江南。”

    皇帝和魏知相信他,不代表其他朝臣也信他。

    朝上的反对全靠魏知挡着,皇帝压了下去,他才能全身心的放在江南上。

    唐鹤也叹息了一声,“不过魏大人能撑到现在已是奇迹,听说周满他们种出了新稻种,魏大人还亲自去看了,算是走得无憾了。”

    杨和书拢眉,“不知陛下可选定了左相,我们是留在京城,还是继续外放。”

    唐鹤问道:“你想外放还是想留在京城?”

    杨和书想了想后道:“我先去见一见周满吧,问一问新稻种的事,若是和新麦种一样,留在京城的作用更大。”

    唐鹤点头,“你外放多年,的确应该回京了。”

    第3197章

    大朝会

    唐鹤眼珠子转了转,道:“我和你一起去见周满,听说陛下和魏大人最后一面,身边除了太子外,就是周满和萧院正在了。”

    作为前一任左相,皇帝肯定会问魏知推荐人的,他们君臣得宜,皇帝又念旧情,肯定会听一听魏知的意见。

    杨和书无奈的看着他,“和你打一样主意的人只怕不少,她又不傻,还能告诉你?”

    周家最近几天也是门庭若市,很多客人上门来求见。

    有借口是来求医的,也有说是想了解一下新稻种,还有说来为周大人接风洗尘的。

    周满在见过两个求医的人后便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了,于是开始让周家闭门,谁上门求见都不见。

    要求医,有本事通过太医院请她,要么就去济世堂里等着。

    万田上前敲门时,门内的门房都不开门,直接道:“我家主人身体不适,不见外客。”

    万田道:“我们家老爷是周大人学兄杨和书。”

    门房一听,打开门探头往外一看,看到站在外面的杨和书和唐鹤,立即将两扇门都打开,“是杨大人和唐大人啊,快里面请,小的这就去禀报。”

    周满听闻,高兴的来接人。

    杨和书已经好几年没见她了,这一下看见忍不住道:“小姑娘长大了呀。”

    周满不好意思的抿嘴一笑,“学兄是什么时候回到京城的?”

    “今日一早。”

    周满给他们倒茶,“已经去吊唁过魏大人了?”

    俩人一起点头。

    唐鹤在她的书房里转了一圈,问道:“听闻你们周家种出了一株新稻种。”

    “其实不是一株,而是两株,不过产量都差不多,所以大家直接当成一株看了。”

    杨和书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周满在书案上找了找,找出两沓纸给他看,“丁二三三号很高,所需的湿度更高,辛二一二号要矮很多,但它的稻穗也很长,更耐旱。还有就是味道,我觉得辛二一二号更好吃,但我爹娘更喜欢丁二三三号。”

    “其他的区别,还得在研究,现在只在陇州、青州、剑南道和雍州种植有,不知道在其他地方的种植情况会怎样。”

    唐鹤挑眉,“陇州?”

    周满点头:“那是白善家呀。”

    唐鹤冲她竖起大拇指,袍子一撩坐到了椅子上,“早听你们说过试验田的事,早两年都说培育结果不是很好,没想到悄无声息的,你们竟然培育出来了。”

    杨和书已经低头看完了纸上的数据,收好后还给周满,“我要留在京城。”

    唐鹤眨眨眼,“户部?”

    杨和书点头,“只有在户部才能更好的推广新稻种,之前新麦种便用了很长时间才推广开来,甚至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未曾试过新麦种。”

    唐鹤皱眉,“户部……没有空缺吧?”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不能凭空变出一个坑来呀。

    周满却思索起来,半晌后道:“也不是不可能……”

    杨和书和唐鹤扭头看向她,周满冲俩人摊手,“我不能告诉你们,我是太医,闭紧嘴巴是基本素养。”

    杨和书忍不住笑出声来,和她道:“多谢。”

    唐鹤则是一脸无奈的看着她,“你这话和全都说了有什么差别?嗯,还是有差别的,比如,下一任左相是谁?”

    周满不理他,她怎么知道是谁?不过老唐大人有很大的几率接任就是了。

    她觉得,如果她是皇帝,她就会听从魏大人的建议选择老唐大人,可这样一来……

    周满看向唐鹤,一脸的同情。

    唐鹤对上她的目光,生生打了一个抖,身子往后一仰,“你,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周满道:“回去吧,你们今天刚进京,又是进宫,又是去吊唁的,肯定累了。”

    杨和书也不与她客气,起身道:“那我们先告辞了。”

    唐鹤直到走出周家都还一头雾水,“你说周满刚为什么那么看着我?”

    “不知道。”

    “猜一猜嘛,”唐鹤实在想不出来,“以你的聪明才智帮我想一想。”

    杨和书就替他想了想,“或许是见你形容消瘦,所以可怜你?”

    唐鹤一脸怀疑,“你不也瘦了,她怎么不这么看着你?”

    唐鹤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

    魏知临走前留了话,不要魏家大办丧礼,无奈前来吊唁的人多,皇帝又让礼部前去帮忙,所以声势更大。

    但魏家还是坚持只停灵七日,然后就出殡了。

    魏知下葬后,皇帝便下令开大朝会。

    周满一大早便穿好官服,领着第一次上朝的周立重跟在庄先生身后进宫。

    到了太极殿,周满指着门边一个位置道:“你的位置,醒神些,多听少说话,我们不是重臣,只需上大朝会,就是来长见识的,很少会叫到我们。”

    反正她上大朝会多年,在大朝会上被问道的次数少之又少,一双手脚便可数得过来。

    周立重应下。

    庄先生已经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周满看了一眼,微微松了一口气,离得有些远,而且她的位置还在后面,好开心。

    周满舒出一口气,在自己的位置上才坐下,便见到了唐鹤和郭县令。

    周满直接略过前天才见过的唐鹤,看向郭县令,“郭大人,好久不见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20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200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