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202章

    周家人对于周满把粮食卖给户部的事没什么意见,这么多粮食还是常价呢,多好。

    除了周立君和周四郎,周家没人能想到当年新麦种的价格上。

    等众人都散去,周满就叫上周立重一起去书房里议事,周立君和周四郎已在。

    周立重往外看了一眼,“小姑,怎么只叫了我们?”

    周满道:“我们四个就够了,人多嘈杂。”

    她扭头看向周立君,“你们在向家那边的庄子收成如何?”

    “产量不比村里的低。”

    周满点了点头,和她道:“杨学兄素来公正周全,他肯定会颁法令打击假的新稻种和新稻种价格,你们自己要心中有数,钱可以挣,但不要失了本分。”

    周立君应下,“小姑放心,我知道的。”

    周满点了点头,这才对周四郎道:“新稻种不能出关,江南一带未曾试验过,也不能流到那边去,你要卖只能在中原一带卖。”

    周四郎,“难道他们还能堵住流往江南的路径?”

    “不用堵,只是不能大量的流入,以免新稻种在江南不适应出现灾情,要是有人想要试种,我们也不会拦着,”周满道:“司农寺稍后会在各个地方选择试验田,以试种新稻种,等明年秋天就知道江南适不适应这新稻种了,我不想你们去淌这趟浑水。”

    周四郎就摸了摸鼻子,“好吧。”

    周满伸手拍了拍周立重的肩膀道:“明天我带你去司农寺报到,陛下一下封你为司农寺丞,只怕你会不习惯。”

    她道:“官场中的习性,便是我入朝多年也有不习惯的地方,所以你没必要太过迁就他们,我们虽然入朝为官,但并不是为了什么远大前程,你往近处看,这只是我们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罢了,所以先前在庄子里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她道:“我不能在京城久留,等新稻种和医署的事确定后我就要回青州去,你要是有什么疑惑便去请教庄先生。”

    周立重点头。

    周四郎问她,“你什么时候去青州?”

    周满摇头,“我也不知,看朝中议事的速度吧。”

    医署改制一事,她和太医署已经运作半年多了,却还是没能完全确定下来,虽然这一次征得了皇帝的同意,可谁知朝中诸臣速度有多慢呢?

    商量完事情,周满让他们离开,她坐在椅子上思索片刻,拿出信纸来给白善写信。

    见字如晤后便是委屈的抱怨了一声,陛下出面,我将我们的所有新稻种按照粮食常价卖给了户部,先前我们想着用它像当年的新麦种一样大赚一笔的事要不成了,你那里,应该不日也会有公函过去……

    北海县那边,新稻种基本上都被白善用在了官田上。

    官田所出,除了他的职田那一份外,其余的收成全部都属于县衙。

    朝廷要是想强征,那是连钱都不用付的。

    周满写信让白善做好心理准备。

    等周满写完信封好,以至深夜,她伸了一下懒腰,将信封上后才回屋睡觉,她决定明天睡懒觉!

    作为被召回来的外放官员,她不用上衙门点卯的,就连崇文馆那边都没做要求。

    所以周满一觉到大天亮,要不是被西饼推醒,她能睡到中午。

    她勉强睁开眼睛,问道:“怎么了?”

    “娘子,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去上朝。”

    周满将薄被拉到头顶,翻身将被子都卷在身上,声音闷闷的道:“你被骗了,昨天刚上完大朝会,今天怎么可能还上?”

    “不是大朝会,是小朝会,娘子,快起来吧,内侍还在外面等着呢。”

    周满一下掀开被子坐起来,一脸懵,“小朝会?我不用上小朝会呀。”

    话是这样说,她还是急忙起身,匆匆忙忙洗了一把脸换上官服,套上靴子就往外跑,“娘子,老夫人给你准备了吃食,您带上吃。”

    第3201章

    进击小朝会

    周满看到内侍一脸焦急的等着,哪里还敢带上饼啃?

    她抢过西饼手里的两包装了点心的纸袋往袖子里一塞,跑出去,接过大吉手里的缰绳就上马。

    “陛下怎么突然召我小朝会?”

    来的内侍是古忠的人,因此他详细的解释道:“陛下一早就召见诸位大人开小朝会,大人当时便在名单上,但通知的内侍去了太医院不见人,又去了崇文馆,还是没人,最后去了太医署……”

    周满心都凉了,她就睡了一次懒觉……

    打马往皇城去,她还不敢快马加鞭,压着速度跑到宫门口,一下马就把缰绳扔给大吉,一进宫门撒腿就往太极殿跑。

    巡逻的侍卫和路过的内侍:……

    在他们跟前这样跑,他们到底是抓,还是不抓?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周满已经跑到太极殿下的台阶,开始往上跑,侍卫们便睁只眼闭着眼的当看不见。

    哼,以为太极殿那台阶是好跑的?

    周满上到太极殿时,气都喘不匀了,她拿出帕子擦了擦汗,靠在大柱子上冲看着她的侍卫挥了挥手,指了指书房的门口。

    侍卫好心告诉她,“小朝会已经快一个时辰了,您进去吧。”

    周满摇头,一边调匀呼吸,一边咽口水润嗓子,“还是进去禀报一声吧。”

    万一皇帝不想她参加小朝会了呢?

    侍卫见她就是不肯挪步,也不敢勉强她,转身进去禀报。

    古忠很快出来,看到周满靠在大柱上的样子,不由一乐,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大人这样进去岂不是殿前失仪,还是到偏殿梳洗一下吧。”

    周满连连点头,求之不得。

    古忠就带了周满去偏殿,让人打一盆温水来。

    周满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下去后才感觉好些,她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问道:“古大人,陛下为何突然想起召我开小朝会?”

    古忠笑道:“周大人忘记昨日和陛下说的太医署的事了?”

    周满一拍额头,“我以为这些事只要和萧院正、罗署丞谈就好,怎么还要找我?”

    毕竟她现在太医署中只是青州医署署令而已。

    古忠压低了声音道:“还有些别的政务,陛下说不定也要问政的。”

    周满若有所思,“不是太医署的事情,与我问政,朝中大臣不会反对吗?”

    古忠没说话,热水上来后亲自拧了布巾给她,周满立即回神,连忙接过,“多谢古大人,我自己来就好。”

    古忠微微一笑,退后一步。

    朝中上下文武百官,会叫他古大人的没几个,周满算其中一个。

    周满擦了擦脸,将头发重新拢了拢,把官帽带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下,这才挺直了腰背和古忠进去面见皇帝。

    皇帝掀起眼皮看她,“周大人,这一大早你去了何处?朕派了三路人马去找你都没找到。”

    周满老实的跪下认错,“回陛下,臣犯了懒性,没有到衙门点卯,请陛下降罪。”

    底下坐着的大臣们都没说话,有人知道老唐大人和周满关系不错,尤其最近私底下有流言,觉得老唐大人肯定是在周满那里听到了些风声才能在皇帝问策时更强一头,从而摘得左相这颗果实。

    当时魏府吊唁,不少人都看到俩人一起走了,虽然只是在路上走了一段,但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老唐大人不动如山的坐着,不过作为前御史台大夫,他也没参周满怠政。

    坐在刘尚书旁边的杨和书就躬身笑道:“陛下,周大人自回京后便一直忙于政务,今日难得偷得半日闲,她素来只参加大朝会,不知道小朝会召见也是情有可原,何况,她还是外放官。”

    外放官回京不用点卯也是规矩。

    周满老实的跪着。

    刑部左侍郎道:“我记得周大人还是崇文馆编撰,这可不是外放官。”

    他道:“周大人平时在青州也就算了,管不到崇文馆编撰的事,好容易回一趟京城,怎么也要打理一下崇文馆的政务吧?”

    周满诚实的道:“陛下,崇文馆修撰医书的事臣从不敢懈怠的,今年的稿子都已经上交。”

    萧院正立即道:“不错,崇文馆已经将稿子交到我们太医院,由太医们共审,没有问题便可印刷,今年周大人已经上交有两册,上册医书已经印刷出来给学生们用了。”

    皇帝本来就不是很生气,因为周满的确是他临时叫来的,于是抬手道:“平身吧,坐下听一听,一会儿要谈地方医署改制之事。”

    太子突然道:“父皇,周大人是外放归京,没有约束,下次小朝会再想找她还不知道要去哪儿找呢,太过费事,不如下令让她每日进宫小朝会议政,倒省了不少人力。”

    周满:……

    皇帝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当场下令。

    周满只能低头应下,然后起身走到杨和书旁边的席位上盘腿坐下。

    老唐大人和刘尚书勾了勾嘴角,对此事并没有意见。

    李尚书看了周满一眼,欲言又止,皇帝已经道:“继续吧,说到哪儿了?”

    老唐大人道:“盐运司进江南,改变制盐之措的事。”

    周满眉头便是一跳,垂下眼眸老实的听着,心里却不由冒出刚才古忠说的话。

    问政吗?

    她当官好多年了,但大朝会上她基本不参与其他政务,除非皇帝点名问到,不然除了医药的事外,她基本不开口。

    因为她知道,对于女子参政,朝中是有不少人有意见的,她之所以能安稳站在大朝会上,就是因为不涉及到医药之事,她基本不主动开口。

    周满习惯性的听他们议政,她就坐在位置上一边听着,一边走神思索。

    她知道太子的意思,明为训她,实际上却是让她进了小朝会。

    皇帝的小朝会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就连萧院正,十次里也有三四次是不在列的。

    这是让她也参与别的政事?

    不知道白善知道后什么感觉,嘿嘿嘿,她好似又先他一步了呢。

    正胡思乱想,周满听到皇帝说起了地方医署改制之事,她立即端正坐好,抬起头来看向斜对面的萧院正和罗大人。

    第3202章

    议政

    地方医署改制,周满不是第一次说这事儿了,萧院正和罗大人也时不时的在朝中提起,但因为各种原因,此事一直被搁浅。

    此时再提起,或许是大家都收到了消息,知道皇帝那边已经应承周满,所以今天的小朝会进行得还算顺利,反对的人不多,只是对地方医署的职权有异议。

    周满与他们谈论了许久,到最后也没能定下所有的异议。

    皇帝看了一眼沙漏,古忠瞬间明白,上前道:“陛下,时辰不早了,您看是不是先用午食?中书省那边送来了不少折子,都等着您批复呢。”

    皇帝点了点头,暂时退朝,有事明天再商量。

    众臣退下,周满刚出门便被刘尚书叫住,他笑眯眯的道:“周大人,秋收已经结束,秋粮晒干入库,此时正是交秋税的时候,您看我们何时交易新稻种合适?”

    周满道:“随时都可以。”

    她看了眼刘尚书身后的杨和书,微微一笑道:“不过下官职田的稻种还好说,陇州和绵州那头,还需户部派人去称重和押运。”

    杨和书道:“陇州的新稻种会运输进京,罗江县的则入库绵州,我会派官员去称重分派,那边……”

    “我二哥和三哥皆在家中,我会给他们写信,到时候大人只管上门。”

    杨和书就对刘尚书点了点头。

    三人结伴往宫门去,出了宫门,刘尚书便和周满笑道:“周大人,恭喜了。”

    周满愣了一下后拱手道:“皆是为国办事。”

    刘尚书笑了笑,对杨和书点了点头后便去户部工作。

    周满好奇的看杨和书,“杨学兄不去户部吗?”

    杨和书摇头,“我与你同行,下午要去莆村看看你们的新稻种,你家派谁与我同去?”

    周满想了想后道:“我大哥和立重吧。”

    她忍不住一笑,“你们也太急了些,稻种留在那里又不会跑。”

    “事关民生,不敢怠慢,”杨和书冲后面招了招手,万田和大吉牵着马上来,俩人上马,一起溜溜达达的往皇城外去。

    杨和书道:“你进了小朝会,以后说话行事要更谨慎些,今日你就做得很好。”

    周满呼出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要骂我呢。”

    杨和书便一笑道:“我骂你做什么,你是外放官回京,睡懒觉是人之常情,宫里又没有提前让你准备小朝会?不过你能这么快认错倒是出乎我意料,做得不错。”

    周满道:“毕竟让这么多人找,我若是不认错,难道让那些内侍担责吗?”

    反正她刚卖了皇帝一个大面子,最近和他关系融洽,认个错就能解决的事,没必要扯别人下水。

    杨和书忍不住笑起来,轻轻踢了踢马肚子加快速度,“你越发周到温柔了,不错。”

    杨和书让人拿着户部的帖子去司农寺请了周立重,带上周大郎便要去莆村,离开前,他和周满道:“也不知你能在京城留多久,唐鹤过不多时也要离京,有空我们聚一聚,你学嫂也经常念叨你呢。”

    周满点头,“行啊,您选时间和地点。”

    杨和书想了想后道:“玄都观就不错,正好秋天登高,听闻观里的道长螃蟹做得特别好,到时候我送几篓上去,大家可以边吃螃蟹边赏菊。”

    周满立即道:“我婆婆前两年做的菊花酒还埋着呢,到时候我挖出两坛来带上。”

    郑氏喜欢养花,养出来的花除了做各种饼子外,剩下的便是晒干做香囊,不然就是酿酒了。

    杨和书和周满一时都忙得很,每天都要去上小朝会,除了医署的事外,周满也开始参与其他政务,其实倒不是她想参与,而是皇帝会问到。

    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周满培育出了新稻种,且不管是现在的新稻种,还是之前的新麦种,都有她的影子在,所以在推广,以及一些土地之政上,甚至是税收上,皇帝都开始问政于她。

    同列小朝会的官员虽然有些有意见,但见皇帝支持她,太子又是她靠山,连老唐大人都没吱声,他们也只能忍下不适。

    李尚书就是不太喜欢周满入小朝会的人之一,他觉得这样不合礼仪。

    所以这几天对着周满他都冷着一张脸,出入太极殿都把脑袋瞥到一边不理她。

    这种不满在周满提议国子监和太医署联合办学,或是国子监选用适合太医署的人才进入太医署学习一段时间,或是太医署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国子监学习到达了顶峰。

    因为周满更属意第二种,而且她拟定派出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女学生。

    孔祭酒都没说话,李尚书已经忍不住暴跳如雷,“国子监从未有过女学生,周大人,你这样岂不是乱我朝纲……”

    周满:“谁说国子监没有女学生的?新罗皇女不就曾在国子监上学吗?她随行了两个女学生呢。”

    李尚书噎住,好一会儿道:“那是外邦女子,不是我朝中人。”

    “连外邦女子都能进国子监学习,为何我朝女子反而不能进?”周满抬头和皇帝道:“陛下,太医署中的学生如今只学医术和药学,于民生管理一道上到底差上许多,这也是太医署进入地方后和县衙关系不睦的原因之一。”

    她道:“圣贤之道便在国子监中,医者行的是治病救人的圣贤之行,却苦于口拙,又因见识有限,许多事做得不尽如人意,为何就不能让他们进国子监中学习圣贤之道,拓宽自己的见识呢?”

    李尚书:“男学生可入,女学生不行。”

    周满严肃着脸道:“李尚书,下官也是女子,我可以,她们为何不可以?”

    “圣贤之道是那么好学的吗?”李尚书道:“周大人是从小跟着庄学士读书,这才能立在这朝堂之上,但她们都那把年纪了,且还要学习医术,有那个精力吗?”

    周满:“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娃娃,怎么不行了?人生百年,他们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他们只要没死,都可以进去学。”

    第3203章

    有教无类

    太子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住了,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其他大人也忍不住笑起来,让李尚书又气又好笑,一时竟找不到自己的语言了。

    周满直接扭头看向上首的孔祭酒,“孔祭酒都没反对呢。”

    她瞥眼看向李尚书,你个尚书越俎代庖,在这儿反对什么?

    这句话虽未说出口,但神色表露无疑,李尚书气得够呛,坐在她边上的杨和书压低了声音道:“国子监是礼部管的……”

    周满沉默了一下,抬头看向孔祭酒,一脸严肃的问,“孔祭酒以为呢?”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20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202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