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得早,已经跟杨玉芬说过了。
“那边只能等三天,两个孩子就要辛苦你了。”
文教授低声的跟杨玉芬站在门外说着。
“都是我的孙子,我照顾是应当的,念念才是辛苦,我给念念准备了不少东西,念念自己只怕是拿不动。”
杨玉芬更心疼秦念。
“那边会派专车来接,回头我让人先去家属院,将念念的东西都装上。”
第035章
分离
“也好,念念这几天就在医院里,有医生照顾我也更放心一些,哪有母亲舍得刚生下的孩子的,若是你们能联系到念念,多宽慰宽慰她。”
“我有个学生有照相机,我让他来给念念母子拍个照片,到时候让人洗出来给念念寄过去。”
“那太好了。”
两人商量完后便进了病房。
“我回去收拾一下,念念你跟你师母说说话,多休息,我一会就回来。”
杨玉芬喂完秦念吃东西,将饭盒收拾了起来。
“妈路上慢点。”
杨玉芬点了一下头,人就已经出去了。
“他们好丑哦。”
婆婆不在,秦念总算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本来将孩子抱到秦念跟前的文教授闻言没好气的笑了一声。
“哪有你这样嫌弃自己孩子的,他们这是才出生,身上都是胎脂,等过些日子长开了就好看了,看看这头发多浓密,你婆婆把你们都照顾得很好。”
秦念闻言笑了一下。
“这三日你好好养着身体,你婆婆找医生给你开了断奶的药,这样你也能少受些罪,三日后上边会来人直接接你走。”
“这么快吗?”
秦念闻言愣了一下,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可是突然的心生不舍。
“我知道了。”
突然再看向两个孩子,也不觉得那么丑了。
杨玉芬来了,文教授也得赶着回去。
“妈,孩子之后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倒是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衣服被褥那些妈都给你收拾好了,这几天就在医院里养着,有问题随时找医生。”
这个年头极少有孕妇到医院生产的,而生产之后又住那么些天的就更少了,但是秦念的情况特殊,又是生的双胎,杨玉芬又舍得出钱,秦念便住够了三天。
第三天的时候,胡院长也来了。
杨玉芬跟文教授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属院,然后杨玉芬将给秦念准备的东西全部装上了车,大包小包的,还有一个行李箱。
“这些都是给念念养身体的,辛苦同志帮忙带去了,这是红鸡蛋,沾沾喜气。”
杨玉芬将早就准备好的红鸡蛋塞给了来接人的同志。
一锅煮好的鸡汤,热腾腾的大米饭,真的是恨不能把家都给搬过去。
杨玉芬也知道不能再多了。
她要看着两个孩子,不能再去医院送儿媳妇,只能目送着车子离开。
秦念裹着厚实的衣服戴好帽子手套上了车,看到满车的东西的时候都忍不住震惊。
“秦同志要是饿了可以先吃些东西,杨大娘准备了很多吃食,后备箱放不下了,所以一部分放在了后座里。”
“麻烦你们了。”
秦念忍住眼泪。
“不麻烦,大娘还给我们分了红鸡蛋,还是辛苦了秦同志。”
来接人的人自然是清楚秦念的情况的。
因为有杨玉芬准备好的饭菜,他们提前了一天到达地方。
秦念分到了一个单独的宿舍,宿舍不大,但是一人住足够了。
秦念得了一天的休息时间,当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包裹后,秦念忍了许久的眼泪还是没能忍住。
小到扎头发的皮筋,几乎生活能用到的所有的东西婆婆全都给她准备上了,还有一个电炉子,这是怕自己到了这里半夜挨饿吗?
之前看到的家里的那一箩筐鸡蛋也全数被带了来,连最私密的东西也都贴心的准备了齐全,最后,秦念还看到了三百块钱。
秦念正收拾,就有人来了,看到秦念带来的这一堆物资,不得不说准备齐全,这般娇气,真的能够熬得住吗?
“小秦同志,你的情况上边说了,因着你提前一天到,所以给了一天的休息时间,不过还是希望你早点熟悉起来,我来领你去食堂。”
“好,请等我五分钟。”
秦念抹去泪,五分钟的时间收拾好拿着饭盒走了出来。
这里的条件确实苛刻,人比他们研究所多太多了,每一个都在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即便是吃饭,另一只手也没有闲下来。
刚开始的几天,秦念确实有些跟不上,可是也只是几天的时间,她变化一天比一天的大,逐渐从边角人物走进了中心。
杨玉芬多了两个小孙孙,每日里也很是忙碌,不过,随着天气暖和,王大娘跟刘大娘两人很是喜欢来看双胞胎。
“杨大妹子,你砍这么多竹子回来做什么?”
“天气渐渐热了,编个竹床,夏天的时候孩子睡着不容易起疹子。”
“孩子这还在月子里呢,你就已经想到夏天的事情了,别说,这喝奶粉的孩子是要长得快。”
刘大娘来串门子。
“可不是,我这是天天看,这两孩子玉芬照顾得真是精细,白嫩嫩的,看着就让人想亲上一口。”
王大娘帮忙照顾着孩子,他们现在可是干亲一家人。
“这两孩子像念念,听话着呢。”
杨玉芬开口就是夸,月子里的孩子吃了就是睡,睡了就是拉,实际上吃饱喝足收拾干净舒服了,孩子确实不怎么闹。
杨玉芬还害怕孩子体弱,医生检查过完全没有问题,杨玉芬才放下心来。
“回头给孩子办满月酒吗?”
刘大娘开口问道。
“不办,孩子还小,念念也不在,等回头满一岁了,咱们一起坐下吃吃饭就好,满月了,我就带他俩去拍个照,回头念念回来也能看到孩子成长的样子。”
杨玉芬都已经想好了,手上劈开竹子的动作没停。
念念不在家,家里的花销也小了,除了给孩子买奶粉,杨玉芬几乎花不到两个钱的。
她也打算好了,等两个孩子满月了,她就带着孩子去把念念那老院子收拾出来,回头租出去,他们三口子人的日常花销就足够了。
“哎呦,时间到了,我得回去给瑶瑶做饭了。”
王大娘看了一下时间,当即起身。
“快去快去,别饿着孩子。”
“我也得回去给那两混小子做饭。”
杨玉芬忙活了一会,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洗干净手拍打掉身上的灰,给两个孩子冲奶粉。
两个孩子醒来咿咿呀呀的刚准备哭,口粮就被塞嘴里了。
第036章
租房启发
杨玉芬嘴里说不办,但是到了满月这一天,还是煮了鸡蛋分给了左邻右舍。
看着积攒下来的鸡蛋,杨玉芬想了一下也吃不完,刚好家属院也有人想要买,也不用她辛苦去市场上卖,也算是进项。
再次带着孩子去医院,在医生一系列检查后,说出非常健康几个字,杨玉芬满意的带着孩子回家。
“王大妹子,我明天有事出门,家里的鸡就麻烦你帮忙喂一下了。”
“去吧去吧,真的不将双胞胎留下来吗?”
王大娘知道杨玉芬要去做什么。
“两个孩子乖,我照顾他们也都熟练了。”
一早,杨玉芬就将两个孩子喂好,又装了热水进暖壶,带好两个小家伙的口粮还有要用到的东西,骑着三轮车就出了家属院。
上次来已经简单的收拾过了,这一次来,院子里的草木换上了绿衣,一片绿意,杨玉芬将两个孩子放在树荫下,将给孩子准备的东西一一放好,然后开始了收拾。
屋子门窗,然后还有屋顶房梁,杨玉芬全都收拾了一遍,然后,发现了一些宝贝,若不是她熟悉木工,还真不一定能够发现的,杨玉芬将东西取了出来小心收好,回头等儿媳妇回来再拿出来。
确认了没有再私藏的东西,杨玉芬才放下心来。
这一跑就是半月。
“招租启事?你带着孩子还将念念那老院子给收拾了出来?”
文教授不敢相信一个人怎么能能干到这种地步。
等跟着杨玉芬到老院一看,就不得不相信了。
“我准备将一道门外边三间租出去,这正屋三间不租,两边对着的四间我看了,里边还分成了两间,空间挺大的,一起就是九间房。”
“租出去也好,也是一门进项,屋子有人照顾着也不容易坏,以后想要收回来也容易,这样,也不贴招租启事了,我也有在这边大学授课,跟我那些学生说一下,看有意向的就让他们来看一看。”
文教授一想到秦念一家的情况,当即将事情揽了过去。
“这怎么好意思。”
“这有什么,当初念念是没有时间,我们也腾不出时间来,你都收拾出来了,只是找些租客的事情,现在上大学的人多了,这房子离大学也近,租出去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也确实如文教授说的一样,文教授只是在同事间说了一嘴,还没跟学生说呢,就已经有问的了。
有两个教授拖家带口,虽然分了宿舍,可是太小了,看了后很是满意,一家占了一边的厢房,一大家子人就都住的开了。
外边三间租给了学生,前后也就五天的时间,一下就租满了。
都是按年收的,一道门那三小间,五块钱一个月,里边的厢房是二十块钱一个月。
这一年就六百六十块钱。
院子里不仅有水有电,还有井,用水很是方便。
倒是那几个花盆,文教授特意提醒了一句,杨玉芬给拉回了家属院。
杨玉芬看着手里的钱,没想到这光是房租一年就能赚这么多,要是再多一些房子,那都不用上班都有得吃了。
可是她手里也就三千六百来块钱。
原本就有这么多,加上沈现军的抚恤金,但是为了给儿媳妇准备东西,加上又塞的那三百块钱,多了这房租六百六十块钱,还是三千六百多。
这钱确实不少了,可是买房子好像不怎么够。
杨玉芬给两个孩子编着竹床,突然看着手里的竹子。
她会的东西还不少,不然试一试?这个可不比木工活简单,要好看就要做得精细,不过反正在家也没事,她先做一些东西出来,然后找念念她师母问一下看,读书人的脑子总比她一个大老粗转得快。
竹编的篮子,竹编的帽子,竹编的小动物,竹编的竹球,想到儿媳妇秦念的那个行李箱,杨玉芬又做了一个竹编的行李箱。
刚好她编出来的东西能放进箱子里,不占地方还省事。
害怕竹子的颜色单一,杨玉芬还将竹篾烤了一下,制作出了深浅不一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花纹。
就是编织需要低着头,脖子久了不舒服,加上久坐,还好要照顾孩子,时常会起来活动活动。
竹子编织的东西杨玉芬又怕孩子拿手里划伤或者有倒刺,又用布裹了裹,先给两个孩子拿着玩儿。
文教授再次来看孩子,杨玉芬将自己编织的东西拿了出来。
“文教授,你看我这些东西能不能拿去卖?国家不是鼓励个体户吗,我也不是想要做个体户,就是挣几个钱给孩子买奶粉,给念念也减轻减轻压力。”
“这些都是你做的?”
文教授很是惊讶,将小物件一样样拿出来看。
“确实很不错,你若是真想卖,我建议你去八达岭那边,那里有很多洋人,对这些东西最感兴趣,他们手里还有外汇劵,外汇劵可以去友谊商店跟华侨商店买到一些百货大楼都买不到的东西,而且不限量。”
例如奶粉,百货大楼虽然有,但是却并不便宜,还要票,也就是秦念身份特殊,加上还有胡院长文教授补贴,杨玉芬又舍得出钱,才能让两个孩子不缺奶粉喝。
“那这些定价多少合适?”
杨玉芬眼睛闪亮亮的。
“这一个你需要编多久?”
文教授仔细的询问后,又亲眼看着杨玉芬做了一个竹球出来。
“定价低了不划算,这样,这些简单的,做得快的都定价一元,这些做成十二生肖,按一套卖,一套就二十,单个两块钱一个,这个箱子,五十,低于三十五不能卖。”
文教授肯定了杨玉芬的手艺。
“再做点简单点的,像笔筒水杯,可以搭着一起卖。”
文教授又仔细的想了想建议道。
“这个还真有,拿来自家喝水用的。”
杨玉芬拿了过来,上边还雕了花。
“还真好看,我给你写几行字,你看能不能也雕上去,这样价钱也能卖高一些,梅兰竹菊,凑个四君子。”
文教授说,杨玉芬动手,大个点的竹节做笔筒,小个的做水杯,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第037章
自己人不骗自己人
杨玉芬骑着三轮车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八达岭,别说,洋人是真的多。
杨玉芬没急着把东西摆出来,而是带着两个孩子好好的逛了一圈,发现这些洋人真的舍得掏钱。
同样的东西,在百货大楼里一个价,到了这里涨了一倍居然还有人买。
杨玉芬的心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发现这一片还是有人管理的,治安相对也算不错。
杨玉芬老老实实的给了管理费,挑了个离管理处最近的位置。
将行李箱打开,然后把东西整理了一下,就给孩子先冲口粮。
把孩子一个个收拾好了,拿着拨浪鼓一下一下的摇晃着,两个孩子躺在竹床上,用手轻轻推,就像摇椅一样晃动了起来。
小孩子发出的笑声搭着拨浪鼓的咚咚声,很快就吸引了人的注意。
一个翻译正带着一群洋人队伍在给他们介绍八达岭的历史,见大部分人的目光没有在自己身上,而是去看向了摆卖竹制品的小摊的时候,翻译灵机一动。
“这位大娘摆卖的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竹制品,这是十二生肖……”
翻译员热情洋溢的介绍很快让众人对这些竹制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大娘,你这东西怎么卖?”
翻译员低声的询问。
“小姑娘,你帮我拉生意,大娘懂,这些是两元一个的,这些是一元一个的,这些便宜点,是搭头,整套买还能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