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会比较忙,你要辛苦了。”戚彤雯朝他微笑点头。
“是!我明白!”对方斗志昂扬,充满了没被临床毒打过的激情。
剩下的四位便是规培,三女一男,分别是:
来自内科规培基地(肾内科)的山令慧(女),分到了1组。
来自康复科基地的胡姣(女),分到了1组。
来自麻醉科规培基地的尤馨(女),分到了3组。
来自内科规培基地(消化内科)的杜磊(男),分到了2组。
“好。”戚彤雯将他们的名字和样貌一一对应记住,继续说:“我们收治的疾病大概就是这几种,主要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手术做的最多的也是冠脉造影介入,余下的就是起搏器植入和PFO封堵。”
“所有的心内科病人入院时必须完成心电图和心超检查……”
“我们这边最重要的一条纪律……”戚彤雯环视四周:“是不能忽略病人主诉,每天上班、踏入病区的第一件事,是去床旁看病人。”
“写病史不是最重要的,文书工作谁都能做。作为一个医生,管好你的病人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眼神,戚彤雯知道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因为她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觉得上级老师太啰嗦,以及觉得……规培生不就是来做文书工作吗?
“杜磊。”戚彤雯看向那个男生:“你今年是第三年?以前也来过我们科?”
“是的。”
按照内科基地的要求,每年都要在心内科轮转一个月。
“剩下的都是一年级的同学了。”戚彤雯打开病历系统:“你们现在都开通了工号密码吗?按照医院的最新规定,现在都要用自己的工号写病历,交由上级医师审核……病人出院时,要把出院小结交给他们,在病人出院的三天内要整理完病史。”
戚彤雯说:“其实我们科的病史没有其他内科那么严格……”她开了个玩笑来缓和气氛:“大家放轻松,不用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其中,以来自麻醉科基地的尤馨最紧张,她只写过麻醉科文书,没有写过病史(见习、实习时的那些病史不算)。
她是学硕毕业来规培的,临床于她而言遥远得就像上个世纪的事情。心内科也是她出科轮转后的第一个科室,她既兴奋又害怕犯错。
不过这位温柔的女带教老师多少让她松了口气:唔,感觉很年轻很亲切,和她从前在内科见过的那些尖酸刻薄的“巫婆巫公”一点不一样。
“早。”
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医生走过,和戚彤雯打招呼:“小雯啊,你在教你们组的小朋友写病史吗?也顺便教一教这个月分到我们组的小朋友吧。”
戚彤雯笑着回答道:“我都一起教了。”
女医生竖起大拇指:“还好有你。”
女医生只是短暂地进来了一下,很快又消失不见,尤馨不免有些奇怪,现在也快到上班时间,怎么办公室里一直没见其他上级医师?
这时戚彤雯解答了她的疑惑:“我们科室通常是七点钟交班,交班结束之后各组查各组的房,除了大查房的时候是一起,其他时候都是分开来的。具体查房时间看你们组里的上级老师,一般是吃个早饭之后开始查房。”
尤馨懂了,原来他们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交班时间,所以现在老师们都在休息室吃早饭,等到查房的时候才会过来。
可是……他们需要参加上级老师的交班吗?
尤馨不懂这个,她偷偷问了旁边内科基地的同学。
山令慧说:“他们大的交大的班……”她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尤馨:“我们小的交小的班。大家各自对接好,就行了。而且现在有电子交班手册……”
她又悄悄说了一句:“西院区的心内科没有那么严,老师们人都蛮好的,你在三组,三组比较轻松,应该也是照顾你。”
办公室开始陆陆续续进人,戚彤雯将这些规培生和实习生分给相应的组和带教老师,“我今天要和你们讲的就这些了t?,之后有什么不懂,要及时和带教老师提出来,希望大家都能在心内科收获满满。”
早上很快便变得忙碌起来,今天是周一,每逢周一周三周五是1组和2组的手术日。3组的手术日在周二和周四。
戚彤雯带走了分到1组的小朋友,内科基地的山令慧和临五的蔡嘉德。
正好急诊的病人做完手术被推到了CCU,戚彤雯带着两个小朋友把病人收了进来,教他们如何开住院医嘱:“这是一个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你们看,这是他术前的心电图,术后前三天每天都要给他复一个心电图,你们可以观察他术后心电图的一个变化……”
这个病人最后被山令慧收下,因为蔡嘉德是实习生,所以戚彤雯暂时没让他管床,只是让他跟在山令慧后面打打杂。
一个匆忙的上午就这样过去,现在到了午休时间。大家从食堂打饭上来,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尤馨已经被病史系统弄得焦头烂额,偏偏她的上级老师就对病史的要求极为严格,她在麻醉科的同学小群里吐槽:“不是说3组很轻松吗?我怎么一点也没觉得……”
她转头看见游刃有余的山令慧,羡慕道:“戚老师对你真好,感觉她好温柔啊。”
尤馨降低声音道:“她看上去也好年轻,已经做住院总了吗?”
这时,规培三年级生杜磊插了一句:“戚彤雯是八年制,她和我是同一级的规培。”
“啊?”尤馨很想问,又默默地把问题吞了回去。
杜磊说:“八年制拿的是专博学位,通过海都市的减免考试可以减三年规培为两年。但是现在的减免考试通过率很低了,戚彤雯是我们这一期规培生中唯二两个通过的。”
“所以戚老师是去年结业的。”尤馨不由得道:“好厉害,怪不得她看上去这么年轻……八年制……那她现在也就二十七八岁左右。”
“那师兄你也是八年制吗?”
杜磊摇头,道:“我是传统路线读过来的。我老板在这里。”所以也留在这里规培。
“戚老师当年的海都市公共科目考试也是全市第一名哦。”
第
3
章
“听说公共科目考试的第一名有五万块钱的奖金,二到十名有三万块钱的奖金……”
“子铭,如果你拿到这笔钱,你会做什么?”
“当然是和我老婆去马尔代夫度婚假了!”
可是那一年他们也没有去的成马尔代夫,作为小医生的他们各自在不同院区值班,仅在大年夜的时候一起吃了一顿火锅。
后来蒲子铭拿着三万块钱加上之前积攒的奖学金给她买了一枚钻戒,据说是一个叫做GRAFF的品牌,位于海都市最高端的几座商场。
戚彤雯曾从上级打量的目光中意识到这枚钻戒的价值部分,这对于她一个小医生来讲,未免太过张扬。
但戚彤雯并没有把它摘下来,而是一直带到了现在,除了做手术的时候会摘,其余时间都是形影不离。
心内科是少数几个能做手术的内科之一,主要是介入手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不同,心内介入手术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通过股动脉或者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将支架或者球囊放入冠状动脉里,从而解除冠脉狭窄。[1]
当然随着介入手术的成熟,这项技术的适应征也在不断扩大,成为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介入手术是要吃射线的,就算有铅衣的防护,对人体的损伤也不可避免。基本上干这一行的都是尽快搞定结婚生子,然后尽早接触核心技术。
所以当戚彤雯迈入导管室的时候,再次收到了来自师父的“催生”问候:“病房的情况怎么样?早上送上去的病人情况还稳定吗?”
“……准备什么时候和小蒲要孩子?”
“人在CCU里观察,明早再给他复查一趟血和心肌标志物……还好他来得及时,再迟一点就怕……”戚彤雯正感慨这个病人的凶险,下一秒就因为话题的急转弯而愣住。
她低头去摸手上的钻戒,好像是害羞:“就算有时间生,也没时间养啊。”
她明白师父的用意,如果准备要孩子,不如早点要。这样生娃之后,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用再担心射线对于生殖系统的损伤。
常年在导管室里工作的师兄师姐都是已经结婚生娃的,而已婚未育或者未婚未育的,基本上都不会让他们太长时间的待在导管室里。
也算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对于小年轻的保护。
戚彤雯口中的师父就是自她上临床之后一直带着她的老师,参加过她和蒲子铭的婚礼。
“哎,也是,现在这个政策叫人不能好好做临床,你们这一代压力大呀!”师父一边拔动脉鞘一边说:“你之前那篇论文怎么样了?今年的中级有没有把握?”
师父语重心长地说:“等中级职称下来,其实可以和小蒲考虑考虑要孩子的事情了。”
“医生,我心脏还好伐?”一般来说有手术指征的病人是收进来先做造影,如果有介入需求,再放球囊或者支架。如果没有就结束。心脏血管的造影介入一般是局麻,所以患者全程醒着。
“好的很,你是今天所有人中最好的一个!”
“哦哟,那太好了,所以不用放支架?”
“不用放。”
“太好了,太好了!医生你不知道,我爸爸和两个哥哥都是因为心脏的毛病死掉的,人好端端的一下子就没了,所以我这次一不舒服就赶紧来了,那既然我这心脏它没有问题,我这个症状又是什么原因呢?”
师父耐心地解答道:“你这次晕倒呢,我们目前是排除心脏方面的问题,因为你这个心脏血管里呢,虽然说有一些斑块,但是是正常的,毕竟年纪摆在这里了是吧?现在不能排除神经方面的问题,到时候再给你请神经内科会诊看一下好吧?”
病人一听说心脏没问题,眼睛里一瞬间放出光芒:“那我回去后还能喝酒抽烟不?”
“那不行。”师父无情地拒绝了他:“抽烟是心血管第一大杀手。”
病人哼哼唧唧了两声:“你们这些医生就知道吓人。”但他躺在手术床上没什么底气,自讨没趣后也就不再说话了。
“哦哟!”
戚彤雯把纱布条按在伤口上的时候,患者忍不住大叫出声。
但是没办法,这是桡动脉,必须加压包扎,否则鲜血就会喷涌而出。
“小姑娘,你这样绑太勒了,松一松吧,手都要被你勒坏了。”
“到了病房,六个小时之后会有人给你松绑的,不用担心手,这也是怕你出血。”
戚彤雯顺路把病人送上去,再和他的管床医生说一声请神内会诊。
回到办公室后,戚彤雯开始看大家写的病史,再把人一个个叫到跟前修改。
“主诉这里,数字一般要写成阿拉伯数字……现病史一般来说是围绕主诉展开,这一段是废话,没有实际意义,删掉,我们不需要用来凑字数的话……”
虽说是教他们怎么修改,可戚彤雯顺手就把错误改掉了,她在电脑屏幕上敲完最后一个字,看见尤馨盯着她的手指发呆。
“走神了?”戚彤雯轻轻地敲了一下她的脑门。
尤馨不好意思地揉了揉:“戚老师,这是婚戒吗?”
戚彤雯愣了一下:“嗯。”
尤馨的基础不好,她来自麻醉科基地,麻醉科不用写病史,所以尤馨对病史系统很不熟悉。而且在所有基地中,只有麻醉科基地才收硕士。尤馨的带教老师很不满意她,直接把她扔给了戚彤雯。
一组和三组的关系向来较好,戚彤雯的资历又浅,一下子“被迫”带了四个学生,也就“被迫”干了一些不属于她的活。
心内科管床和写病史都是规培医生的活,上级医师负责审核。
“下次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唯你是问哦。”
明明对方十分温柔可亲,尤馨的心中却忍不住生出几分敬畏,她觉得戚老师是那种脾气很好却很有原则的人,虽然看上去好说话,可是认定的事情却是一分不能改。
今晚戚彤雯在医院值班,她是二值,一值是山令慧。
她想打开手机给蒲子铭发个消息,又想起他大概率是不回家的。
她心中默默叹了口气,给赛恩斯找托管机构或者上门喂养员的事情,要尽早提上日程了。
他们只养了一只猫,尚且如此,要是养了孩子,简直不可想象。
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第
4
章
心内科有三个组,但是排值班的时候是大家一起排,每天晚上病房会留有两个医生,也就是一值和二值。
三值可以躺在家里睡觉,除非紧急情况才会从家中赶来。
而导管室也会留有一个医生备班,以备急诊手术。
一值和二值的区别在于:一值就是一线,病房一旦有什么t?风吹草动,护士就会打电话过来。一值处理不了,再去找二值。
而心内call机一般在二值手中,负责处理各种急会诊和会诊。
当然带小朋友是很辛苦的,尤其这个小朋友还不是本科室的。
戚彤雯的评价是:她觉得自己既当一值又当二值。
可是面对小姑娘茫然无措的眼神,戚彤雯也不忍心责备她:“没事。不要慌张,我来处理。”
一个老头正在CCU里撒泼,戚彤雯赶到的时候,整个CCU的病人都被他闹醒了。
CCU全称为ary
Care
Unit,即为冠心病监护病房,入住CCU的病人一般病情不稳,通常都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重症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术后等。
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地看着那位老爷子。
护士无奈地站在床边,小声和戚彤雯交代:“他刚才突然说心口痛,小医生要给他做心电图,他又不肯……”
老爷子很不耐:“我这个是老毛病了,心电图做不出来的,我都做了千八百遍了,每次都是这一套,你们医生离了机器还能不能看病?”
他指着胸口大叫:“我这里难受,心里疼啊,你们倒是想个办法,不要光站在这里聊天……”
他的声音听上去中气十足,山令慧像个鹌鹑一样站在一旁,显然已经被骂了好一会儿。
戚彤雯抬头看了一眼他的血压心率,稳得没有一丝波动。
“给他一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随着护士取来一粒备用药,让老爷子含在舌下,他哼哼唧唧的声音果然小了不少。
就在这时戚彤雯让山令慧去推心电图机,老爷子一听又炸起来了:“我不做那玩意儿,都做了多少遍了!”
戚彤雯耐心道:“之前造影也给你做过了,你心脏三支大血管全都堵了,支架行不通,只能等心外那边的床位做搭桥。你现在这个情况是很危险的,就像心脏里有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心电图还是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你现在的一个病情变化,如果真有什么要命的事情,是要给你立刻开刀的……”
一听要开刀,老爷子就噤声了,又或者是之后还要在这家医院做手术,他不敢闹得太厉害,最终还是让山令慧做了心电图。
“好像和之前差不多,ST段稍微有点压低……”山令慧看着心电图曲线,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而老爷子这时候不舒服的症状已经“神奇”地全部缓解。
“先这样吧。”戚彤雯正准备走,又被护士叫住。
“雯雯,异舒吉还续吗?”
“续着吧。”戚彤雯转头对山令慧说:“从急诊药房开,一支加到二百五的盐水里。”
“好的。”山令慧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到了办公室,等关上门才忍不住说:“老师,他有什么问题吗?明明异舒吉还在走,怎么……”
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和硝酸甘油都属于硝酸酯类药物,都是通过释放NO起到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的作用。[1]
山令慧很想说他是装的,半夜三点半被病人叫起来骂了一顿,换做谁都觉得窝火。可她一个卑微的小医生,不敢不重视。毕竟人家真住在CCU里,三根大血管真的堵了七七八八。
“反正我们内科能治的已经都治完了。现在就看外科那边什么时候有床位。”戚彤雯打开医嘱系统,补了一个吸氧和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临时医嘱。
半夜被病人闹了这一通,戚彤雯索性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临床数据。
这是个繁琐又枯燥的工作,有不少老师喜欢把这项工作丢给自己带的学生。
不过戚彤雯不爱这样干。
山令慧也睡不着,她也是临床八年制的学生,自大六开始就上临床和病人斗智斗勇。今年是她规培的第一年,她自以为经验还算丰富,可病人的胡搅蛮缠远超乎她的想象。
“睡不着了?”
戚彤雯和山令慧并不睡在一间,规培医生有属于自己的值班室。
戚彤雯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想吃夜宵吗?我请客。”
山令慧眼泪汪汪:“吃!”
山令慧半夜发了一条朋友圈,引来无数“鬼哭狼嚎”,显然大家都没睡觉。要么在病房值班渡劫,要么在实验室卷生卷死。
山令慧火速评论:心内科人美心善戚老师,我新女神。
照片里露了半只手,无名指上带着一枚婚戒,婚戒采用围镶的工艺,整体呈现花朵形,外圈配钻和主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眼的火彩让人移不开目光。
蒲子铭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老婆的手。
但是这个人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