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谓我何求
作者:顾慎川
简介:
本文文案:
赵??原以为自己只会爱银两,
但他后来想明白了。
人活这一遭,如果最终求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银两,这跟野兽求肉何异?又跟畜牲何异?
求一些情,求一点缘,求一颗心,人活着才能有意思。
赵??想活得有意思,赵??想要谢九尘。
*
唯利是图商人攻
vs
忠孝仁义先生受
鸡毛蒜皮鸡飞狗跳古代市井真香定律
PS:
1.1V1HE。文案是攻视角,正文双方视角都有。
2.文案废,跪求看正文。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近水楼台
搜索关键字:主角:谢九尘、赵??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知我者,不知我者
立意:存善心,做善事,当好人。
第1章
良心
“赵氏狼,腰万贯,金银库里抓迷藏。
问书匠,何颓丧,铜臭满身把名扬。
坏心肠,敲算盘,白玉环里笑牛郎。
当思量,不思量,口口相传谓不良……”
闷热的暑天里,金针似的日光随意撒下,捣碎金箔般地折射在青灰色的屋瓦上,檐下,几个黄发小儿正在拍掌歌唱。
赵??与黎笛从当铺回来,经过这片街巷,听见孩子们童稚的歌声。歌谣编得朗朗上口,轻松欢快,歌里的主角若不是赵??,黎笛都想跟着哼几声。
但这首歌谣唱的正是赵??,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恰好便是一句“赵??坏蛋”。
黎笛都听出来了,赵??不可能无所察觉。黎笛稍稍抬起头来,打量着主子的神色,犹豫着问:“公子,是否需要他们闭嘴?”
赵??神色自若,道:“不必。”
黎笛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二人继续往前走,将悠荡的歌声抛在脑后。再往前走,便是花溪城最热闹的集市,猪牛羊鱼、瓶壶罐桶、玉簪胭脂、瓷器丝绸……百货云集,应有尽有。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大笑声盈于耳边,而在赵??心里,千百种声音,落在地上,浮于空中,虚虚实实――皆是算盘声。
行了数十步,一只身材矮小的哈巴狗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咬住了赵??的衣摆,阻拦他的去路。
黎笛见状,连忙蹲下来,想要拎起哈巴狗,将他扔到一旁。但哈巴狗的牙口极好,一时半刻之间,黎笛竟对它毫无办法,他也不敢加大力度,怕哈巴狗咬坏赵??的衣服。
“公子,这……”
赵??垂下眼眸,冷漠地打量这只白绒绒的哈巴狗,它的毛极长,大眼睛嵌在圆蓬蓬的脸上,滴溜溜地转着。
“哎呀,你这条坏狗,可算让我找着你了。”
此时,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奔来,蹲下身,用巧力掰开哈巴狗的嘴,一手揪住它后脑的毛,将它提了起来。
汉子站起身后,抬头一看,连忙道:“原来是赵老爷,有怪莫怪,畜牲不懂事,冲撞了您。您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赵??认得此人,他叫胡老八,原本是卖猪肉的,后来嫌猪肉利薄,冒险一赌,买了一批温顺漂亮的狗,生了一院子的狗,博得有钱人喜欢,这几年便专做狗肉生意了。他道:“这是你的狗?”
胡老八点头道:“是啊,有位客人定下此狗,过几日便要送走了。但此狗顽劣,逃了数次,若不是客人要活蹦乱跳的,我早便打断它的狗腿了。”
花溪城繁华富庶,爱吃狗肉的富贵之人不少,但他们不仅嘴挑,还眼挑,长得不好看的狗,他们还不愿意吃了。挑剔养人,渐渐地养出了胡老八等一批狗商。
赵??随口问道:“这么小的狗,也吃?”
“赵老爷不做这一行的生意,不清楚啊,现在小狗可比大狗受欢迎,小狗的肉更嫩更滑,身价可是越来越高了。”胡老八说到钱,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了翘。
哈巴狗吊着身子,四肢下垂,两只葡萄似的眼睛光芒渐散,嘴里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它眼巴巴地看着赵??,看着这个铁石心肠的商人,它找错了人。
胡老八见赵??不言,便道:“赵老爷您不计较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等等。”赵??突然开口,“这条狗我买下了。”
胡老八骚耳爬腮:“已经有客人定下了,这……”
赵??道:“我出双倍的价钱。”
胡老八立刻眉开眼笑,道:“好说好说,这条狗是赵老爷的了。”
赵??道:“黎笛,你带胡老爷回府里取钱。”
黎笛道:“是。”
胡老八拎着哈巴狗,跟在黎笛身边,往赵府走去。赵??买下哈巴狗的时候,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他被人伤过很多次,对人已经再无期望,如果胡老八提着的是一个人,那他绝不会多看半眼。可那是一条狗,一只畜牲,听闻宠物比人更懂知恩图报,比人更可亲可信,赵??被哈巴狗的眼神燎到了那称不上是良心的东西,他也想试一试。
可就在黎笛和胡老八的身影消失的那一刻,赵??后悔了。花双倍的银两买一条狗,只是为了那条狗不被剥皮下锅,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可木已成舟,做生意的人最忌不讲口齿,赵??心道,也罢,他刚刚做成了一桩大生意,买条狗而已,再贵也不过是今日所得的零头。
赵??这样想着,继续往前走,地上冒着热气,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人都热得闷汗。赵??也热,他摇着折扇,瞧见西瓜摊前立了一个人,那人一袭竹月旧长衫,高而瘦削,周身气质与闹市格格不入。
谢九尘正在挑西瓜,他刚从千万峰上下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集市的热闹了。他盯着眼前的瓜,个个都长得差不多,哪个好,哪个不好,他看不出来。他想起上一个人买瓜的模样,决定有样学样,他举起一个瓜拍了拍,认真地听着拍打的声音,听了一会,谢九尘放下手上的瓜,又举起一个瓜,拍了拍……好像也没什么分别。
瓜贩眼尖,知道谢九尘是个不识货的,立刻道:“公子,不用挑,我这里的西瓜个个都香甜爆汁,你要买几个,随手拿几个就是,都是好瓜。”
谢九尘放下手上的瓜,微微一笑,道:“我不太懂,你可以帮我挑几个吗?”
瓜贩应声道:“当然可以。”他麻溜地挑了几个大西瓜,上称计算后,道:“一共三十文钱。”
谢九尘从怀中掏出钱币,正要付给瓜贩的时候,一把紫檀折扇拦住了他的手。谢九尘一怔,顺着来人骨节分明的手向上看,看见了一张冷厉的脸。
此人眉峰凌厉,眼睛细长,微微眯起来的时候,仿佛刀刃出鞘。谢九尘在打量赵??的同时,赵??也在打量他。
眉目如墨,浅棕眼瞳似曜,莹亮极了。赵??心道,可惜了,生得这么好的一张脸――
居然是个傻子。
瓜贩不认识赵??,见二人你瞧我我瞧你,均不说话。他对赵??道:“这位公子,你要买瓜吗?”他说得客气,言下之意却浅显,不买瓜就走,不要阻拦他做生意。
赵??收回手,没理会瓜贩,对谢九尘道:“别买他给你挑的瓜。”
谢九尘浅锁眉头,不解道:“为何?”
赵??道:“他欺你不懂,给你挑的都是不好的瓜。”
瓜贩脸色乍变,扯起嗓门:“这位公子,你不要胡说八道,我……”
赵??打断他的话,拿起其中一个西瓜:“瓜蒂枯黄且干,纹路不平,底部内凹。不必拍打,也知道这瓜必然不甜。”
瓜贩原以为赵??跟谢九尘一样,都不识货,没想到看走眼了,赵??一语道破真相,瓜贩顿时哑口无言。
谢九尘虚心求教:“什么样的瓜,才是好瓜?”
赵??挑了一个纹路清晰表面平整的大西瓜,教谢九尘判断好坏:“……最后,用手指轻轻拍弹,若能听见震动的浊声,便是熟瓜。”
“原来如此。”谢九尘按照赵??教的方法,挑出两个光滑的西瓜,问:“我挑对了吗?”
赵??微一点头。
谢九尘转头,对瓜贩道:“帮我把这两个,还有刚刚那几个都包起来吧。”
赵??眉心一紧,觉得此人果真笨,察觉被人愚弄后,居然还不计前嫌。谢九尘不知赵??心中所想,他心道:“这些瓜生涩少汁,恐难卖出,暑天闷热,瓜贩辛劳,我将之买下又如何?”
瓜贩已被识破,见赵??衣着华贵,恐其再寻麻烦,于是主动退了一步,道:“这两个西瓜就当送给公子了,还是三十文钱。”
赵??嗤了一声,价钱本该如此,理应如此,谈何“相送”?
谢九尘却道:“不必,该是多少钱,就收多少钱。”
最后,谢九尘给了瓜贩四十文钱,换回一袋西瓜。赵??也不知为何,他一直钉在地上,直到谢九尘转身看他。
二人极有默契地走了两步,来到街旁,谢九尘道:“今日得公子相助,在下十分感激。我姓谢,名九尘,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谢九尘。赵??默念着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赵??道:“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我叫赵??。”
谢九尘道:“赵公子……”他唤了赵??,却没想到话题,于是抬眼对赵??一笑,在嘴角笑出了一道温润的括弧。
赵??移开目光,道:“谢公子,我家中还有事,先走了。”
谢九尘道:“赵公子慢走。”
赵??转身就走。
走了两步,他便想起来了,谢九尘是谢孺年的独子,前些年上山读书去了,近几日才回了花溪城。赵??想,赵府与谢府虽然只一墙之隔,他和谢九尘却有天壤之别,不是一路人,日后还是少见为妙。
而谢九尘提着重重的袋子,在集市上又买了一些东西,才缓缓归家。
经过一条长巷的时候,谢九尘听见有几名孩童在唱歌。
“赵氏狼,腰万贯,金银库里抓迷藏。问书匠,何颓丧,铜臭满身把名扬……”孩子们的声音越唱越高。
鬼使神差地,谢九尘停了下来,听完了整首歌谣。
歌谣停了,巷子深处传来妇人的声音:“二狗子,别唱了,回来干活!再不回来干活,今晚就把你送给赵??。”
“娘,我来了!”许是二狗子的声音,“千万别把我送给赵??,那可是个大坏蛋!”
赵??。
谢九尘咀嚼着这个名字,旁边榕树的枝芽如蛛网,半挡强烈的阳光,叶影婆娑,在他的脸上摇曳出深绿暗影。
--------------------
迟来的新年快乐!
这本主要是古代市井人物的故事,赵攻谢受。
微群像,部分章节无主角内容,会在作话里提前标注。
希望大家愉快~
第2章
穿腮
谢九尘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回到府中,下人想要接过袋子,谢九尘道不用,他穿过前院,绕过长廊,来到后院。
谢孺年坐在亭下,石桌上摆着残局,他拧着眉头,正在苦苦思索。
“爹。”谢九尘来到亭下,将袋子放在地上。
谢孺年从棋局中抽身,道:“回来了。”他看着谢九尘从袋中取出两个光亮西瓜,放在一旁。谢孺年起身,打开了一旁石凳上的箱子,取出小刀等工具。说好了,今天要教谢九尘做西瓜灯的。
谢九尘和谢孺年坐在亭中台阶上,父子俩虽都是读书人,却并不拘泥于礼数。谢孺年递给谢九尘一把小刀,道:“先在瓜上开个小口,挖净瓜瓤……怎么选了这种西瓜?”
谢九尘将集市上的事情告知父亲,道:“我若不买,这些西瓜怕是要浪费了。”
“赵???”谢孺年颇为惊讶,“你们居然见上面了。”
谢九尘“嗯”了一声,没多说,也没问什么。
谢孺年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二人各拿了一个丑瓜,将瓜瓤挖尽。谢孺年又教谢九尘,在瓜皮上雕镂出细细花纹,依线阴剔阳刻,接着在瓜口边装上绳子,然后等到傍晚,在西瓜空心处点上蜡烛,一盏简易的西瓜灯便做成了。
谢九尘对手工活极有耐心,他在千万峰的时候,跟桑若大师学过木工,目定手稳,五指灵巧,在西瓜上雕镂出的纹路蜿蜒精美。
谢孺年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时云今早来过,他见你不在,说晚些再来寻你。”
谢九尘道:“好。”
尧时云与谢九尘相识多年,是至交好友。他知道谢九尘下山之后,片刻也等不急,一寻着空,就来找谢九尘了。
傍晚,烈阳撤隐,热度稍退,沉闷的感觉却不减。尧时云来到谢府的时候,出了薄薄的一层汗。
谢九尘用过晚膳,在院中等尧时云,二人相见,还未开口,均笑意盈盈。
尧时云在谢九尘的对面坐下,盯了他几秒,道:“明烛,一去便是七八年,总算舍得回来了。”
“久不归家,非我本意。”谢九尘摇了摇头,“但读书,需心无旁骛。”
尧时云道:“罢了,此次回来,有何打算?”
谢九尘道:“去归山书院,当个教书先生。”
归山书院设在花溪城城郊处,非官学,由大儒若谷先生主持,富贵子弟可入,平民子弟也可入。归山书院不仅讲经论道,针砭时事,也教习骑射武术。
尧时云调侃道:“甚好,甚好。谢先生来日桃李满天下,可比我这富贵闲人好多了。”
二人当年同窗为友,读书都只为兴趣,并不向往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不会去考科举。离开书院后,谢九尘跟着桑若大师,去千万峰上读书论道,而尧时云游山玩水,写诗著书,日子过得潇洒自在,快意极了。
谢九尘抿了口茶,并不接好友的打趣之语。
尧时云摸了摸桌上的西瓜灯,问:“这是你做的?”
“我和爹各做了一盏。”
“倒是有闲情雅致。早上我来寻你的时候,你去哪了?”
“去买西瓜了。”说到此事,谢九尘想起了赵??,他问:“子冶,你可认识赵???”
“当然,他可是花溪城中的巨富。你怎么突然问起他了?”
谢九尘道:“我听到一首歌谣,似乎是唱他的。”
“可是‘赵氏狼’那首?”
“你也知道?”
“我家门外有小儿传唱。”尧时云眉梢一扬,“你可知道,隔壁的赵府,便是赵??的住处?”
谢九尘不知道。他才刚回来,只知道隔壁的人家姓赵。
尧时云润了润嗓子,道:“商贾与书生住得这么近,日后免不得时常被人提起。不过你放心,他们拿你和隔壁的人对比,最后只会夸你。”
“为何?”
“你可知赵??前几日做了什么事?”
谢九尘道:“你直说吧,我一概不知。”
尧时云久住花溪城,经常都能听说赵??的事情。他道:“要说这件事,就得先介绍一个叫李辜的人……”
李辜是个乞丐,也是个无赖,他行乞多年,手段颇多,只要是被他盯上的人,哪怕再铁石心肠,冷面无情,最后都不得不乖乖掏钱,像打发大爷一样送走李辜。李辜为此洋洋自得,自称自己是花溪城中的“一流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