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培风何小芳徐秀丽 本章:第181章

    这群人中,虽然投资对多的是张二少,

    其余很多人,都是他的好兄弟,当时会跟着他一起投资电影《白蛇》,一方面是于导拍电影缺钱,使劲忽悠二世祖,把张少给忽悠瘸了不说,还一起带过来不少好兄弟,这些好兄弟都跟他一样,手里握着些大几十万的资金,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干脆跟着张少一起,多多少少的往电影《白蛇》里投了些,其中就以张少投的最多,赚的最多,其余人虽也翻了两三倍,这个收入固然比做实体生意来钱快一些,可总资金却没有那么多。

    这次就想趁着《大宋》上映,再狠狠赚一笔,这样他们手头的资金,就从九七年的大几十万,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翻到两三百万,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不可谓是不高了,有了这些资金,他们后续再想做什么,就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去做了。

    更重要的是,在家族里,或者圈子里,大家再提起他们,都不再是无所事事的二世祖了,而是有了事业的青年才俊。

    为了将《大宋》的版权最大化的孵化出来,这群二世祖们,还聚在一起,开了影视娱乐公司,目前的股东们,除了这群二世祖外,还有于导。

    他们像是突然找到了事业的方向,自然是全力为这次的电影《大宋》做宣传,全部都卖足了力气,通过各自的人脉圈子,搞来了,现在市场上很少有的喷绘机。

    二世祖们齐齐上场,通过各自的人脉关系网,将全国的省会城市和观影的主要城市的公交车广告,全部承包了下来。

    京城以外的城市,因为尚未有过公交车广告的使用,初次尝试的城市公交广告的价格极为低廉,以荆楚省省会城市江城来举例,全城三千辆公交车一个月的车身广告,总广告费用才三万五千块钱,有些省会城市贵一些,也没有超过五万块钱的。

    这比在电视节目上插播广告的价格,也不知道便宜到哪里去,而这个时代,除了少有的大富之家有私家车外,其余人出门,即使不坐公交车,也很难不看到公交车,只要看到穿梭在各个街道的公交车,那么你的眼睛就已经被动的遭受了公交车广告的洗礼。

    全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再加上一些省份的重要城市,总共一起算五十个城市好了,广告费加喷绘机作画宣传费,一个城市五万,十个城市五十万,五十个城市,总宣传费用就是二百五十万,再加上他们在《武侠》等报刊的主流媒体所打的广告,他们总共的宣传费用,大约在两百八十万左右。

    这样的宣传费用,在后世动则几千万上亿的宣传费用面前,自然是不值一提,可在这个还没到二十一世纪的年代,接近三百万的宣传费用,在很多资金不太足的剧组,就已经是一部作品,或一部电视剧的全部投资了。

    这些二世祖们,不可谓不是大手笔。

    就好像一夜之间,全国各大城市,全部都是

    旁边是女主和男主的喷绘照片。

    《大宋当捕头》这本书,因为是大女主文,女主作为绝对的一番,男主也并非原本的展昭人选,反而在改编中,弱化了‘包青天’这个形象,在电影中,基本上都是以武侠与探案为主,最后引出盗贼,探明真相,与男主角一起将案犯追拿归案的一个过程,包拯也只在电影开头和电影的结尾象征的作为背景板出现了一下。

    他们也没有追求什么拿奖,就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适合过年看的合家欢苏爽商业片电影。

    原本是想找江柏来出演男主角的,可今年江柏被他导师推荐,要考研,实在是没时间拍戏了,加上江柏觉得自己钱赚够了,有了房子,又有了铺子,大概是从小受江爸影响,死脑筋的他,还是觉得学习最重要,在解决了温饱这个生存问题后,他从小被灌输的,一切都要为学习让路的想法就战胜了他想要赚钱的欲望,又专心去为考研做准备了。

    最主要的是,拍戏与他而言,只是一个谋生赚钱的手段,机械才是他真正的爱好,在他拍戏那段时间,他带过去的笔记本,每一页都画满了各种机械图纸,他甚至都没有学过画画,纯粹凭借一腔兴趣爱好,做到将每一个细节画的分毫不差。

    没有邀请到江柏,可电影《大宋》系列,当初签约的时候,江柠也是占了百分之十的股份的,所以除了不能参与宣传路演,在电影借住她的名气来宣传电影这件事,她也是没有拒绝的,也因为于导和柠萌的名气,邀请到另外一位现在炙手可热的男演员当男主,一起参与宣传路演。

    这样大规模的宣传,导致整个九九年年底贺岁档,几乎铺天盖地,全部都是《大宋神捕之鹤舞九天》的信息,直接打了今年贺岁档的另外一部《不散不见》的电影团队一个措手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已经订好的宣发计划肯定是不行了,公交车广告已经被《大宋神捕》抢占了先机,《不散不见》的电影团队,在连夜经过商量之后,只好加大宣发资金,在电视、报刊、纸媒这个主要宣传媒体上加大投入。

    《不散不见》本来和原来的《甲乙双方》一样,属于小成本投资的电影,之后不论赚到赚少,都是赚的,现在宣发成本一增加,整个电影的投入成本,也增加了两三百万。

    可是没办法,《大宋神捕》不讲武德,在他们那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他们如果不加大宣发投入,那贺岁档基本上都要成为《大宋神捕》的天下了,他们的电影最多只能跟在后面喝口汤。

    之前和他们同台竞争《白蛇》的时候,电影票房就输了一筹,同年票房排行第二,在九八年的万花电影节中,奖项更是平分秋色,谁知道冤家路窄,这回又撞上了。

    今年最具竞争力的一部电影,应该是星爷的《戏剧之星》,可惜这部电影是在香江上映,大陆的电影市场,主要就是《大宋之鹤舞九天》《不散不见》《妇女男主任》等几部电影上映,可以说,今年的电影市场,基本上没有太过具有竞争力的对手,这样导致,《大宋之鹤舞九天》一上映,就直接席卷了电影市场,横扫今年的贺岁档,没有敌手。

    原本还有些竞争力的《不散不见》,在《大宋》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最终也只沦落到喝汤,《大宋》剧组最终以五千二百多万的票房,成为今年贺岁档票房第一。

    五千两百多万的票房,除去给院线那边和宣发的成本,江柠的百分之十,一共分到了接近三百万的分成。

    这可以说是江柠如今除了《星际机甲》这本书的影视版权外,收到的影视方面最大的一笔收入。

    江柠也没和他们客气,直接将这笔钱,再度投入了股市里。

    自去年519行情到现在,江柠投入在股市里的钱,已经翻了好几番,但她仍然嫌赚的不够多似的,只要是除了连载稿费以外的收入,本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原则,她都通通投入到股市里。

    江柠他们回老家的时候,老家的变化不说是天翻地覆,也确实让许许多多的在外面打工的年轻男女,回到家乡时,第一反应有种,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的错觉。

    明明自己才出去一年,怎么会来都快认不出自己的家乡了?

    首先是船经过距离他们临河大队很近的小岛时,小岛上多出来的一块人造沙滩,沙滩不远处还矗立着几个滑滑梯、数人可以一起摇的秋千、跷跷板等许多儿童设施,人造沙滩就直接对着他们回来的这一边,让所有从外地归家的打工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这座岛上的变化。

    原来只有一座小砖瓦屋的小岛,那岛顶上的小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换成了一座庄园,靠水的边沿的地方,栽种了许许多多的小树,此时正值冬季,他们也看不出那小树是什么树,初次之外,仿佛还移栽了许许多多其它的树苗。

    年轻男女们站在船上,船都开过去很远了,他们还在眺望,并且不时的相互谈论:“那个岛是怎么回事?怎么多了个沙滩?那上面的房子呢?怎么换人了?”

    以前他们也不知道有谁住在那座岛上,就是岛顶端的一个小房子显眼的很。

    江爷爷也在看着,脸上全都是满足的笑意。

    船开过去之后,却不是往许家村的堤坝处行驶,而继续往江家村的方向走。

    坐在乌棚里的年轻人看到,忍不住问船老大:“三哥,船是不是走错了?这是往江家村方向吧?这时候江家村的河水应该降了下去,岸边停靠不了船了吧?”

    河水下降,河滩露出水面,河滩上全是烂泥,船如果搁浅在河滩上,就只能用竹篙撑船,将船撑到水深处,才能继续行船。

    江家村的地势因为比许家村那边要高一些,每到冬季,江家村的河堤距离水面就有一大片露出水面的河滩,是靠不了岸的,这才是他们每年冬天都要从许家村的河堤靠岸回来的原因。

    没想到船老大的老婆,手里拿着个竹篙,注视着河面笑着说:“今年不同唻!你们江家村的江国泰你晓得吧?他把整片河滩都承包了下来,叫人下来挖了河渠,把你们村沙河水通往堤坝的这一段挖通唻!”

    这其实并不是多大的工程,只需在河滩处,再挖一条宽四五米的沟渠,都不需要多长,通往沙河水面就行,沙河的水倒灌入沟渠中,船自然而然就能到达堤坝。

    等他们到了堤坝,才发现,江家村的堤坝与过去的泥土路堤坝也大不相同了,居然全部用水泥浇筑起来,过去烂泥塘一样,上堤坝下堤坝,都只能拽着堤坝上的野蒿,借力,上上下下才不至于滑倒,爬不上来,或直接滑溜下去的羊肠小道,如今全部用水泥浇筑成干净整洁的楼梯,回乡的人,完全不必像过去那样会滑倒,踩着水泥楼梯,直接就上去了。

    江柠和江柏就扶着江爷爷,一步一步的走上楼梯。

    江柏如今名气大的很,回来不仅戴上了帽子,还用围巾将自己的脖子围了一圈又一圈,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饶是如此,还是被人认了出来,一路上,就不停的被人搭话:“哈哈,你是江柏吧?你脸就别藏了,我都认出你了!”

    还有些人是好奇的盯着两兄妹看,目光中透着善意、崇拜和向往。

    不善言辞的江柏就有含蓄的朝他们露出一个笑容。

    虽然堤坝的路,依然不是水泥路,还是过去的雪路,但堤坝两边两米多深的野蒿,已经全部被人砍伐干净,与之相对的,是种植了许许多多的小柳树苗,不光是上面种了柳树苗,下面靠近河圩的岸边,同样种了柳树苗,除了每隔三五十米一颗的柳树苗,还有他们小时候用来当‘红灯笼’玩的‘小辣椒’苗,也没有被砍去,不仅没被砍去,还插了竹竿呈‘井’字型,将这些野生‘小辣椒’保护在其中,从前野蛮生长的藤蔓不再是弯弯的向地面垂落,而是用草绳细心的系在了‘井’字形的竹竿上,让‘小辣椒’的藤蔓可以顺着竹竿,向上生长,每株‘小辣椒’的竹竿上,都挂了牌子。

    也别管江国泰有没有罚款的权利,在这个地界,他说违者罚款五十,也不会有人怀疑他做不到,他做不到,村里一群戴着红袖套的大爷大妈们在巡逻呢,都是村里的长辈,被他们抓到,不交罚款,耳朵都给你拧三圈过来。

    回来的年轻人,看到这一株株被保护起来的‘小辣椒’,有些不解地问老家的长辈们:“大伯,这些小辣椒绑到竹竿干啥?这东西难不成还能吃吗?”

    他们都是从小看着这些东西生长的,他们也都从小就被长辈们耳提面命,说这东西是‘小辣椒’,吃到嘴里很辣的,有毒,不能吃。

    哪怕有小孩子尝试过,发现这东西不能吃,也觉得红艳艳的果子,长得就不太能吃的样子,加上他们这地方蛇多,草丛里到处都是蛇,这些果子上随时都有蛇从上面游过,就更不敢吃了。

    所以从未有人质疑过长辈们的话。

    被问到的大叔笑呵呵地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这可不是什么‘小辣椒’,这是枸杞,枸杞子你们知道吧?”

    就是再无知的人,出去打了几年工,看到厂长、车间主任杯子里泡的枸杞,也知道枸杞是啥了,不由惊讶的叫出声:“什么东西?这是枸杞子?”

    “对啊,这你们都不懂吧?所以说还是要上学,要多读书啊,不读书,谁能想到这遍地都是没人要的玩意儿,会是枸杞子呢?你不晓得,这些野生的枸杞子营养比人工养殖的枸杞子还要高,今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特意来我们这里采摘这野生枸杞,原本说是免费摘的,后来价格涨到五块钱一斤,还有人来买,他们买了也不晒干,就新鲜着吃,那专家都说了,生吃这枸杞子,可以降那个什么……”

    旁边又妇女听不下去了,忙接话说:“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

    “啊对对对。”年龄四五十岁,出去打工也难找到工作,一年到头在家务农的瘦高个男人说:“还有那么什么……”

    旁边的大姐比他机灵多了,记忆力也好多了,说:“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疲劳、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他们也不懂什么叫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反正大概意思是,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让身体少生病。

    这可是好东西啊!

    被这些专家说了后,今年只有一些擅种植的人家种植了枸杞,很多今年没种枸杞的人家,明年开春,也打算种个一亩地两亩地的枸杞子呢!

    江大伯娘他们今年是第一年种,种的枸杞子产量不多,很多都被省农科院和省农业局那边就包圆了,枸杞子的晾干方法实际上非常简单,只需用食用碱破坏枸杞子表皮的腊质,然后放在竹箅子上面晾晒。

    她们晾晒出来的枸杞子,全部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枸杞子,所以颜色可能没有市场上的枸杞子那么好看,而是有些发暗。

    但是这些专家们喜欢啊,农业局的领导们喜欢啊,各家亲戚朋友送一些,说是今年省农业局和农科院的专家们新培育出来的品种,安全无公害,不知道多受欢迎哦。

    江大伯娘光是今年种植的两亩地的枸杞子,就有三四千块钱的净利润呢,更别说她今年还有茶叶和开小饭馆和旅社挣的钱,今年她和两个儿媳妇,没出门,只在家,一年挣得就有小两万块钱,其中茶叶是大头。

    这还是因为茶叶和枸杞都是头一年种植,产量不高的缘故,等再过个三五年,枸杞子到了结果的黄金期,一年光是枸杞子的收入,估计都有近小一万块钱。

    这个收入,都快赶上江大伯带三个儿子,在外面给人建房,一年挣的钱了。

    他们今年的茶叶都没有单卖的,茶叶采摘完后,统一送到江国泰在山下开的茶叶初制加工厂,进行统一加工和包装,但送到江国泰那里的茶叶,也是按质量来定价的。

    这时候,好的茶地,和背阴的茶地的区别就出来了,同样是火炉山的茶叶,向阳的茶地生长出来的茶叶,普遍要比山谷和背阴处的茶地生长的茶叶收购价格要高一些,同时,茶叶采摘也会影响价格。

    这世上永远不缺少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家茶地产的茶叶,在采摘的时候,将老叶子也摘进嫩芽的茶叶里面,以为混在里面,别人就看不出来,还有更过分的,将茶叶果子,掺杂在里面,还有往里面掺碎石子和在竹篓下面垫一块砖头的,以此来给茶叶增重。

    这简直就把别人的智商往地上踩。

    江国泰从不惯着这些人,一旦发现在茶叶里面掺石子的,全部不要,掺了茶叶果子的,让他们将茶叶果子挑干净了再送来,送来的茶叶,哪怕原本茶叶质量再好,也不会用高质量茶叶的收购价格来收购了,而是放到次一品的茶叶里。

    包括掺杂了老茶树叶子的茶叶也是一样。

    这下子,直接让那些送茶叶到江国泰的茶叶加工厂的人傻了眼,还有想闹的,都不需要江国泰自己动手,老村长就带人将那些闹事的收拾了。

    闹事的人,他们的茶叶江国泰也不收了,那些人就自己带回去炒制,自己卖。

    当地人,几乎没有不会炒茶的,不过是手法和火候不同,造成的茶叶口感差异而已。

    他们以为自己炒制,就能自己定价,肯定比送到江国泰的茶叶初制加工厂更合算,却没想到,他们炒出来的茶叶,全部都是散装茶,没有经过精心的包装,根本卖不上价。

    江国泰花了那么多钱打广告,修家乡的水陆设施,难不成是为了贱卖‘五公茶’的吗?‘五公茶’的广告都打到央视去了,连京城中央的人,都在喝‘五公茶’,连市委的领导们都在喝‘五公茶’,五公茶的咖位已经抬上去了,江国泰就不会轻易让它掉下来。

    是以今年产的最好的一批明前茶,都不是用来卖的,全部被包装的无比的精美和高大上,用来送人的。

    如此,他茶叶加工厂里的茶叶价格自然要比普通市场上的要贵上很多,可那些茶商们,就是要这些包装精美的,领导们都在喝的‘五公茶’,哪怕市场上有散装的,茶商们也知道,这些是当地五公山产的‘五公茶’,他们也不要,他们就要已经打出名气,带着‘五公茶’LOGO的茶叶。

    于是,那些想要占便宜又没有占到,只能自己散卖的人家,就只能低价卖给过来游玩的游客。

    游客们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喝的,一类是送人的,只要是送人的,或者是想自己带回去装B要点面子的,通通买带‘五公茶’LOGO的包装精美的茶叶,只有喜欢喝茶,又囊中羞涩的游客,才会考虑买市面上的散装茶叶。

    不过,不论赚多赚少,今年家家户户都可以过个肥年,这是肯定的。

    这些打工回来,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干了一年,也只能挣个五六千块钱,就这,都是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这才带回来这么多,回来一听说,老家光是山上茶地的收入,少的都有小一万块,多的一万五两万的都有,都惊呆了。

    他们这才出去一年,怎么就跟出去了大半生一样?

    江爷爷一双眼睛也跟看不够似的,一路上听着别人介绍家乡,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不时的停下来眺望一下一望无际的冬季已经枯萎的残荷,和紧挨着河滩的大片的农田。

    那些农田,很多周围都围了尼龙网,养着河蟹和小龙虾。

    今年许多养小龙虾的人家,挣得也不少,虽还发不了财,但对于他们这些年龄稍大,出去打工已经没有竞争力,甚至没人要,一年到头就靠田地里那点收成吃饭,挣不到什么钱的人来说,这些钱,已经是他们过去想也不敢想自己能挣到的钱了。

    比出去打工的人挣的还多哩!

    他们一路踩着积雪,往江家村走。

    往年每到年底,那一望无际的河滩上,全是挖野生莲藕的人,今年却一个挖莲藕的人都没了。

    他们问村里长辈,村里长辈们,马上肃着面容说:“什么野生莲藕?这河滩的野生莲藕去年一场洪水,全淹的连根都烂没了,哪里还有什么野生莲藕?现在这河滩上的莲藕,全是国泰一个人花大价钱,请了这十里八乡的人,今年三四月份人工种植的!”他指着这一大片的河滩:“这块现在全部被国泰一个人承包了,种的全是红莲,那红莲盛开的时候,美的呀,连央视的电视剧都来我们这里取景了,你们晓得吧?”

    年轻人们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白蛇修仙传》是在暑假上午播放,下午重播的,这个时间段,都是他们在厂里打工,哪里有时间给他们看电视?偶尔有假,年轻男女们也都想要处对象,约着出去逛逛街,吃点好吃的,谁还会在上午下午那个时间点,找地方看电视啊。

    不过他们也是听说了这个电视剧的,只是不知道这部剧里穿插的为五公山和五公茶打了广告,毕竟都是穿插的毫无广告痕迹的软广,不是硬广,厂里有看过电视剧的,也不知道五公山就是他们的老家,自然也不会跟他们说。

    他们会知道,也只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太火了,还是江柏主演的,他们多多少少瞄过几眼。

    村里长辈们说:“现在这片河滩,成了我们临河大队的景区了,这莲花才刚种下去一年,不光不能去挖藕,以后连荷叶荷花都不能随意采摘了,不然伤藕!”

    这人工种植的,到底不如以前野生的莲藕生长的旺盛,花开的面积更广,这里要彻底恢复过来,没有个三四年,五六年,估计是别想。

    等他们到了村口,就在村口的大队部旁边,见到了一栋外面全部贴着红色瓷砖,外表看上去比村里很多人家的平房还要大,建造的还要豪华的房子,不由好奇地问:“那是谁家的房子?怎么建在大队部的旁边?”

    按道理说,那块地可不是宅基地啊。

    听到年轻人说话大叔大婶们,闻言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挺着胸膛带着些自豪和炫耀大声地说:“哎哟~,那可不是什么人家的房子,那是我们村的公共厕所!”

    第238章

    238

    年轻人们全都瞪大了双眼,

    拿着那栋修建的精致又古色古香,甚至旁边还有一丛细竹的建筑,有些不敢置信地惊呼:“公共厕所?您跟我开玩笑呢吧?这……这么好的房子你说是……”

    “哎,

    我就知道你不相信,

    不信你去看一下嘛!”村里的大婶们笑的骄傲又得意。

    年轻人们半信半疑的走到公共厕所前,想要进去,

    却被坐在厕所门口的老太太给拦住了。

    老太太是大房的孤寡老人,一见年轻人回来,脸上笑容就绽开了,驼着背笑着说:“这不是大胜子吗?大胜子回来啦?”老太太笑呵呵的抽出两张粗糙的足以硌屁屁的卫生纸,问他:“要纸不?要纸两毛,

    不要纸一毛。”

    原本不要纸是五分的,现在五分钱用的越发少了,

    他们去镇子上卖东西,五分钱的硬币人家都开始不收了,

    只能拿到银行去换,渐渐的村里用五分钱硬币的也少了。

    平时没这么贵的,这不是年底过年了吗?这群年轻人们挣了钱回来可嘚瑟了,男孩子有小半都是往赌桌上送的,又好面子的很,

    花个一毛两毛的上个好厕所,

    都可愿意了。

    可刚回来的年轻人,

    却倒吸一口凉气,

    惊叫道:“上个破厕所还要两毛钱?”

    老太太不乐意了:“你个龟儿子,

    纸不要钱啊?赌桌上的钱不是钱,

    上厕所收你两毛钱还给你纸呢,这还嚷嚷上了!”

    老太太嗓门大的,

    喊的年轻人羞窘着脸,有些下不来台,忙掏了五毛钱递过去,说:“我不要纸!”

    老太太找了他四毛钱,片刻后,年轻人从公共厕所里走出来了,夸张地对因为要交钱,而止步在厕所外面的人惊叹道:“我滴乖乖,这哪里是厕所?里面比你用舌头舔过了还干净!”

    被他一起回来的女孩子一顿锤:“江大胜你会不会说话?你才用舌头去舔过了!”

    “真的!不骗你!不信你自己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旁边的老太太听到就笑的骄傲地说:“那可不是咋地?三奶奶我天天打扫,哪个小王八犊子敢把厕所弄脏,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公共厕所就建在大队部旁边的沟渠边上,不论是洗扫把,还是洗拖把,都方便的很,沟渠的水还是流动的,常年的上游的水往下游流,不怕拖把将沟渠里的水给弄脏了。

    女孩子们见这栋看着比很多人家的房子建的还要豪华漂亮的房子,居然真的是厕所,不由频频侧目,惊叹地说:“居然真的是厕所啊?谁这么有钱,居然话这么多钱,建这么大一公共厕所?”

    村里婶子和大叔们就笑道:“你也不想想你国泰叔现在多有钱!整个河滩和五公山都给他承包了,还有你们回来时看到的那个河边岛,你们瞧见了吧?也是你国泰叔叔的,你国泰叔叔现在在我们这地,可是这个!”

    说话的人竖起一根大拇指,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旁边婶子接着说:“不光这厕所是你国泰叔专门修给那些外地游客用的,就这十里八乡的水泥路,都全是他修的呢,你瞅瞅我们村的路!”

    年轻人们这才注意到脚下的路,不光是通往村子里的路,全部都浇筑成了水泥的,就连横向的往许家村方向的路,都全部是水泥的。

    因为是江国泰自己的修路团队修的路,没有人从中间中饱私囊贪污,或者说,即使是贪也贪的极少,这条水泥路修的极其扎实,路宽有四五米,可以供两辆车同时交汇而过。

    前世江国泰没有拿到中间那个沙厂,从邻市到许家村的这段路,自然不是江国泰修的,毕竟那已经不属于临河大队范围了,甚至都不算水埠镇和吴城县范围,而是属于邻市邻县的地区范围。

    江国泰修的只有自己临河大队到隔壁石涧乡乡镇府的那条路。

    他们在这河对岸,山里面,因为交通不便,那时候承包修路的人,只在从邻市开往这沙河以南的开头处,修了大约两里路的四米宽水泥路,等到了里面,就窄到只有一辆车可以走,过年车子会车,就只能一辆车倒车倒入田埂上,等这辆车过去了,田埂上的车再开上水泥路,继续走,每到过年,他们这地经常一堵就是四五个小时,前面的人走不了,后面的人退不出去。

    后来路太窄了,实在没办法,就有人举报到市里了,说修路的钱全部被贪污了,这才有了原本承包水泥路的人,又过来加宽一米,这才勉强可以借着田埂和偶尔的土路,稍稍通行了些,算是勉强能走。

    这就导致,原本应该往邻市方向的车,因为到邻市的路太窄,邻市邻县这一条道上的人,都不愿意往邻市方向走,全部往江家村到石涧乡的方向走,只因这条路是江国泰私人为家乡修建的,更宽敞,路不堵。

    往这个方向的人多了,临河大队到石涧乡这条路的经济状态,自然也要比里面往邻市方向的那条道路上的经济更好一些。

    这也是前世临河大队包括石涧乡的人,都那么感激江国泰的原因之一。

    见年轻人又望着自己脚下的水泥路,村里的大爷大妈们脸上的笑容比这冬日里的暖阳还要灿烂,说:“你看到了吧?我们江家村,可是十里八乡第一个全部通了水泥路的村子,等你到了村上头你就晓得了,村里现在都见不到泥土路,这水泥路一路修到了山上,等你年三十那天祭祖,以前一脚踩下去,全是黄泥巴土,泥土甩的半身都是泥点子,现在好了,黄泥巴路现在全都铺上了水泥,再也没有过去的黄泥啦!”

    他们这些常年与山林打交道的人,感受更为明显。

    秋季,他们是要上山砍草砍柴的,以前砍得草,都是晾晒在山上,每次挑上挑下都特别难,现在砍完了,就顺便铺在了水泥路上,水泥路没有草丛树木遮阳,水泥路又吸热,砍过的茅草铺晒在水泥路上,到了傍晚就能轻一大半,再用牛车拖着板车拉着带回家,半点不吃力,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只能用人力挑担子,吭哧吭哧的挑回去了。

    还有很多种了水稻的人家,稻场不够用,往年都是两家甚至兄弟好几个用一个稻场,你家用半边,我家用半边。


如果您喜欢,请把《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方便以后阅读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8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81章并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