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汤,咱们就该出去走走。”
张春花瞪她一眼,这熊孩子,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
门口朱管家送东西来,有些愣住了。
难道是他们会错意,张娘子几乎等于豁出自己的命救国公爷,不是深爱,而是报答恩情。
国公爷以前帮助张娘子时,也一直都说是报答恩情。
这年头,报答恩情都流行拉扯模式了吗?
好家伙,是他朱全不懂爱,还是现在的爱不一样。
他反正有些郁闷地将东西放在门口,转身离去了。
张彩霞给娘穿上棉鞋,套上棉袄,这才让她下地,走到门口发现十几个鸡蛋。
不用猜都是国公爷派人送来的,她们搬到了新建的房子里住。
这房子很扎实,地基稳,房梁很粗,人住进去特别踏实。
娘说,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她也是这样想,可惜她们刚刚安稳下来的小铺子,现在没了。
娘租了一年,房子倒了,房东要是不重新盖房子,真亏……
不过,自家亏的是租金,房东亏了房子。
ε=(07ο`*)))唉
“春花姐,你今天气色很好。”
“张婶,你变漂亮了。”
“大妹子,你真有福,闺女听话,儿子儿媳妇孝顺。”
这些日子,大家都熟悉了,对彼此的情况了解得多一些。
张春花在旁人眼中,就是幸福满满。
周正河是过了两天从旁人口中,才得知娘为了救国公爷放了一盆血,快死了。
吓得他魂飞魄散地赶过来,才晓得是一碗半血,娘也不会死。
后面每天,他早晚都要抽时间来看看娘这才放心。
杜大妮也是一样,他们夫妻两个人在这场救灾中,一把子力气,一点没留。
张春花对周正河态度改变的那天,是他跪在地上说,娘我救了十九个人了。
等我救满二十个,你能不能原谅我?
从那一刻起,她相信这个重生的儿子,是真的在悔改。
这一场天灾,改变了很多人。
晚上,他们两口子再次过来时,张春花提出来要回灵台县。
“我在这里,只会给人添麻烦。”
“咱家带来的驴车还有一辆,咱们挤一挤,能坐得下。”
“现在上面派了足够的人手,咱们这些散装的,可以走了。”
周正河有些担心,“娘,你现在的身体,赶远路,我真不放心。”
“你再养几天,咱们回去不着急。”
杜大妮也是这意思,“娘,正河说得对,你这身体弱。”
“咱们等个三五天再走,也来得及回去过年。”
她以为娘急着回去过年,他们也没有打算在这里过年。
“不行,明天就走。我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再待下去,就是给人家添麻烦。”张春花恨不得马上就走。
女儿都能问出那样的话,说明外面误会的人有很多很多。
她这样的身份,哪里能让国公爷蒙羞。
“就听娘的吧,咱们路上慢一些。”
“我去跟巧珍姨他们说。”张彩云看出了娘的想法。
“那行吧,咱们慢慢走。”周正河见娘坚持,只能妥协。
赵巧珍一听要走,不一会就赶过来。
“姐,你是不是听到传闻了?”
“你要不要等等再走,我看那个国公爷人不错。”
“你要真是嫁给他,往后日子也好过。你都愿意折寿二十年,现在还怕啥?”赵巧珍一直都没好意思问。
现在她忍不住问出来,以国公爷的身份,他肯定要回京城,春花姐在这个时候回家,那往后再见面的机会,等于就没了。
张春花直接被吓傻了,“你怎么知道二十年?”
她当时明明看了,周围没有人,所以才敢对菩萨说出那样的话。
“咳咳,那什么!你当时对神佛发誓时,第三帐篷的牛娃子正在拉屎。”
“再加上你给国公爷放血,大家都说你豁出命爱国公爷。”
“虽然身份不匹配,但是让人感动。国公爷现在身体里流着你的血,你们就该在一起。”赵巧珍见春花姐不知道,就赶紧仔细地说下。
张春花囧了,“照你的说法,那国公爷身体里也有狗蛋的血。”
“这简单,要是国公爷不嫌弃,让我们家狗蛋认他做干爹。”
“你做干娘,这个事情,我同意,我没问题。”赵巧珍不是要好姐姐攀附国公爷。
而是她真觉得国公爷是个大好官,春花姐更是世上最好的人,这两好变一好,就是大好事。
“你们都误会了,我不是……”
“再说我一个和离生过五个孩子的乡下女人,不敢不配也不能哪能跟国公爷扯上这样的谣言。”
“想一下都是罪过,你可别再说。”张春花是真不敢肖想。
她解释得再多,估计旁人都不会相信。
终究是她连累了国公爷的名声,真是该死。
“好好好,我不说,我们明天就回家。”赵巧珍看春花姐这样自卑,很不开心,很难过。
人与人之间这该死的身份,什么时候能变一变?
╮(╯﹏╰)╭
不开心,一点点都不开心。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行人离开,避免打扰,张春花让周子煜写了一封简短的告别信。
这封信,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直到青山去送东西,没找到人,找了一圈子,才发现这封信。
飞双得知外面的传言,捂着嘴,“国公爷,真不是我说的。”
“我是听见了,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您。”
“张娘子肯定是被外面的谣言影响,所以……”
傅瑾奕握着信,皱着眉头,到底是没说任何话,让人都退下。
他现在重中之重是灾区重建,抓大老虎,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虽然身体没有恢复,他把住大方向。
张春花一行人回到灵台县时,直接被震惊,因为受损的房子全部都修葺完毕,街道上人来人往。
年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动,这就是最简单却又最重要的幸福。
第九十五章
房子被人占了
“咱们段县令真是好,有这样的县太爷,我们真是烧了高香。”赵巧珍没想到铁匠铺好好的。
春花姐的铺子也被修好,甚至牌匾都挂上去。
县太爷不是只对他们好,是整条街所有铺子都修好了。
“娘,我们还有家。”
“真是太好了!我下次见到县太爷,一定给他重重地磕头。”张彩霞路上一直都在想。
他们回县城后,住在哪里,她不想回石塘村,不想看见三哥,也不想听别人嘴里说爹娘的事情。
而且那些人还会暗戳戳地说娘坏话,死不承认,脸皮特别厚的那种。
“春花姐,有正河跟大妮,那我就不操心你。”
“我们也得回去好好洗一洗,休息下。”赵巧珍看着儿子的脸,脑子里已经想出十几个菜谱,她要给孩子好好补一补。
“嗯,你们快去吧,明天也不用过来,咱们铺子年前不开了。”
“好好过个年,年后再说。”张春花让他们不要操心。
她觉得自己都好了,秋神医给的补血汤药,效果真心不错。
“姐,那我就听你的。”赵巧珍也没有坚持,现在挣钱都是最小的事情。
“张娘子,你们回来了!”
“听说你们去府城救灾了,真是了不起。县衙那边有一些桌椅床等生活品,每家每户都可以去领。”隔壁店铺的老板娘很是热情。
她嗓门很大,这样一喊,很多人都过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府城的情况,说实话,大家都是受过灾的老百姓,对同胞很是关心。
“对不住大家伙,我娘身体不好。”
“过几天再说,感谢大家关心,也请大家放心,那边有国公爷,一切都很好。”周正河站出来,让媳妇儿跟妹妹,先将娘送到屋子里。
他去县衙领物资,被褥什么的,再去买一些。
他们从家里走时,一些碎银子缝在棉袄里,现在还在。
一文钱都没花,现在拿出来给娘妹妹们买东西,他很乐意。
段县令想得非常周到,召集了一些工匠们,修房子,修家具。
有些百姓家具损坏得太厉害,就用那些木头,再加上新砍的木头,做一些简单家具,让大家伙先用着。
尤其是床,天气这么冷,不能让老百姓睡在地上。
至于被褥,米面粮油木炭等生活必需品,谁也不能涨价。
哪个商铺要是敢抬高物价,他立刻就带着衙役们上门。
第一次警告退款,第二次直接就抓起来。
就这样,整个灵台县在最短时间内,老百姓恢复了正常生活。
张春花睡在软和的被褥里,吃上了鸡汤面,满脸笑意,“你们几个也都累坏了,都一起吃。”
“娘有银子,别舍不得吃。”
“大妮,你跟正河两明天回村去看看。”
现在冬天,地里没啥,但是老家房子,还有一些家禽,她还是挂着的。
尤其是周大根跟周正山,他们要是抢了房子,老二两口子就没地方住了。
周正河以为娘挂着三弟,他有些不高兴地说,“娘,就算村子里有你挂着的人,也不要赶我们走。”
“今年过年,就让我跟你一起过,行不行?”
张春花看着他,“我挂着谁?你三弟吗?他就是死了也活该。”
周正河听娘这样说,还是有点不相信,“娘,你嘴上说他死了也活该,都是反话。”
他前世不是个东西,大哥跟三弟更不是个东西。
尤其是三弟,考中秀才有什么用,再也没有回家过。
要说娘最疼的是大哥,花银子最多的是三弟……
他当然没有怪娘的意思,就是委屈,娘为啥还要挂这三弟。
张春花翻白眼,“周正河,你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我说什么反话。”
“周大根跟周正山没地方去,肯定会回村。你们回去给我守住房子。”
“他们吃了鸡鸭鹅什么的你得要钱,懂不懂?”
真是不说清楚,不骂一顿,他就不快活。
本来想着他表现好,少骂一些,但是一点都不行。
周正河嘿嘿傻笑着,“娘,我脑子就是笨,你跟我说清楚,我就晓得了。”
“那我现在就回去,将他们跟三弟全部都赶出去。”
被骂了一顿,心里真舒服。
娘平等地对待他们每一个,这就对味。
“你吃完饭再回去吧,这面条下一顿吃就不香。”
“要不然一会给大黑它们吃,我听到叫声了。”张春花瞪着他,贱骨头。
人就是这样,对他们好的时候不珍惜,凶的时候反而觉得爽。
“我吃一半,给它们一半。保证不会剩,让大妮留下来照顾你们,我一个人回村。”周正河高兴得嘴角都压不住。
娘的关心,他是听出来了。
只能说,张春花太清楚周家父子是什么样的人。
周正河回村时,就被周足金拉到一边,“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你可不能怪我爹,他就算是村长,也挡不住你爹住你家。”
“还有你摆脱我们养的鸡鸭鹅,都没了。全部都被你爹杀了吃,还有的好像卖了。”
周正河气得握紧拳头,“那老混蛋在哪里?周正山跟周正海是不是一起吃的?”
“那还用说,他们三个每天吃得嘴巴冒油。”
“我们家都没这样的好日子,哎!你等等,你一个人打不过他们。”周足金想要拉住周正河,不要去打架。
可惜,没有用,他还是回家抓点南瓜子,一边看一边嗑嗑。
他们家这三兄弟,现在也就周正河能看,其他两个真是一点没变,还是那一副死样子,让人讨厌。
周正河刚到院子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是炖鸡。
他先摸到柴房,将柴刀找到,他脑子比以前聪明一些,不再傻乎乎地大喊大叫。
在厨房看着火的人是周正海,他沦落到干活,真是不容易啊。
周正河冷笑着,他的好三弟原来会烧火。
“这鸡汤什么时候好呀?”他压低声音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