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就短短三句话,还让人有些不明就里,但是它说话了啊!
这究竟是什么神仙手段?!!
当时的各种混乱和猜测就不多说了,各地引起的恐慌也不少,但接连好些时日,这什么天幕都再没动静发生,渐渐地,部分人的心里就不免生出了点儿其他心思......于是一时间,在继混乱和恐慌之后,许多流言也逐渐冒出了头。
——这是不是上天示警?!
嬴政所作所为,倒行逆施,这是上天要给予神罚啊!
这一部分人的心思愈发蠢蠢欲动起来。
甭管这些流言猜测究竟是从哪边传来的。
但毫无疑问,此正中心窝。
那关中之地,咸阳宫内,手握生杀大权的暴君实难撼动,可此时岂不是个可得以利用的好时机?
秦始皇这明明是不得天授!
一定是!
比之秦国此时的动荡,在另一个时空的公元前126年,让刘彻发愁的可不是天幕。
尽管天幕的出现,确实也让刘彻惊了好些日子,但这时候的汉朝已定,刘彻叉着腰想来想去,最让他烦心的还是北边的匈奴。
四年前,汉军四路出击,只有卫青带领的一路汉军取得了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甚至直入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杀匈奴七百余人,两年前,又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杀匈奴数千人。
然而一年前,匈奴大举入侵上谷和渔阳,又攻破辽西,最终劫掠汉地百姓两千余人,实属犯我汉朝国威!
刘彻派卫青进攻匈奴盘踞地,卫青率大军迂回侧击,西绕匈奴军后方进攻并迅速攻占高阙,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在切断匈奴驻地同单于王庭的联系后,又率精骑飞兵南下,形成包围圈,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这之后,刘彻还在此修筑了朔方城,并设置了朔方郡以及五原郡,且将内地十万人迁徙到了两地定居。
除此之外,刘彻还下令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以及沿河的防御工事等。
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但刘彻还是不满,或者说是不满足。
汉朝苦匈奴久矣。
刘彻更是“苦中之苦”!
他想把匈奴王庭踩在脚下。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刚继位那些年没办法,精力旺盛到只能拿狗熊和野猪撒气,现在上头终于没有压着他的人了,刘彻的矛头总算能对准匈奴了,怎能甘心就止步于此!
但往北往西走,那是匈奴人的地盘。
汉朝的手还伸不过去。
不过西北地,却也并不只有匈奴人。
这天早朝,议题又转到了匈奴这边来。
刘彻听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想法又在蠢蠢欲动。
这种想法在十几年前就冒出来过,并被他付诸过行动。
然而十几年过去,现在却什么消息都没有。
显而易见,这个被他付诸过行动的想法失败了。
但失败不等同于失效。
也许可以从头再来过——
“不可,陛下!”
这念头出来,被多数人不认可。
虽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再派人出使西域,又是个未知,且耗时又不知多久,他们与匈奴之间的矛盾已经至此,等着联系上西域被匈奴赶走的其他部落,再去东西夹击匈奴,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这个道理,刘彻自然也懂。
但不甘心啊。
十几年前那个使臣了无音讯。
可能是死在半路上了,也可能是被匈奴捕获,死在匈奴刀剑之下,更或者是,臣服于匈奴统治......
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刘彻和众多大臣的心里,十几年过去,那个被委以重任的使臣,总不可能再出现在他们眼前。
然而此时的未央宫之外,距离长安城还有十几里的地方,一行三人,已然踏上了这片土地。
第2章
这绝对是神迹吧!
与先前那次不同,这次天幕不仅有声音,竟然还有画面。
比之画布上的颜料还要鲜艳真实,不不,那仿佛就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一样,只是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画面。
还有声音。
那天幕之上发出的声音,其上说出的话,虽同他们的语言有所出入,可听入耳中,却又完全能懂其言语中的意思。
这岂不是神鬼莫测的手段?!
但......史记?
知道这本书的历朝众人不由得想,天幕口中的“《史记》这本书”,是他们所知道的那本书吗?
“史记?哪本书?”
刘彻问周遭大臣,大臣们均摇了摇头。
“从未听说过此书。”
“史记,史书?”
“约莫是记载历史的书册罢。”
历朝众人或惊或疑,天幕声音却仍在继续——
说到这里,天幕话音一转:
谁?
张骞严选?张骞?
这个名字为什么如此耳熟?
刘彻骤然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就蓦地一怔。
主要是其中两个字一过耳,就倏然掠过一种熟悉感。
再看其他大臣,有些也是一脸的犹疑不定。
“陛下,这张骞......”
“张......张骞?!”
堂邑父吃了一惊,转头看向身侧手持符节的中年男人,语气又惊又结巴:“大......大人,这天幕可是说的您?!”
“这莫不是大人您的名讳?!”
不怪堂邑父一连发出这么多疑问,就连张骞霎时从天幕之上听到那四个字之时,也被其中两个字惊了一跳。
一行三人,连赶路的脚步都不由得停了。
但下一瞬,张骞又不由得招呼人继续赶路。
“先走,不要停。”
张骞张了张嘴,抬眸眺望远方。
口中两个字萦绕许久,每每想起,依旧是抑制不住胸中激荡。
万千思绪汇作一团,万般情思缠绕涌动,不过是化成同样的两个字——
“长安......”
“近在眼前了。”
葡萄,石榴,芝麻......胡琴,琵琶......汗血宝马。
天幕每说一件事物,其画面之中便出现了相应的图示。
“快!召画师来!快给朕记下来!”
“还有天幕说的这些话,也要统统记下来!”
虽暂时不知这天幕究竟意欲何为,但这些东西,尤其是那什么汗血宝马,如此神骏非常,着实是叫人看着眼热。
嬴政的心鼓荡着。
这天幕来得莫名,说的话也莫名,但显而易见,眼下这天幕之上的内容决计不能忽视过去。
当然,也不可能忽视过去。
毕竟这天幕引起的动荡,嬴政可颇有微词。
即便他已派人去管理镇压,可在他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又着手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之际,天幕骤然出现,嬴政这心里,还是不由得产生了些许波澜,除了多多少少有些惊疑之外,也同样难免会觉得,这其中是否真的有什么关联。
也因此这些时日,他比任何人都要关注天幕的动静。
现下天幕终于开口说话,其上画面更是前所未见,这简直......简直让人心惊心悸。
“是了!张骞!”
御使大夫公孙弘骤然开口:“回陛下!十几年前那位西行的使臣,就叫张骞啊!”
“甘泉宫,天幕提到了甘泉宫!”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吗?”
“奉命出使西域的使团确实是从甘泉宫出发的......”
对,张骞。
刘彻怎么可能忘记。
甘泉宫内,他亲自将象征着授权的符节交给了张骞。
那时候张骞还是个侍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