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十几年过去,当初的使团西行之后了无音讯,踪迹全无,刘彻想当然的以为,这些人,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不止是他,恐怕朝内的诸多大臣都是如此想法。
更有甚者,都不知道“张骞”是谁。
刘彻来回走了两三步,突然顿住:“算算,现在是张骞西行的第十几年!”
太史令司马谈很快算出来——
“回陛下,现在正好是张骞西行的第十三年!”
“汉武帝?”
刘彻呼吸一滞,眸光闪动。
“陛下,这是......这天幕可是在说我朝?”
“这明显就是在说我朝之事了!”
“这《史记》,难道记载的是我汉朝之事?”
汉朝众大臣面面相觑。
还有这天幕,可是明晃晃提到了他们陛下的名讳。
就连这谥号......咳,这是谥号吧。
“武帝”。
这可真是......
“汉武帝?”
嬴政倏然皱起眉,这“汉”之一字何来?
还有这“刘”姓......
啧。
提起“匈奴”,刘彻的脸色就沉了下去。
哼。
匈奴人。
不过......
刘彻转而摸了摸下巴,心想,他现在也很年轻。
“秦、末、汉、初。”
嬴政一字一顿念出这四个字,脸色不可谓不精彩。
“李斯,你当这是什么意思?”
李斯垂头不敢言语。
“王绾?冯劫?”
“陛下,这......”
这谁敢说?
统一六国才多久,正是踌躇满志之际,怎么就来了个“秦末汉初”?
这什么汉朝,竟是继秦国之后?!
“继续听,仔细记。”
嬴政深吸口气,信息太少,还是只能先继续听下去。
这时候,天幕画面一变,出现了一张地形图。
其上山川走势无不清晰,赫然展现在历朝众人面前——
犹如高空俯瞰般的视觉和视角冲击,让无数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怎会有如此清晰的地形图?!”
“简直是栩栩如生......”
“这是什么地方?”
“不对,先记,赶紧记下来才是!”
“快画下来!”
刘彻愕然又震惊地张大了嘴,回过神来,恨不得撸起袖子自己上!
这绝对是神迹吧!
第3章
这b班谁爱上谁上
随着天幕声音的继续响起,偌大范围的地形图开始迅速朝着一个地方迅速缩小,那被规划出来的地形犹如一支如意。
“哎哎,还没画完。”
“这支如意是叫甘肃省?”
“这变化得也太快了......”
天幕听不到,天幕才不管。
天幕继续说:
天幕之上,这条通道的位置也随话音被标注了出来。
必经之路,黄金通道。
刘彻呼吸都重了。
他们知道这条通道,西渡黄河,这里,就可以通往西域。
然而从未见过全貌。
也从不知道,原来这条通道竟如此重要!
可现下这条通道......
“距今2100年前?”
刘彻念出这几个关键字眼,身前大臣终于也尽皆反应过来。
“距今......那岂不是这天幕之上,正在发出声响之人......是距离我们2100年后的......后人?”
“2100年啊。”有人不由得叹息道。
有人不禁遥望天幕:“2100年的后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竟能有如此手段吗?”
不止是汉朝,在平行时空中的其他朝代,也都下意识根据这个时间点来演算起来。
汉武帝,汉朝五代皇帝之后,六十几年的时光......
其他平行时空的汉朝,在刘彻继位之前,根据这么一些关键字眼来推算一下,大概率也是大差不差的。
就是到了嬴政这里:==
已知汉朝是在秦之后,但这是在秦多久之后?
所以这2100年的后世,又是距离秦多久的后世?
嬴政的心情很不虞。
啧。
非常不虞。
刘彻:“?”
虽然最后那句没听太懂,但天幕这略带调侃的语气,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是您!大人,天幕说的是您啊!”
堂邑父抑制不住激动:“后世......后世记得您,大人......”
才说几句,就已哽咽。
十三年,也不止是张骞的十三年,还是堂邑父的十三年。
他们真真切切走过这十三年,其中心酸与波折,煎熬与忐忑,真的无法用言语与外人道也。
那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能苟活下来已是万幸,谁承想,竟能被后人如此铭记吗?
张骞也是喉头颤动,说不出话来。
他拍了拍堂邑父肩膀,又拉过匈奴妻子的手,也安抚般拍了拍。
再开口,依旧是那句——
“快了,我们,快到长安了。”
天幕话锋一转,画面之上再次放出一张地形图。
画面之中的扁都口草木丰盛,水源充足,牛羊成群,自是满满的生机勃勃,然而画面又一转,便从葱郁山林来到了茫茫戈壁之中,风沙铺天盖地,荒漠寂寥,人烟无处可见,只有危险无处不在。
这前后对比太明显,差距也太大,看得人不由得一怔。
对于生活在中原腹地的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是没见过戈壁荒漠的。
所以也想象不出,若当真行走在其中,该是多么荒芜又无处所依的心情?
单是这样看着,都叫人心生无限惆怅的思绪。
刘彻表情微微触动。
尽管他早就想过西行之路必定艰险,可眼前出现的这一幕,还是叫刘彻不由得怔然。
——这样艰险的环境,难怪使团在西行之后便了无音讯,再无消息。
十三年,张骞当真能回来?
那使团之中,又能剩下多少人?
果然,还是被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