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明孟朝朱万贾 本章:第44章

    朱易,他让你做他手里的刀。

    朱易这般轻轻对自己说。

    即便做一把刀,也比做虞家人的傀儡强。

    第158章

    “朕还有一事问你。”

    朱易垂着头,心里已知道圣人想问的是什么。

    该瞒的瞒不住,这才是他索要免死金牌的用意所在。

    “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用了什么办法让朕的妹妹决定帮助自己的母国?”

    朱易苦笑,“圣上可知,今日的公主已经不是当初的公主了。”他将当年诸事和盘托出,赌的是圣人的一颗仁心。

    “下官自知与虞将军犯下欺君大罪,故而向圣人求一免死金牌,若圣人因此怪罪下来,臣愿与虞将军共担罪责!”

    圣人喃喃自语,“原来如此。“随即话锋一转,直中要害,“朱易啊朱易,事到如今,你还在做局想栽给虞凤稚一个罪名,原来你不说,是怕供出自己,现在你说出来,是因为有了免死金牌。虞凤稚此刻在外卖命杀敌,你却在此挑拨君臣关系,其心可诛!”

    朱易此刻竟也神色坦然,举止从容,“下官在圣人面前不说一句假话,虞将军的功是功,过是过,只看这一遭他的功是否能抵住过了,依下官看来,虞将军未必希望初月姑娘回京,还要劳烦宫中的暗卫接应了。”

    李禄的目光直到此刻才真正落在眼前的朱易身上,第一次将这个容色姣好的年轻男子当做了一个真正胸有丘壑的谋士。

    听说他才是当年殿试的第一名。

    先帝一手扶持的周茂生已经死了,琼林宴最风光的榜眼现在依然在一方小镇外放,那一群恩科进士,如今真正能用的,竟只有眼前一人。

    他是皇子的时候,恭恭敬敬举步维艰,踩着多少人的血走到现在,自己也数不清楚了,虞凤稚一手将他推向皇位,而如今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将虞凤稚的把柄递到他手里,倘若虞凤稚有功高震主的一日,便能以此任由他生杀予夺。

    这朱易不是让他立刻去寻虞凤稚的不是,而是将一颗防患于未然的种子种了下来,往后留用。

    “圣上,虞将军是猛虎,您即便全然信任他,也该自己手里留着一条缰绳,若没有养虎为患的一天自然好,若有那么一天,也好收一收缰绳,将这老虎关进笼子。虞将军此次灭了百色,俨然已经无可封赏,年纪轻轻便在朝野威望极高,又握无数军功,圣上仁慈视将军为兄弟,也该留着一条后路才是!而活着的初月,比死在虞将军手里的初月更有价值!”

    “朱易啊朱易,你三言两语,便想挑拨朕与穆声多年情谊?”

    李禄虽然如此说,眉眼却不见动怒。

    他视虞凤稚为挚友兄弟,也是被虞凤稚扶持登基帝王之位,往年他所不能理解的父皇所作所为,一旦他自己坐上了这个位子,才明白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帝王之路,注定要孤家寡人。朱易有些话说的不错,站在这个位置上,哪里能全然相信谁?

    若虞凤稚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他们依然是一世的弟兄,但若不是一一

    李禄伸出手抬起朱易的脸,漆黑的眼珠如墨玉一般一眨不眨地盯着,“你有着比这副皮囊更玲珑的心窍,可惜以前不为人知,朝堂上下将珍珠当鱼目,倒确实屈才了。”

    年轻圣人的指尖触碰到脖颈的时候,朱易反射性地一抖,但这一次他并没有退缩,强压住胃部翻涌的恶心,盯着李禄的脸庞道,“若这副皮囊圣人想要,也是可以的。”

    李禄弯腰嗅到了他身上淡淡的冷香,轻轻勾唇,“你这皮囊太脏了,朕更想要个有脑子的活人。”

    朱易伏跪在地上,“多谢圣人!”

    李禄慵懒地看着脚下跪着的臣子,灯火映照在眼中,没有人能猜测到他内心的想法。良久,朱易听到他头顶传来声音,“既如此,不日朕便将那孩子接进宫中来。朕的暗卫也会去保护那初月小姐的安全,只是这对母子若能活下来,往后也只能在这皇宫中偷生,在穆声没有露出任何爪牙之前,他依然是朕的好兄弟,朕决不允许此事外传,或者被别人利用。今日谈毕,世上没有初月,只有兮兰公主。”

    朱易想着,他总算能护着初月一回,也算是弥补当初利用她的亏欠了。

    圣人不肯让初月母子死无对证,也不肯让这对母子沦为别人伤害虞凤稚的工具,将这母子二人软禁在宫中度过余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若有旁观者便能看的分明,朱易此举既从虞凤稚手里护住初月,又在这对君臣二人心中埋下不和的种子,还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正是一石三鸟的好计。

    朱易从没有打算用这样的罪名扳倒虞凤稚,也绝不可能。

    圣人必然护着虞凤稚,甚至公主换人的事,圣人也有一半的可能替他瞒下来。

    他要的,只是在这段牢不可破的关系中撕开一道缝隙,这便足够了。往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官场如战场,多年以后,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道缝隙,而龟裂出更大的不可收拾的鸿沟?能或者不能,对他都没有坏处,不是吗?

    虞凤稚,往后在这朝堂,咱们且行且看着,最后鹿死谁手。

    第159章

    翌日,金銮殿上,圣人身边当红的总管宣读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圣人封朱易继周茂生职,任翰林院学士。

    第二道旨意,圣人给了朱易死去的娘一个诰命。

    烟花贱籍,本无缘诰命。

    朱易跪在众臣面前接下旨意,回忆起昨日圣人所言,“朱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但朕可竭尽所能给你朕力所能及的公正。听闻你的母亲前些日子去世,朕给你母亲一个诰命,也算圆了你的心愿。”

    这便是权力。

    多少人梦寐以求一辈子的诰命,轻飘飘便一句话落在了他手里。

    可惜来的实在是太晚了。

    一一“圣人怎知这是下官的心愿?”

    一一“从穆声口中听来。”

    一一“谢主隆恩。”

    曾经周茂生做过的翰林院学士的名头,如今落在了一个商贾出身的进士头上,入翰林院后一升再升,俨然有当年先圣人培养周茂生的苗头,时至建元二年的除夕,翰林院朱易的名声已经传遍朝野,正如当初的瞎子状元。

    但当初的瞎子状元倚靠的大树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如何与今上相比。人们渐渐收起了自己或轻视或审视的眼光,又因他确实做出了实事,比起过去,这些人也愿意真心实意称他一声大学士。眼看朱易正如日中天,朱家的老父亲坐不住了,他的两个孩子如今都这般有出息,便似乎又想起来这个大儿子的好处了。

    虞凤稚再出息,到底是武将。

    他朱家若再出一个文臣贤相,可是祖上烧了高香。但当他走到朱易新封的府邸前,看着大门上与自家如出一辙的朱府,却被里面的人阻挡在外。他在门外撒泼生气,门童只是淡淡说,“我们大人说自己无父无母,您还是回去吧。”

    朱万贾气的不轻,“这孽障无父无母,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吗?”如此纠缠几番仍旧没有讨了好处,便重新憎恨上了朱易,四处散布朱易曾经做过的事情,亲生的父子,末了似仇人一般。朱易对外界的风言风语全然不在意,倒是李禄偶尔听闻不经意地笑问,“当初为何丢了自己的亲弟弟?”

    朱易只是淡淡道,“下官生来便没有心。”

    李禄便想起来几乎是死在自己手里的亲生父亲。没有人生来无心,他摊开自己的手,“我不欲做仁慈君王,不欲为后世称颂,只想用一切雷霆手段,奠定数百年和平安稳的李家天下。”

    朱易便顺着他的话道,“臣不愿做贤臣,也做不了贤臣。盛世背后需要刀俎,阳光之下总有影子,宏图伟略总有鲜血。”

    此话深得圣人之心。

    “听说,广陵王去你府邸辞别。似乎想要去周游列国。”

    “他本便才华横溢,不该留在朝堂,经历民间疾苦,方能写出传世的诗篇。”

    李桓走之前去找过他。

    但他没有去见。

    李桓站了一夜,直到天色微微亮了,才带着金镯,和他的马车,远离繁华的京城,往北方的苦寒之地而去。或许这于他而言是一场心灵的流放,什么时候他想回来了,便能回来,若回不来,兴许秦楼楚畔,还有他的诗篇传颂回来。他似乎经过种种,放下了许多事,但于朱易而言,这位广陵王从他遇到开始便是个懦夫,即便到了最后,依然是个懦夫,选择了远离是非和京城。

    广陵王有世上最惊艳的文采,也有世上最懦弱的心脏。

    这样的懦夫,留在刀光剑影的京城,还是太危险了,既然他一意遵循家中老王爷和老王妃的遗愿明哲保身,那便苟延残喘着,在那些妓子的怀里,向后世流传着他的诗罢。

    朱易有这世上最坚韧的一颗心,最是瞧不起这样的人。

    一个连自己心意都不敢承认的男人,空有一副光风霁月的外表,内里不过是一个风月公子。

    孟朝早就死了。

    如今的朱易已经看透许多事,他已经习惯了失去,也习惯了得到,波澜不惊的像一池死水。

    李祤也去了他的封地。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要走的路。他们都是朱易漫长生命中的过客。而朱易之于他们,或许也不过是个刻骨铭心的过客。

    李祤走的那一天,朱易见过他,正是广陵王向他辞别的第二日。皇子封了王爷,到了年纪,过了生辰,便要回到封地。他是圣人唯一的弟弟,封地便在富庶的江南,他可平安富足,受人尊敬的度过往后一生,但他看着朱易,却问朱易愿不愿意跟他走。

    朱易摇头。

    他好不容易走到现在,怎么愿意离开这个漩涡?

    于是李祤也走了。走之前大雪纷纷,朱易站在城楼送他,李祤还是当年九公主府邸初见的模样,他笑着说没关系,以后若是累了,江南永远是他停歇的港湾。

    江南江宁,也是他的老家。

    朱易便笑了,“好。若有一日我身败名裂,若有一日我如周茂生一般,我便来找你。”

    找你替我修坟,找你替我收尸,找你为我上香。

    我在地下看到人世还有人思念我,也能含笑九泉。

    李祤看着他,定定道,“不会有那一天。”

    他们都走了。

    只有朱易还执着地留在这里搅弄风雨,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下来,也找不到自己离开的理由,便卷入这时局大势的洪流中,随波而动,随风而荡。

    “爱卿在想什么?”

    朱易从遐思中回神,看到圣人的脸,他垂头道,“想到了广陵王,也想到了三殿下。”

    “他们都走啦,他们能脱得开身。朕却不能。”

    高高在上的圣人,可一句话论人生死,却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朱易道,“臣与您一起。”

    李禄笑了。他面容还年轻,神情却有了上位者的沧桑与智慧,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点一点被龙椅蚕食到最后,只剩下李禄这个名字。

    外人还在山呼万岁。

    他此刻忽然明白,为何他的亲弟弟,为何虞凤稚,为何他的表兄李桓,对眼前的朱易皆另眼相待了。

    常年生在权势漩涡中的人,谁不爱一团炽热的火?

    可惜这捧火,辗转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剩下灰烬了。

    这灰烬现在结了冰。

    建元三年初,百色国彻底归入中原国土,百色王室尽数被俘,百色王后逃走不知所踪,本该带着一身军功回京的虞凤稚,在路上出了事。

    第160章

    虞凤稚落在了明家军残部的手中,用来要挟朝廷释放明家人。

    明家矿山败北后明家人都被关押在京城的大狱里。

    他小心翼翼这许多年,没想到最后被身边的亲信暗算,暗算他的人竟然是方信。

    方信恨他因一己算计导致自己的妻儿殒命,在大局定后才对他下手,与明家军残部联手暴露了虞凤稚的位置,虞凤稚对方信毫不设防,这才落入陷阱。

    而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方信会因为那件事背叛他。

    方信背叛他的时候却说的明明白白,“将军,我向来恩怨分明,你与我说我妻儿的死全是因为朱易,但我想了好久,也亲自求证过,若没有您在暗中推波助澜,我的妻儿不会死,说到底,最后把我与我的妻儿当做棋子摆布的是您,是当年的东宫太子,不是蒙在鼓里的朱易,如今东宫太子得到了他的报应,您却没有,我是个糙人,得您提携才有今日,我一直帮着您直到打了胜仗才开始复仇,也算不连累虞家军的将士,我今日构陷您,您死之后我必定替您收尸,然后在您的坟前自裁。”

    方信背叛他,还有一个原因。

    虞凤稚命他杀了初月母子。

    方信自己的妻儿已死,对孤儿寡母下不了手,放走了初月,导致初月下落不明,虞凤稚大发雷霆,虞家军军营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虞凤稚落到明家军残部的手中时候,方信在军中自裁。

    外人不知道内情,不过唏嘘两句。

    朝廷押送明也等人,在碎叶城交换人质。

    前往碎叶城的人,正是朱易。

    虞凤稚落在明家军残部手中,便无暇追杀初月,暴露虞凤稚位置的不止方信,还有朱易。边关报往朝廷的文书他经常过目。但他没有想到方信会背叛虞凤稚,如此以来便有了一个替罪羊,倒是不怕暴露罪行。

    在他前往碎叶的时候,初月已经在皇宫与她的孩子见到了面,被很好的保护起来。

    “虞凤稚这辈子也想不到,有一天,他的命需要你来救。”

    囚车里的明也还在冷嘲热讽。

    长久的关押让这少年阴霾戾气,本便桀骜不驯的性子越发孤僻。

    朱易骑在马上笑,“是啊,他怎么能想到?”

    连我自己也想不到。

    “明也,你若是能被救出去,便带着你的族人好好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千万别再惹是生非。”

    “他们放了虞凤稚,你会依言放了我?”

    朱易摊手,“有何不可?”

    上一次他来碎叶城,还是送九公主和亲,没有想到时隔三年,重新走上了这条和亲路。

    那时候虞凤稚和他说了什么?

    他的记忆有些模糊。

    只记得他说,我给你娘诰命,我给你公正。

    到最后,他娘的诰命,他所求的公正,都是自己求来的。

    靠人不如靠己,朱易啊朱易,你为何都这样的时候,还指望别人施舍?如今靠自己拿在手里的东西,不是更加稳当?

    第161章

    明也对朱易心有怨恨,沿路多出言不逊,朱易不与他计较,只是看着明也年轻的脸,偶尔会想起周官。

    方信也死了。

    那是虞凤稚身边最为得力的人,没有人想到他会背叛虞凤稚。

    高高在上的小虞将军这条命,如今得靠着朱易来救回去。

    明家军残部躲藏在碎叶城边境的深山里。

    深山中有破落的庙宇,虞凤稚班师回朝,途经碎叶,被方信单骑诱骗出城,入密林,坠入陷阱,为众人活捉。

    朱易带着三十余押送囚车的官兵,身边跟着皇帝派来的副官,一行人入山中,碎叶城四季如春,常有惊雷暴雨,方走不多时,天气便阴沉下来,一行人快马加鞭,跟着这些人沿途的暗号往山顶行去,树叶被狂风撕扯发出哗哗的声音。闪电从天际劈向山峰,远远看去,像山峰被劈裂成了两半,裂痕处还发着耀眼的白光。

    朱易身披蓑衣向前行去,身边的副官看着山顶道,“大人,山顶还有半柱香的时间,您还撑得住吗?”

    朱易点点头,擦拭掉额头的冷汗。“无妨,公务要紧。:”

    一行人走走停停,明也在囚车里嘲讽,“真是兄弟情深。”

    朱易心中冷笑,哪有什么兄弟情深,他与虞凤稚此生不死不休。只是虞凤稚能在任何时候死,却决不能死在当下。

    若不出意外,这次他救回虞凤稚,便能在京城的官场真正站稳脚跟。他身边的不止这三十余人,还有山脚下的数百士兵,未免打草惊蛇,才让他们布衣隐在暗处。沿路所见之樵夫,猎户,尽是这批精锐所假扮。此行不止要救回虞凤稚,还要将这群明家军残部悉数绳之以法。

    明也盯着朱易,心中又恼又恨。恼朱易的欺骗,恨朱易的无情,偏生又总会回忆起当初朱易男扮女装的模样,神情矛盾至极,盯着朱易的眼神似乎要咬下来一块肉。

    渐渐地,雨声伴随着风声,风声裹挟着惊雷从天空劈下来,蓑衣湿透了,一行人踩着泥泞的土路向前跋涉,囚车中的囚犯被放了出来,脚上拖着铁链往窄路上被押送。

    明也脚上的铁链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还年轻,人又高大,连暴雨都无法让他弯腰。只是手和脚都被沉重的铁链禁锢,走起来行动略缓慢了一些。

    朱易跟在他身后,偶尔站不稳的时候,还是他伸手扶一把。

    副官如临大敌,“你想对大人做什么?”

    明也满不在乎地笑一声,“你管得着我吗?”

    今日若能飞鸟入林,这一群庸碌之辈,又岂是他的对手。

    明也在牢中的这段磨练倒是心智成长了不少,从一开始的怨天尤人,到最后忽然明白,是他自己的自负和轻信导致了家族覆灭的结局,这一切与朱易有关,但与他自己也并非没有关系,正因为他如此愚蠢,才给了朱易的可趁之机,朱易拿着他明家人的血泪去邀功行赏才有的今日,他怎么可能让他好过?

    与这样的仇人做对,他需要的是足够的智慧和谋略,以前的自己是万万不行的。

    明家的亲眷如今都在此处,眼看就要与旧部会合,明也知道,大仇得报,逃出生天的时候就要到了。

    第162章

    朱易从未想过,再见虞凤稚是这般情形,他的弟弟落在仇家手中,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谁能想到中原的战神能落到如此境地,而这一切全是因为身边一个副将的背叛。

    破落的庙宇,嘶吼的狂风,野蛮的冷雨。


如果您喜欢,请把《朱门祸》,方便以后阅读朱门祸第4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朱门祸第44章并对朱门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