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Sylvian 本章:第 16 章

    隆冬时节,路上的人来来往往,都缩头缩脑,加快了脚步,唯恐这鬼天气把他们耳朵也冻掉,城郊的茶肆檐上还晃着几根冰棱,摇摇欲坠。

    唯有一人穿着大红色的猩猩毡斗笠,不紧不慢走了过来,抬头端详招牌,那布幌子上明晃晃四个大字:“九歌茶庐”。

    他看了许久,才不疾不徐地踏了进去。

    来人正是赫连翊。

    他大摇大摆,走进了这家临街的茶肆,这茶肆相当热闹,足有两层,几个宽袍大袖的儒生正口水横飞,辩论得不可开交,语调中还带着几分荆楚之地特有的腔调。

    这在京都可不常见,赫连翊饶有兴致的看了好几眼。

    他大刀金马往临窗处一坐,随意点了壶茶,低下眼帘抿了一口,清冽的茶汤中茶叶浮浮沉沉,茶香绵延——恩施玉露,一种楚地的名茶。

    赫连翊此刻顶着陈乔的脸——虽然养心殿中的祸国宫女的名头早就足够响亮,传遍了整个金銮殿,但实际论起来,倒还真的没几个人认识陈乔,至少一定没赫连翊的脸显眼。

    他如今一袭男装示人,又兼礼仪适度,进退得宜,打眼一看不过是位面相生得略阴柔的富家子弟,断断认不出他是女儿身。

    堂上的争论越演越烈,几位头发都花白了的说客满面涨红,大有要抡起膀子肉搏起来的架势。

    侧耳倾听几句,他们辩的正是这次京畿雪灾一事,还打的是为陛下献计的名号。

    有人梗着脖子道:“这些难民白吃白喝这么多日,眼看着雪也停了,不如早些将他们遣送原籍,免得常平仓的粮食消耗殆尽,下次若有什么灾祸,可再没有存粮了。

    ”又有人轻蔑冷笑道:“竖子之言!如今近万难民聚集于京畿,若是闹将起来,”他遥遥冲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陛下安危有难,我看你一百个头也不够砍的。

    ”赫连翊不以为意,修长的手指抚过茶盏,这堂中几人水平不过尔尔,只算是纸上谈兵,水平或许比陈乔还不如,起码陈乔真的知晓百姓的苦处,给出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

    他略略出神:陈乔去给陈嫔的事情扫尾去了,他不在她身边,也不知此时如何了到底是文人相轻,双方都辩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与其说是辩,不如称其为吵更合适,大堂中闹哄哄的,几乎要把房顶掀开,和清晨的菜市比起来也不逞多让。

    赫连翊所在的位置是他特意挑选的,几乎将一切尽收眼底,他锐利的眼风扫过所有人,站着的,坐着的,激动的,平静的,咄咄逼人的,步步后退的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二楼一个静默得格格不入的包厢中。

    这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标。

    过分绵软的口音和出自楚地的名茶,无不昭示了一点。

    这里是“楚党”的地盘。

    西蒙党如今在朝中一党独大,其他官员自然争相加入,偏生西蒙党都是一群臭脾气的硬骨头文人,出名的认死理,只承认曾就读于西蒙书院的官员,天然的把一批人筛了出去。

    其他的官员自然也懂得报团生存拉帮结派的好处,争先恐后地成立一批批小党,有用籍贯来划分的,譬如说“楚党”,官员尽出于湘楚之地,还有用进士出身来划分的,一党中全是同一年的进士同僚,更有甚者,居然有用容貌来集群的,要求只有三个字“美姿容”,一时间被民间传为笑谈,传到赫连翊耳朵里的时候他气得七窍生烟。

    这群小官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敢成立这么多党派,无非是仗着赫连翊从前忙于战事,朝中又有西蒙党顶着,大罪小罚不会落到他们头上罢了。

    朝中大大小小的党派林立,赫连翊却独独选中了楚党,原因有三。

    一则,楚党的规模在党派中算是颇大的,假以时日有所发展了,或许能与西蒙党一较高下也未可知。

    二则,楚党的接纳标准很低,只要是个楚人即刻,而影卫昨日传来消息,恰好有位七品小官进京述职之时不幸死在一场泥石流里,他正好是楚人,身形与陈乔还恰好相似,又外放三年,识得他之人寥寥。

    三则,这次楚党的头目,他也很感兴趣。

    天时地利人和,赫连翊思量了一下午,就改头换面,用那位七品小官的身份,速速奔赴这件看似不起眼的茶肆。

    他要把自己当做诱饵,钓出一条大鱼来。

    赫连翊志在必得得看了一眼静静垂下的帷幔,里面人影若隐若现。

    顾启南,他知道是他,他知道他在看。

    赫连翊放下茶盏,迈开大步,径直走向人群中央,人们望着这个突然冲上来的素未谋面的小个子少年,纷纷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知道他意欲何为。

    刚刚如火如荼的局面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赫连翊抓住了这一瞬间的空挡,扬声道:“某以为,不如聘流民修缮城墙,疏浚漕渠以其工代发赈粮。

    ”他为了不暴露身份,刻意压低了声线。

    一言既出,如同石子投入湖心,在人群中掀起万丈惊澜。

    窃窃私语以赫连翊为中心蔓延开来,他却只凝视着二楼那个被帷幔遮住的包厢,眼见着那人影罕见地换了个姿势,随即一道目光牢牢锁住了他。

    赫连翊一喜,顾启南上钩了。

    随即道:“如今雪灾之下,城墙西北坍塌,永定河道干涸,且离城墙不过七十杖有余,大可征召难民修缮河道,再以河道之土修补城墙。

    流民以工代赈,能搬石者除却粮食外多领两吊钱,老弱妇孺专司缝补膳食,比起坐而望粮,想来更为妥当”他环视众人,毅然决然拜了一拜:“某之鄙见,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

    ”他声音清朗,回荡在这间茶肆中,竟然久久不散。

    人群还在嗡嗡的讨论着,赫连翊只是静静垂手站着,他心中有九分笃定——顾启南会为了这个计谋和他见一面的。

    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公子率先站出来赞叹道:“可谓一石三鸟之计,高之远矣。

    ”他向赫连翊施了一礼:“阁下高才,某诚心拜服。

    ”赫连翊微笑着回礼,然而一道雄浑的声音干脆利索打断了他俩:“流民做苦役,这似乎在我朝还没有先例吧。

    ”是一位老者似笑非笑地发问,赫连翊干脆利索地拱拱手,道:“如今国库充盈,皇上勤政爱民,没有不试一试此策的理由,再者,禹凿龙门,灾民亦有出力,老先生说从无先例,未免有些武断。

    ”他说话才思敏捷行云流水,一时间将老人噎得说不出话来。

    “好一副尖牙利齿,小子,你谁家的!”赫连翊不卑不亢抱拳:“某陈望,出身云梦安陆,崇则县县令,雍礼一年进士。

    ”他话音刚落,二楼包厢的帷幔被两位侍女缓缓卷起,帘后的人影也就慢慢显现出来,来人勾着嘴角,一双凤眸却全无笑意,他拍拍手,叹道:“不愧是我云梦人士!陈郎君雄才大略,假以时日,我必将向陛下引荐!”底下有说客认出来这张脸,赶忙俯下身子跪拜:“参加大理寺卿大人。

    ”众人皆纷纷跪下,这顾启南,正是当朝大理寺卿,三品大员,也是这楚党的头目。

    陈乔当街呵退流民那次,正是这位大理寺卿顾启南督办的。

    赫连翊此时处心积虑来这件茶肆,又大出风头搞着一出,无非就是想引蛇出洞,见上顾启南一面。

    顾启南优雅地穿过一层层屏风,在一群美貌惊人,千娇百媚的侍女的簇拥下朝着赫连翊走来。

    赫连翊微微低头,笑意一闪而过。

    上钩了。

    顾启南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赫连翊抖了抖身子——他是当真嫌弃这人,恨不得即刻把他的手剁了,此刻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顾启南只当这人一时间攀上他这根高枝欣喜若狂,心中暗暗嗤道:果真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顾启南容色清秀,眼下却一片青黑——他常年纵情声色,流连花丛,不这样才怪了。

    他笑眯眯对着赫连翊,道:“小兄弟,有没有兴趣和我详谈?”四周的人都用羡慕不乏嫉妒的眼神望着赫连翊,十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个七品小官要得了大理寺卿大人的青眼了,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是命好。

    风暴中心的赫连翊倒不这样想。

    他下了狠心用了大力气掐自己的手心,痛得他几乎飙出泪,这才堪堪能努力让自己露出受宠若惊的微笑,怯怯道:“大人真的吗大人?”有点恶心到他自己了。

    顾启南嗓音温润,深情款款:“能与陈郎一谈,是我的荣幸。

    ”赫连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心中呸了一声,这人面兽心,虚与委蛇的家伙,他缓缓从地上爬起来,两个顾启南的侍女贴心地扶住了他,柔荑力气奇大,一左一右夹着他向前走去。

    前方走廊里黑洞洞的,仿佛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静候着,吞噬掉他,吞噬掉一切


如果您喜欢,请把《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方便以后阅读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第 16 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第 16 章并对和陛下交换身体之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