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跟杜叔合伙弄沙场,就是为了往后谋个路子!”
“这一次不是正好撞见了吗?往后我会尽量少进山的!”
陈建军心里何尝不知道进山是个危险活儿?
当初,他选择进山,那是实在没法子。
现在生活便好,他当然也该重新规划一下未来。
这事儿,他从之前就在考虑。
只是这一次刚好撞上了,他实在没忍住。
毕竟虎皮确实值钱,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嘛!
余书婷见陈建军答应,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她给陈建军擦干了脚,出门儿倒了水,回到屋里。
夜色已深,二人躺在床上。
炎热的夏天,让屋里好似蒸笼一般。
即便开着窗户,也感受不到半点凉风。
陈建军正摇着蒲扇,却见余书婷爬过床头,关上了窗户。
“你干啥?”
余书婷回身躺下,依偎在陈建军怀里,轻声道。
“这些日子,娘天天给弄肉吃,我身上都胖了一圈了!”
“咋?吃肉吃腻了?那跟娘说换个口味儿呗!”陈建军一边给余书婷扇着风,一边轻笑道。
听见这话,余书婷低下头,不由得撇了撇嘴,这个死脑筋,咋就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呢?
“我跟娘说过,可她不听!”
“再这么下去,我怕是要开始减肥了!”
“那没事儿,赶明儿我跟娘说!”陈建军揉了揉余书婷的小肚子,不免觉得好笑。
这年头,村里人都吃不饱饭,这丫头居然还想着减肥?
余书婷见陈建军还是不明白,忍不住嗔怒道。
“你真的不知道娘为啥这样?”
闻言,陈建军终于反应过来。
孙秀芹一直对余书婷很好,自从家里日子逐渐富裕之后,她更是将余书婷当姑奶奶供着。
孙秀芹心里的小九九,陈建军自然明白。
只不过就是盼着抱孙子。
但这事儿,他跟余书婷说好了的,得等她高考出成绩再说。
万一她考上了大学,现在怀孕岂不耽误她学习?
“你不是说,等你高考成绩公布了再说嘛?”
余书婷默默低下头,对于自己的成绩,她心里有数。
她相信自己考得并不差,但要说考上大学,她多少还是有些没底。
特别是那会儿学校里同学都在传,他们这儿只是高考试点,最终录取数很少。
而且,眼下头一批开放的大学也并不多。
全国那么多学生,她对自己真没抱那么大希望。
至少这头一趟车,她恐怕是赶不上了。
这两天成绩已经陆陆续续下来了,她虽说一直待在村里,可外头的事儿多少也听说了些。
靠山屯附近几个知青点,几乎没人考上大学。
眼下,她心里头也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
所以,这才提起了这事儿。
余书婷低声说着,听完这些话,陈建军倒也能理解。
其实他心里也有数,这头回高考,余书婷大概率是没啥机会。
只不过,先前他没想要打击余书婷的信心,这才一直没说。
“没事儿,今年没考上,咱来年再战!”
“你现在还年轻,不着急!”
陈建军知道,余书婷一直有考大学的梦想,前世,他没办法支持余书婷的梦想,这辈子,他怎么也不会辜负这个女人。
听到这话,余书婷不免有些心动,她确实也想过来年再战,只是她一直没敢说。
毕竟她已经成家了,啥事儿都得以家庭为重。
高考也需要耽误时间,她实在不想再给这个家添麻烦了。
可现在陈建军主动提起,她的心里不免有些意动。
但在此之前,她还件事儿要办。
一件关乎老陈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儿。
反正她这一次高考没啥希望,趁接下来这一年,她也能了却了孙秀芹的愿望。
……
次日一早。
余书婷刚起床,孙秀芹已经做好了早饭。
“起来了?我饭弄好了,你搁家等建军起来,我还得赶早出去割猪草呢!”
孙秀芹手里提着筐,笑眯眯地看着余书婷。
见她这副模样,余书婷知道,这老太太怕是又一晚上没睡,搁外头听墙根儿呢。
想到这儿,她不免羞红了脸。
“娘,我跟你一起去!”
“不……不用,你就搁家里待着,小娥下半年不是要上学嘛,你得空教教她!”
“欸,这娃干了几年农活儿了,估摸着过去学的都忘了。”
“往后地里的活儿不用你管,你就在家帮我教小娥!”
孙秀芹说着一边摆手,一边笑呵呵地出了门儿。
看见她这副模样,余书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用得着这么着急嘛?
没多久,陈建军也起了床,洗漱完毕。
二人坐着吃饭,气氛一下子变得格外尴尬。
尽管他们都结婚这么久了,同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事儿却还是头一回。
两人心里都不免有些紧张。
最终还是陈建军开口打破沉默。
“吃完饭,我得去沙场一趟!家里头,你帮忙看着点!”
“嗯!”余书婷低着头,只轻轻应了一声。
吃过饭,陈建军收拾了一下,便骑车赶去沙场。
到了地方,杜天伟跟何伟已经早早过来。
沙场里的人依旧按部就班地干着活儿。
陈建军上前跟两人打了一声招呼。
“姑爹,感觉车学得咋样了?”
“应该差不多了!”何伟依旧有些内敛,只是在看见熟人,才挤出一丝笑容。
“我家里事儿弄完了,你这边要是差不多,今儿晚上回去,就去林场报道吧!”
“那边也等不了太久!”
何伟点了点头。
“家里头都安排妥了吗?三姑咋弄的?”
陈建军知道,何伟要是去了林场,往后回家的机会就少了,虽说都在一个县,但林场毕竟跟外头不一样。
那边开工之后,可没时间天天儿往家里跑。
“你三姑在县城找个馆子做事儿,到时候跟我一块去县里!”
“哦?那倒是不错,搁哪儿的营生?”
“是个馆子,咱村里一个同乡在县里给人帮工,他们那儿刚好缺人,就给介绍你三姑过去帮忙咧!”
陈建军也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两口子在一块终究还是好事儿。
先前,他还想着,要是三姑也愿意去县里,他再想办法给找个事儿做呢。
既然他们这边已经找好了地方,他反倒是省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