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柳腹中那孩子,果然如大夫所说,没留得住。且自从没了那孩子,大郎仿佛心中对林若柳有亏欠,几乎夜夜宿在她屋里,她体谅长孙心地善良,又失了孩子,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底没说什么,更是等了这么久,才提起这事。
可若他为了个妾室,不打算娶妻了,陆老夫人自然不会再纵容下去。
陆老夫人语气难得严厉,虽没责骂,但对于陆致而言,也算得上难得的经历,他一怔,起身开口告罪,“祖母,是孙儿不对,您息怒,万万别为了我的事,伤了身子。”
见他这幅样子,陆老夫人神色又不由得柔和下来,可嘴上却是不松口,只问,“那你如何说?”
陆致沉默了会儿,道,“孙儿一切听祖母安排。”
陆老夫人缓和面色,开了口,“你若觉得不好开口,我替你说。”
说罢,就叫陆致去了帐子后,并命令他决不许出来,才微微抬声,一句“带进来”,嬷嬷便带着一人进来了。
梨花白的儒衫,细软的罗裙,正是林若柳,或者说,明思堂的林姨娘。
她进了屋,看见上首的陆老夫人,忽的想起那混乱的一夜,陆老夫人看向她,犹如看见什么脏东西的眼神。
对于那一晚,林若柳虽没有后悔过,可对她而言,那是极羞耻的事情。
在那之前,哪怕是舅母骂她勾引妹夫,她也能堂堂正正回一句“身正不怕影子斜”,可自那一晚过后,她就再没有那个底气。
她刻意想要忘掉那一晚,也不许任何人提起。但看到陆老夫人居高临下的眼神时,那些羞耻的记忆,一下子如潮水一样,涌了上来。
林若柳想低头,却知道低下头,只会让自己更难堪,便咬着牙,强撑着最后一点“体面”。
嬷嬷越过她,将一个承盘摆在桌上,一块白布盖着,看不清底下是什么。嬷嬷很快退了出去。
陆老夫人喝了口茶,扫了林若柳一眼,一点多余的情绪都没有,语气平淡开口,“林氏,今日让你过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大郎要娶妻了,其实本不必和你说,你若知道自己的身份,就该老老实实迎主母进门。
但你心比天高,做的龌龊事却件件不少,从前之事,我也不懒得再多说什么,你那老妈妈愚忠,豁出一条命,让你进了我国公府的门。但她一个奴才的命,也就这么点用处了。”
“今天,你要么一根绳吊死在这里,自有人替你收殓安葬。
要么老老实实认命,从今往后,牢记你姨娘的本分,好好侍奉主母,不可心生歹念。
倘若今日你出了这个门,再寻死觅活,往后就去庄子上过活,再也别想踏进国公府一步。你不妨试一试,看大郎敢不敢忤逆我,去看你一眼。”
“你那老仆一头撞死之前,倒是说过,说你是好人家养大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我给你体面的机会……”
说完,掀开那承盘上的白布,抬手将麻绳丢在地上,冷冷道,“来,你自己选了。要么吊死,要么认命。”
林若柳哆嗦着手,羞耻得脸涨红,她从来没有这么难堪过,真的恨不得就这么吊死算了。可手摸到麻绳,却是浑身一颤。
要么以死明志,要么认命。她很清楚,陆老夫人不是在诈她,她是真的巴不得她去死,在她眼里,她活着大概就是耻辱。
可她怎么会愿意去死,她好不容易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能够在一起。孩子没了,大表哥说,他们还会有的。
他们还有以后,她怎么肯就这样去死。
林若柳浑身一颤,跟被蛇咬了一口似的,将那麻绳一把丢开,瘫坐在地上,终于缓缓将头低了下去,嗫喏着道,“我认……老夫人,我认……”
陆老夫人听到这一句“我认”,没有半点意外,林若柳要真敢去死,她倒敬佩她,只可惜,她不敢,没人不怕死。
也许在那个叫“张妈妈”的老仆死的那一晚,大郎不纳林若柳,林若柳会一头撞死。但现在,她不敢,也不舍得死。
这世上,哪来那么多要死要活的人,不过是喊一喊、叫一叫罢了。
这道理她懂,大郎不懂。所以今天,她把这层窗户纸撕开给他看了。
真正要死的人,从不会喊,也不会死了几回都死不了,麻绳、水井、柱子、地砖、碎瓷片……哪样死不了呢?
……
陆老夫人三两下料理了林若柳的事情,旁人自是不知,只晓得,府中大郎君开始议亲了。陆老夫人相看了几日,选中了裴家次女。
这裴娘子闺名唤婉柔,模样斯文秀气。裴家门第不算很高,裴二娘子的父亲,只是翰林院的一个老学士,虽眼下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但翰林院也不是人人都能入内阁的,十个里头,顶了天也就一两个。除去翰林院的光环,其实也就是普通官员。
但这裴二娘子本人,却算得上很出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最难得的是,她虽是个才女,但并不傲气,待人温和有礼,进退有度,不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
相看那一日,江晚芙也在。长辈们在一旁说话,她身为晚辈,就在一旁作陪,同裴二娘子也聊了几句,几句话下来,不说多喜欢,至少觉得挺好相处的。
当然,大伯子娶妻,她做弟媳的,自然不会多话,也就是陪着,她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陆则身上。
因陛下降旨,陆则如今代管刑部,身上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虽没到要宿在刑部的地步,每日也是早出晚归。
江晚芙见他早出晚归,虽觉得心疼,但也晓得,他在外做的都是正事,只能在庶务上多费些心思,婆母那里多去几趟,好叫他不必被杂事所扰。
明嘉堂里,纤云端了汤药进来,恭敬道,“夫人,药熬好了。”
江晚芙颔首接过去。前几日,永嘉公主夜里受了寒,便有些咳嗽。作为儿媳,她自然是要过来照顾婆母的,便住在了明嘉堂。
她进了内室,永嘉公主靠着迎枕翻书,见了那浓黑的药汁,便不自觉皱了眉。
江晚芙瞥见自家婆母神色,觉得有些好笑。刚到国公府的时候,她还一直觉得,永嘉公主高高在上,话也少,一看就很不好接近。
如今接触得多了,才发现,她这婆母其实性子很好,也没什么架子,偶尔甚至有几分孩子气。
“母亲,该喝药了。”
江晚芙轻声道,永嘉公主接过去,顿了顿,直接一口气喝完了,然后便连捻了三四颗松子糖,送进嘴里。
江晚芙也只当没看见这一幕,低头捡起书,轻声道,“大夫说,母亲不能太费神。母亲若想看书,我念给母亲听吧,好不好?”
永嘉自然说不出不好,她虽然是第一次做婆婆,但总是见过旁人家的婆媳,是如何相处的。
没有哪个儿媳妇,像她家这个这样爱撒娇的,声音又软又甜,语气柔柔的,你若不答应吧,她就眼巴巴望着你,她有的时候,甚至感觉自己多了个女儿。
她点头,“那你念罢。”
江晚芙便开始轻声细语念了起来,她的语速不快不慢,声音虽甜,但并不腻,让人听着,只觉得很舒服。
见婆媳二人这般融洽,纤云没敢打扰,收拾了药碗,出了门,刚准备叫丫鬟送回膳房,一抬头,却见陆则从远处走近,忙屈膝见礼,“奴婢见过世子。”
陆则随意点了点头,“夫人呢?”
纤云忙道,“夫人刚服侍公主吃了药,眼下正在屋里呢。”
陆则点头,推门进去。江晚芙听见动静,下意识回头看,见是几日未见的陆则,忙下了炕,朝他福身见礼,“夫君。”在婆母面前,她自然不会像两人独处时那样随意。
陆则面色淡淡,抬手扶她,然后才拱手给自家母亲见礼,又坐下问她病情。
江晚芙见母子二人说话,又想起陆则这个时候匆忙过来,大抵是还没来得及用晚膳的,便出了内室,打算叫丫鬟送些糕点过来。
她自以为动作很小心,没打扰母子二人说话。但实际上,她刚起来,陆则便第一时间察觉到了。
永嘉公主看自家儿子这幅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摇摇头,没舍得为难儿子,开口道,“你媳妇这几日照顾我,累得不轻,今日你就带回去吧。”
陆则听罢,心头微动,口里却还记得替小娘子推脱,摇头道,“母亲病着,她心里惦记,就是回去了,也睡不好,倒不如留在这里侍疾。”
说罢,就见永嘉公主笑吟吟望着他,也不说话。
陆则不自在抵唇,轻轻“咳”了声,“厚颜无耻”道,“母亲疼她,那儿子就替她谢过母亲了。”
永嘉公主倒没再说什么了,只点点头,让儿子回去就是,等他出了内室,才摇摇头,无奈一笑,低声道。
“这口是心非的性子,也不知学的谁?”
明明就是想得紧了,才眼巴巴过来了,还不承认,也亏得阿芙是个好性子的,不与他计较。
第60章
第
60
章
几日没回立雪堂,
进了屋,江晚芙居然有种回了家的感觉。
角落里炉子烧得正旺,屋里暖烘烘的,
得知主人回来了,仆妇们进出送热水和热茶,脚步声窸窸窣窣的。
陆则进了东次间,
江晚芙也没过问,她这几日睡在明嘉堂。
其实没怎的睡好,白日里又要照顾婆母,
实在有些累得狠了。
惠娘进门,见她昏昏欲睡模样,
眼下也有些乌青,
很是心疼,
忙端了热水过来,怕丫鬟们粗手粗脚,
自己蹲下身,替自家主子脱了鞋袜,
露出一双白嫩纤细的足,
“娘子路上冻着了吧?泡泡脚,暖和暖和。”
江晚芙知道惠娘心疼自己,便也没拒绝。水有些热,
泡着很舒服,
江晚芙本就累得厉害,
还撑着吩咐,
“世子还没用晚膳,
记得叫膳房送来。”
惠娘应下,
起身出去传话。
江晚芙本就累得厉害,眼下心里惦记的事也吩咐了,泡脚又实在很舒服,便趴在炕桌上,闭了眼睛。
陆则从东次间出来,瞧见的便是这一幕,小娘子伏在炕桌上,烛光下的背影纤细婀娜,如青枝般,显得有些荏弱。一双白嫩的足,泡在梨花木盆里。
她仿佛睡得很沉了。
陆则走过去,将人打横抱起。
这种姿势,江晚芙自然也睡不沉,身子一悬空,人便醒了,迷迷糊糊睁眼,入目便是郎君冷硬的下颌,和微微鼓起的喉骨。
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处的地方。
她刚从明嘉堂回来了,这里是立雪堂。
她出神的短短片刻,陆则已经走到床榻边了,正准备将怀里人放下,一垂眼,却见怀里人迷迷糊糊睁着眼,愣愣望着他。
哪里还有半分她明嘉堂时候的妥帖和精明,屋里养着的元宝,看上去都比她精明些。
陆则在心里叹了口气,道,“困就睡吧……”
江晚芙撑着摇摇头,抬手抱住陆则的肩,好几天没独处了,她若是就那样睡过去,未免显得太蠢了,便撑着点精神,想要和陆则说几句体己话。
但她到底没醒透,有点反应迟钝,也不晓得等陆则把她放下了,抱着郎君的脖子,便开了口,软声道,“夫君最近好忙啊……”
陆则最近的确有些忙,他这个人,一贯秉持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观点,既接手了刑部的事,便不会懈怠。
而且,周桓在狱中“畏罪自杀”的事,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
的确是有些没顾得上她了……
她又懂事,从来不抱怨,还替他照顾着母亲,谁侍疾不是端个药、递个茶,做做面上功夫。
偏偏她平日里那样娇气一个人,什么都亲手做了,把自己累成这个样子。
陆则说不上来,自己是心疼还是什么,低下头,道,“忙得差不多了,明日便好了。”
江晚芙打了个哈欠,点点头,认真道,“夫君在外是忙正事,母亲那里有我呢,夫君不要惦记家里。”
这话太懂事,陆则说不出什么话,只将怀里人抱到榻上,拉过一旁的锦衾,裹在小娘子身上。
江晚芙见他忙碌着,便抱着膝盖望着男人,明明困得不行了,嘴里却柔柔说着话,“我知道的,母亲也知道的,夫君在刑部,就是为百姓伸张正义的,忙也是应当的。
今早,有个大娘,背着一箩筐的野菜,还有一兜子鸡蛋,说夫君对她家男人有恩,非要留下。
这么冷的天,定然是摘了好久好久的,又一路背来,我便叫人把野菜收下了,鸡蛋让带回去了,府里也不缺这个,另又给了几两银子。
我叫膳房做成野菜窝窝了,虽有些粗涩,但这冬日里,也算难得的呢,夫君等会儿也尝尝……”
她絮絮叨叨说着,陆则也不嫌烦,认认真真听着,点头答应下来。
其实,小娘子口里的大娘,他并不记得是哪个。刑部的案子很多,经他手的,每日少则二十来件,多则四五十件,自然记不那么清楚。
但被小娘子这样絮絮叨叨又认真的提起,陆则这几日烦闷的心里,忽的涌动起了一股连他自己都辨不明的情绪。
他微微低下头,凝视着小娘子,抬手替她理了理鬓发,仿佛是随口一问一样,“在你心里,我这样厉害吗?”
江晚芙打过哈欠,才认认真真点头,语气里没有一点迟疑,“当然,夫君是最厉害的。”
答话的人理所当然,问话的人却是一怔,心里翻江倒海,陆则闭了闭眼,俯身亲在小娘子的唇上。
江晚芙虽有些羞,但也闭上了眼,二人亲了片刻,气息都有点乱了,再松开时,身上都有点微微发热。
江晚芙此时自然也清醒了,揪着郎君的衣襟,想着他是不是要做那事。虽然事后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也不是完全不舒服的。
且两人也有好几日没有亲近了……
陆则自然也有些意动,却体谅小娘子这几日侍疾劳累,压下那点欲念,扯过锦衾,盖在她身上,隔着锦衾拥着她,说话声音有点低哑,“睡吧,我去用膳。”
说罢,真就松手了。
江晚芙心里松了口气,又隐隐有点失落,忙拍了拍滚烫的脸,闭上了眼睛。
纤云几个在外伺候,见世子出来了,也不敢上前,恭敬屈膝道,“晚膳已经备好了。”
陆则点点头,简单吃了些,瞥见那盘野菜窝窝,的确有些粗糙,野菜这种东西,做得再精细,也是卡嗓子的,陆则倒还好,他没那么娇气,吃了两个。
洗漱过后,陆则回了内室,刚一上榻,睡在里侧的小娘子便滚进了他怀里,温暖柔软的身子,贴着他,还有股淡淡的香。
陆则抬起胳膊,将人拥在怀里,闭上眼,什么都没想,沉沉睡了过去。
二人俱是一夜好眠。
很快入了十一月,近了年关,宴会一下子多了起来。江晚芙是新妇,自然不比做闺女时娇气,时不时要陪着祖母见客。
天才蒙蒙亮,陆则在东捎间穿衣,江晚芙则坐在梳妆镜前。
惠娘和纤云绿竹几人俱围着她转,奔前忙后,丝毫不敢懈怠,倒是把东捎间的陆则给忽略了个彻底。
实在是世子爷平日从不要丫鬟近身,每每更衣,都是夫人在里头,二人隐在屏风后,时不时还要低语几句,众人都习惯了二人亲昵独处。
如今夫人因要赴宴,顾不及伺候世子,她们也习惯性得忘得一干二净。
陆则倒不在意,换了绯红官袍,从东捎间走出,见江晚芙被仆妇围在中间。
她今日要赴宴,便做了端庄新妇的打扮,雪青圆领妆花苏绸的对衿上袄,下半身则搭了条十二幅紫檀色的幅裙,腰间坠着白玉佩、雪色香袋、璎珞等物,梳着妇人发髻,身形窈窕,站在灯下,眉眼蕴笑,柔美不可方物。
江晚芙抬头,见陆则从东捎间出来,便屏退仆妇,走上前去,抬手替他整理衣襟,口中柔柔问他,“夫君今晚能否早些回来?过些日子是母亲的寿辰,我想给她做一身衣裳,大体都做好了,只是绣样拿不定主意。夫君替我参谋参谋,好不好?”
一般儿媳妇给婆母做衣裳,无非就是选的福寿等绣样图案。
但江晚芙看着自家婆母那张丝毫看不出年纪的脸,觉得福寿的绣样实在有些老气。
这等小事,陆则自然不会拒绝江晚芙。或者说,自两人成婚以来,他鲜少不允她什么,小娘子很会撒娇,那样柔柔望着你,口里唤一声“夫君”,陆则便不自觉颔首应了。
“好。”
二人又说过几句话,多是江晚芙在说,陆则听着。
惠娘进门来催,说二夫人庄氏已经从二房出门了。
江晚芙便不敢再耽搁,忙说要走,陆则也要去刑部,二人便一起出了立雪堂,惠娘等人忙跟了上来。
到了侧门,庄氏也恰好到了,身后跟着四五个嬷嬷和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