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江晚芙 本章:第41章

    但要让瓦剌彻底依附,实在太难,蒙古部落狼子野心,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早就眼馋这块肥肉了。

    若没有卫国公府镇守边关,大梁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太平。

    身为父亲,宣帝对长女有不舍、有怜惜。但身为帝王,他却足够心狠,绝不会冒险让明淳回来。

    孙皇后见宣帝脸色,接过他手中汤碗,递给宫人,又起身拧了帕子,亲自给宣帝擦手,柔声道,“是臣妾不好,就不该提明淳,倒是惹得陛下伤心了。今早太子妃带着媛姐儿来给臣妾请安,那孩子真是乖巧,还给臣妾背千字文呢。

    陛下若得闲,也抽空去瞧瞧媛姐儿。太子妃道,太子这几日,都在东宫念书,也不要人伺候,可见是知错了的……”

    宣帝听着,起初还没什么,听孙皇后提起长子,却是难得沉下脸,呵斥道,“他知错?朕看他是胆大包天,要不是朕给他兜着,他能把自己折腾死!

    皇后,你告诉那个逆子,老老实实在东宫待着,再惹事生非,别怪朕不给他这个太子面子!”

    孙皇后本想替儿子说说情,结果惹得宣帝勃然大怒,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忙连声应下。

    陆则出宫,径直去了刑部,要他过目的案子,堆得几乎如一座小山,陆则倒也耐心,一封封看,间或有主事抱着疑难案件来请示,他扫一眼卷宗,便言简意赅几句话。

    刑部上下习惯他雷厉风行的做派,倒都十分适应。

    陆则在刑部坐了整整一日,将这些日子挤压的案子都处理了,司务官带着吏胥进进出出,将卷宗分发到各个主事吏官的号房。

    本来因为尚书下狱一事,有些人心浮动的刑部,也不知不觉中沉了下来,众人都各自忙着自己手里的活。

    刑部在六部之中,本来算得上实权部门,会来刑部的,也基本都是些有抱负的官员,不说人人都像周桓那样,有为民请命的忠肝义胆,但至少都不是尸禄素餐之辈。

    陆则抬眼看了眼天色,起身拍了拍袖子,开口道,“今日就到这里吧,剩下的事,明日再议。”

    众人也都应下,陆陆续续出了号房,跟在陆则身后,从前只觉得这位世子爷性子冷淡。

    但自打刑部出事后,众人才惊觉,也唯有陆则有这个能力和胆识,能撑起刑部。至少他在,刑部没什么大乱。

    不知不觉之间,也不自觉以他唯首是瞻。等他乘车走了,众人才三三两两散去。

    衙门灭烛,官门紧闭。

    陆则回立雪堂,进屋换下官袍,绿竹进来给他奉茶。

    陆则抬眼扫了眼内室,自打有了女主人,这屋里和从前很不一样,多了许多女子用的物件,角落里的白瓷瓶,每日都会换上新鲜的花枝,娇艳欲滴。

    整个屋子,也因着这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花枝、炕上摆着的笸箩里的绣绳丝帕等不起眼的物件,而显得鲜活起来。

    不像以前,只是个休憩的地方,没什么可待的。

    陆则喝了口茶,抬眼问绿竹,“夫人呢?”

    绿竹忙屈膝,道,“下午的时候,夫人去了福安堂。方才纤云才回来过,道夫人叫她带话,兴许要晚些回来的,让世子不必等着,先吃了再说。”

    陆则听得皱眉,什么事情这么忙,连吃饭都顾不上了?

    他也没问,索性起身,径直朝外走。

    绿竹一愣,跟着出了门,见世子爷朝月门的方向去了,便晓得他是要去福安堂接夫人,忙唤了小厮,叫他提灯追上去。

    第58章

    第

    58

    章(小修)

    福安堂里,

    冬日天黑得早,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丫鬟进来添了几盏灯,

    见主子们正忙着,

    忙放轻了步子,

    轻轻将门掩上。

    江晚芙坐在圆凳上,

    身前紫檀木圆桌上,

    堆满了账册。

    这些倒不是中馈的账册,陆老夫人出身名门,

    嫁来国公府时,

    带了很大一份嫁妆来,经营这么多年,

    自是颇丰。

    接近年底,

    各庄铺的进项要入库,每日都有账册送来。

    今早江晚芙来福安堂请安时,陆老夫人便提起了这事,问江晚芙和陆书瑜愿不愿意帮忙,

    作为儿媳妇,江晚芙没理由推脱,且她一贯视祖母为恩人,

    自然一口应下。

    陪着婆母永嘉公主用过午膳,

    就来了福安堂,一直待到了这个时候。

    她微微低着头,

    一手翻看账册,另一只手一下一下拨弄着算珠,

    时不时在账册上落笔画圈,

    暖阁里静悄悄的,

    只听得见算珠碰撞的清脆声响。

    一旁的陆书瑜,也抱着本账册,皱着眉,埋头苦算,只是她到底不如江晚芙这样熟练,拨弄算珠的动作,偶尔会停顿。

    江晚芙正在核对绸庄今年一年的进项,刚算到一半,忽的听一声低低的“娘子”,闻声抬头,见是纤云,一脸有话要说的样子。她便按住算盘,停下手上动作,问她,“怎么了?”

    纤云忙俯身过去,低声道,“世子来了。眼下在门外呢……”

    江晚芙听完,下意识朝暖阁外看了眼,冬日天冷,丫鬟进进出出,都记得将门紧紧闭上,眼下也是,自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算到一半的账册,也算不下去了,她索性便将算珠拨弄回原处,冲纤云颔了颔首,也没打扰一旁专心致志的小姑子,起身出了暖阁。

    一迈过门槛,就见陆则果真在庑廊下等着。

    郎君一袭月白的直裰,长身而立,立在庑廊下,宽阔的肩、身姿像青竹一般,庑廊立柱旁挂着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晃动,略有些柔和的光,笼在他的面上、眉间和肩头。

    他就那样简简单单站在那里,抬眼看过来,也没开口说什么,面色也寻常淡然得紧。但江晚芙却从心里,缓缓生出了点欢喜和雀跃。

    那欢喜和雀跃隐秘至极,她自己都没如何发现。

    只是朝庑廊下的郎君走过去时,步子有些许急,她穿在身上碧青色的幅裙,因她的动作而晃开,像盛开的青莲般,待走近了,她仰着脸望他,抿着唇,面上盈盈笑着,眉眼弯弯,轻声问,“夫君是来接我的吗?”

    陆则被问得一愣。

    虽的确是来接她回去的,但他一贯不是个满口甜言蜜语、会哄小娘子的性子。

    且先前来福安堂的路上,他还不觉得如何,只是一时兴起,真到了福安堂,看见小娘子那叫“纤云”的丫鬟,见到他时满脸的惊讶,陆则才发觉,自己来的似乎有些突兀。

    小娘子在祖母这里,一堆下人伺候着,又有祖母看着,自然不会叫她饿着的。

    但来都来了,他便也让纤云去喊人了。

    小娘子从门内出来的时候,他便发现了,她似乎很高兴,眉眼弯弯,仰脸问他话时,眼睛里亮亮的,好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那样欢喜的模样。来不及多想,他下意识已经开了口,“嗯。”

    虽只是一句“嗯”,但足以叫江晚芙很高兴了。

    陆则若是说什么甜言蜜语,她才不习惯呢……

    “多谢夫君。”江晚芙抿唇道,复又露出笑容,两颊梨涡似盛了蜜一般,认真望着陆则,软声同他商量,“夫君再等我一会儿好不好?最多一盏茶的功夫,我刚算到一半,若是半途而废,明日便又要算过了。”

    她说这话时,声音柔婉甜润,语气里不自觉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眼睛还一眨不眨的望着陆则。

    陆则自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几乎没什么迟疑,便答应下来,“好。”

    说是一盏茶的功夫,江晚芙就当真没耽搁,将手里这一本算完,便合上了账册,开口冲一旁的陆书瑜道,“阿瑜,今日就到这里吧,剩下的明日再算,好吗?”

    陆书瑜自然没什么意见。她还有些不好意思,虽说祖母是把活计,交给她们两人的。

    但其实大半都是二嫂算的,她刚开始还给她添了不少乱。

    她点头应下,又看了眼天色,便问,“二嫂,这么、迟了,不如、就在、我这里、用膳?”

    江晚芙含笑摇头,谢过她的好意,道,“时辰也还早,我还是回去吧。”

    陆书瑜性子体贴,见她没答应,也没多劝。姑嫂二人起身,出了暖阁,来到庑廊下,陆书瑜刚想开口和自家二嫂告别,却见东捎间走出来一人,正和她说着话的表姐,眼神一下子便柔和了。

    陆书瑜一怔,忙喊人,“二哥。”

    陆则看了眼自家妹妹,点点头,权当打过招呼了。

    看这情形,陆书瑜哪里还不明白,难怪二嫂不肯留下,原来是二哥来接她了。

    不过二哥这样冷冰冰的人,居然会来接二嫂,实在有些叫人惊讶。

    明明也不算远的,也没下雪落雨啊……

    二哥从前可不是这样体贴的人,那时候府上设了赏花宴,祖母叫她给二哥引见小娘子,人家小娘子都那样主动示好了,二哥还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很是叫人下不来台。

    还是说郎君成了亲,都会改了性子?

    陆书瑜心里胡思乱想一通,待回过神来,却见自家二哥已经走到二嫂身边了,二人站在一起,二哥月白的直裰和二嫂碧青色的十二幅裙,碰在一处,她无端看得面上一热,忙微微低了头。

    江晚芙自是不知自家小姑子这番心思,冲陆则一笑,便转过头,朝她柔声道,“阿瑜,今日辛苦了,你也早些歇息,我明日再过来。”

    陆书瑜忙颔首应下,目送二人离去,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夫,面上红意更甚。

    嬷嬷出来寻她,见她呆呆站在庑廊下,面上残留着红晕,还以为她吹了风,忙不迭叫下人去熬驱寒的汤药去了。

    陆书瑜一个没出阁的小娘子,自然不好意思同嬷嬷说,自己是羡慕二哥二嫂,只得捏着鼻子喝药,苦得悄悄吐舌头。

    却说江晚芙这头,二人出了福安堂,朝回立雪堂的方向走,纤云和小厮自觉落在后头,没打搅主子们说话。

    但其实,二人倒也没那么多话,陆则一贯寡言少语,江晚芙则是算了一整日的账,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手腕也有些发酸,便不自觉转了转手腕。

    陆则细心,察觉到她的动作,忽的开口,“疼?”

    江晚芙颔首,边走边轻声答话,道,“也不是,有点酸,许久没这样使算盘了,都有些手生了……”

    话音刚落,却忽觉手腕一轻,陆则靠她那侧的手,忽的握住她的腕子,他的手比她大了不少,握着她的腕子,绰绰有余,指腹在她腕上技巧性的揉着,有些粗糙的指腹,被他碰过的肌肤,很快有些发烫。

    江晚芙微微一怔,不由得侧过脸,看着夜色下的陆则,酸疼的手腕,却是舒服了些。

    陆则见小娘子望着自己,倒是难得先开口,“我幼时习武,那时还小,骨头还没长成,也常常手腕疼。

    后来父亲教我,每日习武后,先用温水松弛,再用药酒揉按……”

    二人在一起时,陆则很少提起自己幼年时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觉得枯燥乏味,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他难得说起这些,江晚芙便听得很认真,脑中也浮现出幼年的陆则,在庭中习武练拳的场景。

    陆则生得这样好,年幼的时候,定然也是个十分俊俏的小郎君。

    说不定大人们还很喜欢逗他,毕竟,江晚芙自己小的时候,就没少有这种经历。

    不过,陆致身份高,旁人说不定也不敢逗他的……

    江晚芙胡思乱想着,连什么时候走到曲廊尽头,都没察觉,险些直直撞上尽头的立柱,还是陆则抬手护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下意识抬眼看了眼陆则,见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看了她一眼。

    他虽顾及她的面子,没说什么,但江晚芙还是觉得有些丢脸,忙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认真看着脚下的路。接下来,倒是没像之前那样犯蠢了。

    二人继续朝前走,陆则替小娘子揉着手腕,走了几步,忽的脚步微微一顿,扫了眼花圃尽头的小路。

    那里空无一人,只有些假山,缝隙中爬满了干枯的青苔,在夜色下,形状显得有些嶙峋。

    曲廊下的人,已经走出很远很远了,陆致才从假山后走出,神色有几分寥落。

    他自然不是有意藏在这里的,祖母有事找他,他便过来了,却不料在半路碰见了二弟和江……二弟妹。

    二弟握着二弟妹的手腕,两人那样亲昵说着话,远远看着,再郎才女貌般配不过。

    他其实不该躲,也没有理由躲,但他那时的第一反应,却是默不作声,藏在了假山后,他下意识不想那样近距离的,看两人亲昵无间的样子。

    也不是心有不甘,更不是想破坏什么,只是下意识不想去看罢了。

    陆致在假山旁站了会儿,待情绪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才朝福安堂的方向继续走。

    不多时,就到了福安堂,陆致进了门,嬷嬷去请陆老夫人,请他在侧厅里略坐片刻,有丫鬟给他端茶,陆则朝她轻轻颔首。

    丫鬟见他温和儒雅模样,不自觉悄悄红了脸。

    虽说世子爷是嫡出,身份贵重,大爷只是庶出,可她还是觉得,大爷这样待人温和的,更好些,也容易亲近些,不像世子爷那么高不可攀。

    当然,丫鬟也只是想一想,没什么其他心思。老夫人和善,她们在福安堂伺候的,活不重,也嫌少被责骂,等年岁到了,想留在府里的,老夫人会给许门亲事。

    若是想出去嫁人,老夫人也不会拦着。她自是惜福,不敢动其他念头。

    其实,也不光她一个人这么想,大家都这么觉得,只是私下悄悄想,明面上不敢说罢了。

    第59章

    第

    59

    章

    陆致独坐片刻,

    陆老夫人便过来了,进了门,坐下后,

    见起身朝她行礼的长孙,一身淡青直裰,面目儒雅,

    举止温和有礼。

    其实,比起强势的陆则,陆致这样温文儒雅的性情,才更像是世家养出的郎君。

    但是,

    国公府的继承人,自然还是要像陆则那样强势的才能担得起。

    陆老夫人收回思绪,

    微微颔首,

    “坐罢。祖母今日叫你过来,

    是有件事和你商量。几个兄弟里,你年岁最长,

    从前之事,

    也不再提了,

    眼下你成亲的事,

    总是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陆致闻言,张了张口,“祖母,

    我想——”

    陆老夫人打断他,“大郎,你总不是要告诉祖母,

    你要为了个林若柳,

    连正妻都不打算娶了?”

    虽陆老夫人嘴上说,

    林若柳进了明思堂的门,她就只当这个人死了。

    但林若柳是拐出十八道的亲戚,孙子却是亲孙子,她当然做不到真就不管了。嬷嬷偶尔提起明思堂的事,她也没不许嬷嬷说。


如果您喜欢,请把《云鬓楚腰》,方便以后阅读云鬓楚腰第4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云鬓楚腰第41章并对云鬓楚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