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雪后初晴。
今冬的天气比往常更加凛冽,大雪时断时续地下了数月,京都难得出一回暖阳。
天刚蒙蒙亮,大理寺门前的残雪被踩踏成泥,显得凌乱不堪,杨廷魁纠集一众举子齐整地站在大理寺门前。
他在冷风中静静地站了许久,一身素白长袍浸染些许晨时露水,一阵风吹起,他的衣角微微翻动,潮润又清冷。
即便如此,他仍然紧盯着大理寺门前,目光平静且悲凉。
日头渐渐升高,漫天的雾霭消退,冬日的暖阳倾泻而下。
大理寺门前逐渐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百姓,人声嘈杂。
杨廷魁抬眼瞧了瞧头上的日头,上前一步朝着紧闭的大理寺寺门躬身行礼,高声喊道:“京都举子杨廷魁携同窗好友,请求大理寺释放无罪之人。”
一时间,众举子群情激愤,纷纷高声喊道“大理寺徇私枉法,乱抓无辜。”
“欲加之罪,律法何存?
天理何存?”
…。
周围的百姓不知前后因果,听这些读书人的意思,应当是大理寺抓了无罪之人,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举子们和大理寺卫僵持不下,围观的百姓却是越来越多。
大理寺卿朱明瞧着事态有些严重,开门迈步而出,不可一世昂首说:“本官奉命行事,何罪之有啊?”
杨廷魁瞧他傲慢无礼的模样,面上不显,温言回,“敢问大人,奉何人之命?
不过是一篇檄文,又有何过错?”
“朱大人如此行事,视我大盛律法为何物?
天理昭昭,岂容玷污?”
朱明顿感揶揄,怒目圆睁看着他:“有何过错?
妄议朝廷命官,是为大罪。”
杨廷魁知道他定会如此说道,不卑不亢回道:“妄议朝廷命官?
若我记得没错,文中似乎只字未提大人您的名字吧。
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