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雪摇了摇头,“我父亲在省城工作,不算本地人。”
范溪湖立即对林千雪的家世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以后林同学学习或者生活上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林千雪谢过之后,仔细地向他打听图书馆。
林同志果然是爱学习,范溪湖心底对林千雪加了十分,“我们学校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但馆内座位比较紧张,每天傍晚吃完饭便早早的在图书馆门口等,来得早才能抢得到位置。”
范溪湖非常热心助人,知晓林千雪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隐隐替她遗憾同时还帮忙出谋划策。
“林同志你怎么没有报考医学?南山大学的医学院是王牌专业。林同志政治经济学有些偏,如果有可能你最好换一门专业。”
受过去十年影响,一扯到经济人们下意识产生偏见联想到资本主义。哪怕航空、机械都比政治经济学要好。
“这些我也不是很懂,都是学校分配的,想来也是很不错的专业。”林千雪并未长篇大论的解释经济学的前途,省时省力的将锅推给学校。
今儿报名,林千雪领了书,然后开了个会,系里学生不多拼拼凑凑都不及隔壁医学院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调剂分配过来的。班上年龄最大的有36岁,年纪最小的17岁应届毕业考上的,而且男生占了三分之二。
大家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还未正式开始上课便已自发自觉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手不离书争分夺秒。
在这浓烈的学习氛围中,林千雪悠闲地回家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她自已都有些负罪感。
等她拎着半斤鸡蛋糕回家,迟迟正在林母的牵引下一边学走路一边追着大公鸡,“咯咯咯”银铃般笑声门外都听得见。
“迟迟,妈妈回来了。”林千雪抱了抱女儿,问她白天哭了没有。
“哭了,怎么没哭,这娇气包哭的哄都哄不住,我抱着她去找你假意在门口找了一圈才止住。”不过这次比之前断奶那次进步多了。
林千雪细细喂迟迟吃鸡蛋糕,自已学习的同时还得兼顾迟迟的早教。
“千雪,我来教迟迟就行了。”姜老主动接手这一项任务。
林千雪也没彻底放手,每日写着教学大纲,让爷爷按照早教大纲教导迟迟。
姜老这一接手,立即对小崽崽施行军事化管理。
一周岁出头的柳迟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很快她便学会了走路,摇摇缓缓不倒翁一样,看得人胆战心惊想去扶她一把。诶,没摔跤,又站稳了。
不仅如此还学会了准确的发“信号弹”,困了饿了尿了都会提前且精准的打招呼,大大减少了这个家里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迟迟自已主动吃饭越发像模像样。
闲来无事的姜老甚至还给迟迟发一个小小背囊,让她在家中进行“野外拉练”,每天新玩法大大占据了迟迟的精力和兴趣,到是减少白天因为想妈妈哭鼻子的次数,甚至还学会了打报告。
开学一星期林千雪总算是万事都步入正轨了,生活学习相互兼顾两不耽误,开学一个月林千雪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但班上同学就没她这般轻松了。
很多人报考这专业都是因为分数线问题给调剂过来的,他们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经济学。开学后上了几节课学的云里雾里,压力非常大,甚至直接死记硬背,能考上南山大学智商是够的,他们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晨曦诵读、挑灯夜战,将刻苦变成日常,甚至日日去图书馆苦读,只是骤然一下子接触新事物一下子没有找到入门诀窍。
诸位老师对77级高考入校的学生格外地器重和关爱,他们认真教了一个月,学生埋头苦学了一个月,一场测试双方一起崩溃,成绩凄凄惨惨戚戚,唯独林千雪一枝独秀。
林千雪正用手支着下巴走神,明天礼拜天柳宗镇应该会来省城,他们一家三口该怎么度过这美好的周末?还未决定好就被班主任喊去了办公室。
第358章
打报告的小迟迟
“让我分享学习方法?”林千雪瞪大眼眸。
“是的。”
这次测试让诸位老师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班上同学的学习方法或许需要改进。十来年的折磨让老师离开讲台太久,骤然回归一切都很生疏,他也在调整教学模式。满地菊花残,林千雪能考出高分必定有她的诀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林千雪同学这周日有空吗?到时想让你在班上分享一下学习心得,让同学们向你取取经,你不用紧张,就是和平时课后互相讨论交流差不多。”
领导问你,没空也得有空!刷脸的机会林千雪从不放过。
“老师您放心,我回家后立即整理学习心得,一定倾囊相授。
只是咱们学校的学生都非常爱学习,周末也泡在教室里学习,不浪费一寸光阴,我们占据教室会不会打扰到他们?
老师您看要不向院里借用会议室,门一关声音隔绝在外,我们可以畅所欲言。”
这位同学不错,从不藏私,老师同意了林千雪的提议。
结果周日来的同学比预计的要多,不仅班上同学来了隔壁班的同学也来了,毕竟不少人都被这一专业搞的崩溃。他们花了百分百的努力学习,却只得了百分之七十、六十、甚至五十的收获,回报率太低了。
差的想进步好的想更好,大家都爱学习,发自内心的爱学习,自已主动争取着来而不是被人用鞭子挥打着来。
林千雪看了一眼手表,“大家先坐一坐,还有其他同学没有到,我们再等五分钟,一会分享会八点半准时开始。”
林千雪游刃有余毫不胆怯的样子,一时之间让其他人都怀疑她究竟是学生还是老师。
原本背着手过来看看情况顺便维持纪律的班主任,眼见自个没什么事,直接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林千雪眼瞧着八点半了,直接拿起讲台上一张早已写好的白纸,“请勿敲门打扰”贴门上,然后将会议室的门从里面关上。
过期不候!没有点时间观念就别中途打扰了。
既然是分享会拿出来的必须是干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验林千雪并不缺,所以晦涩难懂的东西她总能很好地深入浅出。
林千雪轻松掌控全场,语言风趣让人通俗易懂的同时心情也非常轻松,底下一片唰唰唰记笔记的声音。最后提问环节也是一对一对症下药,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这一次分享会结束大家这才如梦初醒,今日真是收获满满。
今日一场分享会,林千雪的优异烙印在不少人脑海之中,便是连班主任处也挂上了号。
学习方法不对事倍功半,一旦开窍那便是事半功倍,好多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林千雪分享的学习心得。
会议室门打开,大家陆陆续续出去,便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小豆丁正抬头眨巴眨巴大眼睛的看着大家。
小豆丁身后站着一个英俊挺拔的男人,一米八七剑眉星目。
“妈妈!妈妈!”迟迟一看见妈妈,立即跌跌撞撞奔跑过去。
林千雪低头笑道,温柔宛如一池春水,“迟迟怎么来学校了?”
“报--报告。”小胖手举到脑袋上,憨态可掬,“爸爸带--带迟迟--来。”
训练成果不错,小小年纪都知道打报告了。
林千雪立即将小崽崽抱起来,“迟迟是不是和爸爸等久了?妈妈带迟迟去吃饭饭,好不好?”
妈妈?众人大跌眼镜,林千雪同志身材窈窕、面若少女、青春洋溢,就已经是妈妈了?
“林同志你结婚了?”刹那间好似有什么东西碎了,尚未萌芽便掐的干干净净。
“是的,这是我女儿迟迟,这位是我的爱人柳宗镇同志。”林千雪抱着女儿,大大方方的指着身后帮忙拎包的柳宗镇向大家介绍。
柳宗镇点了点头和大家打招呼,平易近人,“你们好,我是千雪的爱人柳宗镇,以后拜托你们多多照顾千雪。”
“哪里哪里,是林同志帮助了我们才对。”林同学这么优秀,爱人一表人才,就连孩子都玉雪可爱。
“迟迟,和叔叔阿姨们打招呼。”
迟迟晃了晃脚脚要下地,站稳后立即举起小胖手,奶嘟嘟的行礼,“报告,我叫--柳迟迟,今年一岁了。”
可爱的幼崽总是能够萌化人心,三分钟后奶爸柳宗镇抱着迟迟,携妻带子离开了,林千雪有爱人有孩子的消息迅速传开。
迟迟被爸爸抱着视线高高的,阳光温煦,一家三口行走于校园中,林千雪带父女参观了学校,也尝尝食堂的饭菜,途中迟迟闹着要下地,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时不时顽皮的蹦蹦跳两下,短短十几米的路愣是被她走出了一刻钟。
“迟迟想要吃什么?”
被爸爸抱的高高的迟迟,小胖手指了指颇有挥斥方遒之意,第一次和爸爸妈妈在外面吃饭迟迟特别的开心,虽然吃的只是蛋羹,抱回家时已经奶乎乎趴在爸爸怀里睡着了。
“迟迟长大了很多。”错过了女儿的成长,柳宗镇隐隐有些遗憾。
林千雪笑声中充满了骄傲,“那可不,爷爷每天都训练她,如今都已经野外拉练了。”寓教于乐,迟迟学的开心成长的也很快。
工作日的等待才换来周末相聚,这一日相聚来的极为短促,因为短暂所以弥足珍贵。大汗淋漓的两人相依相偎,互相说着最近一周身边发生的事情,生活便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而成,无需惊心动魄细水长流便够了。
因为上次分享会林千雪在系里声名大噪,上次迟到错过的同学心底说不出的遗憾,只能私底下借笔记。
夏日炎热、秋天干燥、冬季寒冷,一年之中只有春季最适合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在南山大学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眼睛里除了学习就只剩学习,省吃俭用、废寝忘食。
这日林千雪耳朵尖的听见坐在窗户边的几个生面孔的同学低声交谈。
“这英雄牌钢笔百货大楼五块钱一支还要票,我这钢笔是托朋友从外地买的,四块五毛钱不要票,我给我爸、我哥还有我弟也买了一支。”
“四块五毛钱?”
钢笔是知识分子的标配,而英雄牌钢笔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握着笔杆子的人都想要来一支这样的好钢笔,如同侠客总想要一把绝世名刀一般。读大学有补贴,四块五毛钱一支钢笔能省五毛钱,咬咬牙省吃俭用也能买得起,关键是不要票,一时之间好几个人心动了,开口拜托他帮忙买一支。
“不行的!不行的!”对方摇头,义正言辞拒绝。
第359章
卖钢笔套路
“你有四支钢笔,你家里人也用不了这么多,给我匀一支,就一支。”
对方有些犹豫。
若对方极为热情,满口答应,大家反倒与不敢要,但对方很是犹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大大增加了人购买的欲望。
孙子兵法中的以退为进颇为不错。
为了不厚此薄彼,那人将他爸、他哥、他弟的钢笔都匀了出来。
“也只能这样子了,好在我最近不急着回家,过段时间再托朋友帮家里头买几只英雄牌钢笔。”
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没有匀到钢笔的人便让他顺便托朋友多买一支。
最后从一支钢笔到两支,从两支到四支。
“不行了不行了,再多就不行了。”那人再次拒绝。
几日之后,班上三分之一同学换上了新钢笔,毕竟没有哪个爱学习之人能够拒绝的了钢笔的诱惑。便是班上年纪最大三十六岁的老大哥也换上了钢笔,使用时极为爱惜。
一时之间钢笔之风在学生中刮了起来,买手表的人比买钢笔的人少,不仅如此南山大学校园颇大,走路需要大半个小时,自行车这类交通工具也有人置办了。
开学一个多月了,钢笔如此紧俏,林千雪看了一眼课程表,打算去陆启处放一批货。
“娘,我今天中午学校里有事就不回来吃饭了,估计晚饭前回来。”上午上完课直接过去友谊大厦附近需要点时间。
迟迟大了一点,渐渐听得懂一点大人的话,一看见妈妈拿起大包要走,立即从小椅子里站起来摇摇晃晃追过去,“妈妈!妈妈!”你去哪我也要去。
“你这个小人精。”
这样的情况三不五时的发生,每每被迟迟发现她要出去立即缠住人。
林千雪将女儿抱起来哄了哄,“妈妈去买包包吃。”
迟迟满脸怀疑。
柳母将孙女接过来,“千雪你去厨房将碗洗了,迟迟,奶奶牵你去看大公鸡。”说完柳母对儿媳妇使了一个眼色。
林千雪立即端起饭桌上的碗筷进厨房,迟迟一看妈妈去的方向是厨房,放心了,跟着奶奶去看大公鸡。
林母提醒,“趁着你婆婆哄迟迟看大公鸡的功夫你赶紧出门,小心点别让迟迟给看见了,否则又要缠着不让你走了。”
孩子的通病,缠着父母一看见他们离开就哭就闹,每天早上林千雪出个门还得做贼一样偷偷摸摸背着她。
林千雪上完课便火速往友谊大厦附近赶,装扮一番直奔陆启住处,结果扑了一个空。
家里头没有人,连门都给上锁了?这是头一次。
林千雪寻了左右隔壁邻居,“大娘跟你打听一个事,隔壁陆家兄弟去哪里?”
大娘手臂朝天空挥了挥,“去上大学了,小陆老有出息了考上了大学。他家就他和他弟两人,所以小陆就带着他弟一道去上大学了。对了,你找他有啥啥子事?”
“给他介绍女同志,我是他家远房亲戚,陆启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头也没个长辈在,我便给他张罗对象,谁承想扑了一个空。”
大娘眼睛顿时亮了,“小陆之前好像是说过家里头有这么一个亲戚,他去上大学前还托过我这事,说要是亲戚上门让我转交个信,你等等我进去找一找。”
三分钟后,林千雪拿到了信,信中陆启致歉又解释了一通,并留有学校详细地址。
很巧,陆启的大学就在南山大学附近,路程两公里左右。
事情解决了,大娘却拉着林千雪没让她走,笑容中带有一丝热情。
“妮儿你还认识不认识能干的女同志?我家有个小儿子还没结婚,能不能也帮大娘一个忙?若是小陆没相中,你能安排我家小儿子和她见见面不?缘分这事情说不准,没准就看对眼了。”打从前年开始就晓得小陆相看姑娘,一直没相中,显然对方真将林千雪当成媒婆了,打算捡个漏。
林千雪,“......”
这这这--这怎么拒绝?压根就没有相看的女同志。
林千雪压低声音,“大娘,我和你透个底,我介绍的这个女同志之所以答应和小陆相看,主要是图他无父无母以后上头没婆婆压着,将来日子过得松快。”
大娘,“......”
突然觉得小儿子也不是那么着急结婚。
永绝后患的林千雪火速离开,今日事今日毕,她寻着信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咬着笔杆子抓耳挠腮写作业的陆明一看见林千雪,立即起身,“我去喊我哥!”
陆启考上大学后精神面貌都变了,时隔个月越发的意气风发。
“陆家兄弟还没来得及恭喜你考上了大学,只是如今你是大学生了,不晓得我上次给你提的表妹你还要不要相看?”林千雪潜台词询问他是否初心如故--继续做生意。
陆启如今是大学生,将来有铁饭碗有光明的大好前程。如果继续干黑市买卖,一朝被人揭发将会被人打入地狱,如今干干净净退出人之常情。
林千雪的顾虑,陆启还真考虑过。
“相看的,只是今后忙碌,时间可能会少点,其它的很难顾及,目前手头上只剩下一块手表和一只钢笔,也不知表妹介意不介意这家底?”陆启打算以后只做手表、钢笔生意,其它杂七杂八的生意停掉,节约时间减少风险。
“哪里会介意,你晓得的如今大学里好些人买手表,买钢笔的更是比比皆是。”林千雪竖着勾起食指。
打九折?陆启眼睛一亮,一直以来都是他求着对方做生意,这次决定缩减业务还担忧对方不快,没想到对方压根不在意。
林千雪真的不介意,只要手表和钢笔卖的好利润远远比其它物品可观,而且交易单一风险低。
两人再一次银货两讫,临走前林千雪提醒了一句,“陆启同志如果以后需要手表和钢笔可以在家门外做一个显眼的标记,这样我能及时过来。”
这一片区域除了南山大学还有好几个大学,全都是手表和钢笔的潜在客户,如果陆启运营的好吃下的货只会越来越多。
林千雪将收到的货款三分之一用于交易所1:100兑换,又囤了一批手表、钢笔在仓库中。
第360章
对生母不闻不问,知不知道她过得有多苦
如今做点生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林千雪告诉自已再等等吧,今年十二月改革开放后就好了,如今春暖花开,再挨过一个夏天一个秋天就可以了,很快的。
回到家,迟迟正背着“炸药包”在院子里匍匐前进,“教官”姜老立在一旁训练她。
柳母坐在大树底下择菜,林母一边勾毛线一边看迟迟训练,时不时还喊两声迟迟真厉害。
“这个不错,跑跑跳跳的小身板一天比一天瓷实,总比天天追大公鸡强。”虽然都是活动,但追大公鸡听着有些埋汰。
“妈妈!妈妈!”背着“小小炸药包”的迟迟一看见妈妈,立即改变方向小脚脚加快速度,一头扑进妈妈怀里,蹭了蹭小脸蛋。
“迟迟在家都干了什么呀?”
“和老外公玩,迟迟棒棒的。”迟迟语言能力发育得不错,说完自已还不忘夸奖自已一句。
“今儿还在家里画了画。”柳母拿出一张五彩斑斓、线条交错的蜡笔画出来,完全看不出是东西。孙女的第一幅画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回头得将它放相册里好好保存。
“上午抱她去了百货大楼买了盒蜡笔给她玩,涂涂画画的,你瞧瞧上好的蜡笔才用了一次就被她弄的不成样子了。”林母拿出一盒十二色蜡笔,好几支被掰断到是可惜了。如今真是家庭条件好了五毛一块的东西用一次就糟蹋成这样子了,这要是早个十几年,几分钱一支的铅笔都得珍惜的写到头才行。并非林母舍不得给迟迟用钱,只是她从苦日子里过过来见不得浪费。
“没事,回头继续让迟迟用断了的蜡笔画画,注意一点别让她吃了就成。”
专家说了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林千雪看了看那副吃颜色、歪歪扭扭的线条画,“迟迟画的是什么呀?可以告诉妈妈吗?”
迟迟歪了歪小脑袋,小胖手指着五彩缤斓,“花花,还有妈妈。”
林千雪,“......”
难为你了,这还能分辨的出来妈妈。
“迟迟画的真棒!”必须鼓励。
孩子对父母的表扬是有记忆的,甚是神经活跃让他们感受到愉悦,从而调动积极性。
打那以后,林千雪又见到了几幅迟迟的“巨作”,每一幅画里都有妈妈。
林千雪在家习惯看书,一岁多的孩子爱模仿家长,迟迟受她影响也喜欢捧着自已的小书书坐在妈妈旁边看。
姜老看见迟迟这么喜欢看书,还特意给她打了适合一周岁小朋友的迷你版的小书桌、小椅子,小奶包学习看着有模有样的。
“千雪说孩子喜欢模仿人,亲家母你说说我要不要也捧一本书去看。”
上次林母在泡沫箱里种点葱,蹲的时间有点久直起身时捶了捶后背,结果迟迟也跟着学起这幅标准的老太太动作,林母说不出的震惊,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晓得这是不好的行为,林母还是决定让迟迟跟着学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