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141章

    周满心中一动,“你也觉得我可以大量购进纸张转手卖到医署去?”

    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势力,做这种事遮掩的方法有很多种,哪怕不用白善帮忙,周满自己都能做好,多花费两分心力便可。

    白善忍不住笑眯了眼,压低声音道:“既然是好东西,何不学了来,我们自己来做,不然每次都要耗费心力和东西去与人交换,多麻烦?”

    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周满,小声道:“好东西可以留给小岳父做他用,没必要费在这种东西上。”

    他也用过周满的纸张,大部分与他们现在用的差不多,但也有少部分很不一样。

    从满宝用纸的态度来看,这东西应该不贵,加上她从那一个世界拿出来的远胜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觉得那边的制造工艺更强一些。

    虽然满宝从不谈到那个世界,但白善也推断了解出来不少,他现在已经不愿将它称之为阴间,而是另一个世界。

    他觉得或许志怪话本上说的有可能是真的,那个世界不仅有鬼神,可能还有妖精之类的,所以构成很丰富,就和他们这个世界一样。

    白善想到这里还感叹了一句呢,“不知道将来我们百年后能不能进入那个世界……”

    周满:……这个有点儿难,她也回答不出来。不知道人死以后是什么样的。

    第3032章

    一起呀

    周满听进去了,于是抽空就问科科,“纸怎么造?需要买什么书?”

    科科:“……不用这么麻烦,百科馆有词条,宿主可以直接搜索,当然,你要想更了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更具体的制造方法,买书也可以。”

    它就给周满找出了两本书,看着都不是很厚的样子,它道:“纸张并不贵,就算现在书籍多是电子的,人类的习惯行为也是电子书,但依旧喜欢收藏大量的纸质书籍。”

    所以纸张的制造从来没有退步过,甚至有的人追求复古,还照着古法将以前的纸张都复原出来。

    以科科的数据来分析,它很不能理解人类的这类行为的,因为那些纸张的书写质量看着并不如现在他们制造的工艺。

    而且花费还大。

    不过人类喜欢就好。

    只是词条搜索就能出来具体的制作方法,纸张也分为很多种,输入名字,每一种的制作工艺都有些差异,但大致的步骤是一样的。

    周满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这东西……不是只有书局和世家大家在会有的吗?

    她愣愣的,然后再次感叹起来,“真好啊,技术都分享的。”

    科科现在也更“聪明”了一些,分析过宿主这句话后道:“百科馆内是有很多技术,囊括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基本上所有基础和略微高深的东西都可以在百科馆内学习,但更机密一些的东西就不行了。”

    没有主系统盯着,它话也更多了,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莫老师的复原药剂,虽然在给你的教学过程中他将其列为教学材料,但整个百科馆,除了你外,没有谁能在百科馆内学习到这个知识。”

    虽然她学了也没用,因为她没有工具能做出来。

    “这是属于高深的机密知识的一种,一般是在现实中私密教学,你在百科馆内也只能查找到莫老师为制造药剂写的论文,但要想了解更多,至少百科馆明面上是没有的。”

    周满若有所思,“而现在纸张的制造在当下就是高深的机密知识,但在你那个世界却是和现在的咸菜一样,不说家家户户都会做,至少你随口一问会做的人,大家都会说的。”

    科科应了一声,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可以直接搜索出制造方法,但周满还是花积分买了这两本书。

    书并不是很贵,她买下来后便又付了一笔积分将之打印出来,拿到手里后就兴冲冲的去找白善。

    晚上两个人就挤在床上看书上的造纸技术。

    白善一边翻一边感叹,“我从前只在一些书上看到过零星记载,说书可从竹子、渔网和木片中制作而出,却不知道原来连稻草都能做纸。”

    周满道:“看描述似乎质量不太好,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大。”

    白善:“所以造纸的地方得好好选择。”

    周满就问他,“我们自己造?”

    白善想了想后道:“叫上白二和殷或。”

    但这么多的造纸方子……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我们先赚一笔,等以后再选出几个好方子来送给陛下和太子。”

    “什么样的方子算好?”这上面这么多方子呢。

    “对陛下和太子来说,成本低,步骤少的方子就是好方子。”

    这样的方子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质量很一般。

    但是也是这样的纸张才适合推广,皇帝和太子面对的是全天下的人,不像他们,他们可以选择美好的纸张方子。

    不过当下的确是以便宜为主。

    白善在挑挑拣拣,最后挑出了两个方子,“先用这两个试试。”

    于是第二天白善和周满又去殷或府上蹭饭吃,顺便还叫上了隔壁府上的白二郎和明达。

    殷或正在窗下写东西,看到他们便停下笔,“今天没有野菜了。”

    周满道:“没关系,随便吃点儿就行。”

    殷或就将笔放在了笔山上,“也是稀奇,你们两家成了亲的却总是到我家来蹭饭。”

    “这不是怕你一人孤单吗?”白善道:“大家一起吃饭也热闹。”

    殷或无奈,将才写好的东西递给他,“你要的,每日役丁的粮食消耗预计,还有银钱预估。”

    白善接过扫了一眼便先放在了一旁,“这个明日再说,我们今天说纸张。”

    白二郎:“荥阳纸贵?”

    “咦,”这倒是让白善惊讶了,他扭头去看白二郎,“你知道郑斐的事。”

    白二郎就看向明达,“嗯,这事儿传得挺广的。”

    明达道:“荥阳离鲁地不远,郑二郎在这一片很有名望。”

    京城也是人才辈出,之前最有名的是杨和书唐鹤几个,后来则是白善几个,而现在王家和卢家的郎君在京城扬名,相比之下郑二郎在京城的名声没那么大。

    但他在这一带却是很有名的。

    殷或看了看他们,将话题扯回来,“纸张怎么了?”

    “哦,我打算建一个造纸作坊,你们要不要一起?”

    殷或:“……因为纸贵你就造纸吗?”

    白善就叹气道:“当然不至于,这天下的物价起起伏伏,总不能稍有起伏我就做什么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纸张牵连很大。”

    他道:“衙门的文书,各村各里记录人口,这些都需要纸张,尤其核对人口时,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

    “要是纸张不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今年北海县是我当家,我在纸张上没亏过属下,这才看不出来,但我昨日翻看以前的花销,衙门为了节省纸张,许多东西都没有记录,”白善道:“北海县要不是有盐场在,我恐怕也不能如此豪气的大手一挥说买一百刀就买一百刀,所以为天下计,纸张也得便宜下来,不然长此以往,公务荒废,人口隐匿不报,很多政令都难以下乡。”

    殷或道:“造纸的法子,朝廷的书局有,但据我所知,成本并不低,除此外,会造纸的便是一些世家豪族了。”

    他顿了顿后道:“我家也有一个书铺,但也只能雕刻些书籍印书,纸张都是从外头购买的。”

    白善道:“我有方子。”

    殷或挑眉。

    “而且成本很低,当然,高的也有,不过我现在还不打算做更好的纸张,北海县现在有盐场,我们不宜太过张扬。”

    原来你知道啊?

    殷或若有所思起来,“那你要将造纸坊放在北海县吗?或是放在他处?”

    “就在北海县,”白善道:“虽然不宜扎眼,但北海县好歹是我能控制的地方。”

    第3033章

    要人

    要建造纸坊,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白善和周满都忙,抽不开身,而殷或不能过于伤神,所以事情最后交给了白二郎,其余人则帮他出主意,参详参详。

    周满就和他说了,“首先你得找些匠人,最好是有造纸经验的,没有也没什么,心灵手巧也可以,然后让他们照着方子钻研钻研。”

    白善颔首:“这边琢磨工艺,那边我们可以找适合建坊的地方。”

    白二郎:“我上哪儿找这样的人?”

    殷或想了想道:“得找信得过的人,所以若不是家仆,找了人后也要签卖身契。”

    不然前脚把东西钻研出来,后脚就泄密出去就不好了。

    白善:“倒是可以从下仆中寻找,再有便是让人出去寻摸是否有这样的匠人,若有便买下来。”

    周满:“不容易吧,据我所知,有这样本事的匠人,便是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原来的主家,朝廷也会收没,不会再往外卖。”

    换句话说,就是往外卖,也轮不到他们去买。

    一直没说话的明达道:“我来想办法吧。”

    大家一起看向她。

    明达道:“我可以和父皇从书局里要一些奴隶和匠人。”现成的人手,连方子都是现成的,根本不用再琢磨。

    所以她道:“定下地方后就可以建造造纸坊了。”

    白善和周满就想到他们之前的打算,赞道:“那就麻烦明达公主了,不过还是等方子研究出来再建作坊。”

    明达听出了些,好奇的问:“你们手上有方子?比之现有的纸张如何?”

    白善道:“有两张方子,其中一张据说要比现在的粗纸略差一些,一张则和现在的细纸差不多,或许要好一点儿。”

    明达迟疑了一下后道:“我可以和父皇多要几个擅长造纸的匠人,这样可以造出和书局差不多质量的纸来。”

    白善摇头道:“公主,我们的目的是让纸张便宜下来,所以我们不用书局原来的方子,我和满宝手上的方子成本更低。”

    明达总算是明白了,沉吟了一番后道:“那和父皇要人就不方便了。”

    白善却笑道:“陛下肯给人,那是陛下对公主的慈心,至于造纸坊里的方子,传到陛下那里也没什么的。”

    现阶段他们只打算做这两种纸,价格便宜,易以推广,他和满宝本来就打算将这方子送给陛下和太子的。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等以后这方子送出去了,造纸坊里也能培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工匠来,到时候再选几个比较好的,贵重的纸张方子重新开始就是。

    对于他们来说,建造造纸坊的难处从不是金钱和原材料,一直是工匠和方子。

    而现在他们不缺方子,只是缺人而已。

    明达立即给皇帝写信要人。

    皇帝收到信,想也不想就吩咐古忠,“从宫中的书局里挑选一些会造纸的匠人和仆从送去青州。”

    他想了想,觉得这样还不够,干脆道:“朕记得京城有东西书局?将西书局记在明达名下吧。”

    前者还罢,后者的话……

    古忠忍不住道:“此事陛下要不要和娘娘商议商议?”

    其实古忠想说的是,是不是应该和朝臣商量一下,但他临时改成了皇后。

    皇帝想了想,中午休息时就入后宫去找皇后。

    皇后一听便索要明达的信,等看过后就替明达拒绝了,道:“陛下要是心疼明达,给她一些人,让她自去造纸就是,书局虽是皇室的产业,但一直是为天下学子印制书籍,岂能专门交给一位公主?”

    “光造纸有什么意思?书局里最宝贝的是雕版,新店要想有此积累,没有几十年是办不到的。”皇帝道:“朕有现成的书局,给她一个怎么了?太子也不会介意的。”

    皇后:“……可明达没想办书局,她想做的是造纸坊。”

    “一张纸才赚多少钱?”皇帝道:“最最赚钱的是印书。”

    皇后又看了看明达的信,和皇帝道:“我虽不知明达为何要建造纸坊,但我知道,此举一定不是为了赚钱。”

    知女莫若母,明达从小生活富贵,但并不奢靡,她心性旷达,也不是爱财之人,所以绝对不会单纯为了钱便去建造纸坊。

    而且她要钱多的是法子,何必如此费心力的建造纸坊?

    皇后收了信后道:“陛下不如先去信问问她,为何要建造纸坊,她属意的要不是书局,陛下送她,不过是给她丢一个负担罢了。”

    她知道皇帝的七寸在哪儿,直接道:“要是为了钱,我们直接给她钱又何如?难道我们的女儿还会缺钱吗?”

    皇帝觉得皇后说的有理,于是道:“行,朕写信问她。不过她既然开口要人了,便先给她送一些人去吧。”

    这一点儿皇后没有反对。

    书局……

    说是皇室的产业,但其实也不算是。

    因为书局印制的书是要送到国子监,翰林院,崇文馆,甚至是地方的书局和府学县学里,所以关系重大;

    皇帝之所以那么大大言不惭的说书局是皇室的产业,不过是因为书局赚的钱是归到皇帝的私库里。

    皇后可以肯定,皇帝要是说把西书局记在明达名下,朝中大臣一定会将书局撕到朝廷名下的。

    这对皇室来说一定不是好事,皇后不想闹出这样的纷争。

    但她对女儿也是疼爱的,书局不能送,但人是可以送的,大不了她自己建一个就是。

    哪怕她不只是想建造纸坊,也想印书卖书也不是不可以,回头再送一些雕刻的匠人过去,甚至送她一些雕版也可以。

    这种事私下进行都可以,但若是一口气送出一整家书局就太打眼了。

    皇后说服了皇帝,皇帝暂时略过了这件事,只是也忍不住疑惑,“奇怪,此时明达不是在养胎吗?怎么想起建造纸坊了?”

    又皱眉,“朕派去的人还没到青州吗?”

    古忠忙道:“陛下,他们人多行李多,行程自然缓慢,不似送信,快马加鞭几日就可到达京城。”

    第3034章

    太子,你背锅吧

    皇帝勉强听进去了,只是还是不太高兴,叹气道:“唉,早知道就不让明达出去了,像长豫多好,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也不会被欺负了。”

    皇后就笑道:“有驸马在呢,谁敢欺负了她去?而且青州有周满,她在那里也安全。”

    皇帝近来也一直如此说服自己才没那么懊恼,但心底是什么感受也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那么多孩子里,他最疼爱的三个孩子都是嫡出的,其中明达又最可疼,他对恭王都能够那么宠爱,但其实恭王在明达面前还要再退一步。

    皇后也知道他素来疼爱明达,因此不再提起这事让他烦心,而是问道:“太子何时回来?”

    皇帝道:“已经密信回来,此时已经在归程,应该不日就能到达京城。”

    但此时太子归途并不平静,他们这一次虽未曾深入江南,但也胆大的在江南边界几个州县晃悠了一圈。

    跟着的两位御史虽然稳重,却是嫉恶如仇的人,更不要说当中还有唐鹤这个不怕事的,太子自己更是胆大包天,所以他在整治了一下走过的吏治,断绝了江南往北输送官盐的路,已经给青州和京城去信要返京时,路过海州,他就没忍住钻到江南巡察去了。

    虽然只在海州附近几个州县,但他奔着盐税去的,又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就查出了不少东西。

    听说杨和书在江南行事多受阻挠,于是太子就拿着查出来的东西替他砍了几个人。

    嗯,作为太子,又是代天子巡察,他还是有这个权利的。

    但他抄家时还翻出来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太子一行人当即准备返京。

    夏御史见他们损失了八个侍卫,不由劝太子,“殿下,我们应该改换路线进京,不如兵分两路,臣带着人将追兵引开,殿下快马加鞭回京。”

    太子刚看着身边的亲卫挖了坑将才断气的三个侍卫埋好,闻言冷哼道:“天下莫非王土,孤躲他们作甚?一群魑魅魍魉,也配孤舍了良臣逃命?”

    他道:“我们连夜赶路,去汴州,直接让驻军护送孤回京。”

    夏御史虽然很感动太子不抛弃他们,且把他们列为良臣,但依旧道:“焉知追杀的人没有与中原之地的世家勾结?一旦他们互相勾结,我们进城只会越发危险。”

    太子直接看向唐鹤,“你说呢?”

    唐鹤刚才打架时要护住两位御史,胳膊也被划了一剑,问题不大,此时正在包扎,他想了想后道:“夏御史所虑不无道理。”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14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141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