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院正也心中一动,垂眸沉思起来,他忍不住心潮澎湃,这可是名留青史的事啊。
萧院正正色了些,一脸严肃的拱手行礼,“臣会尽己所能的帮助周大人的。”
第3056章
留名
皇帝微微点头,眼睛也闪闪发亮,周满要是能写出来,于他也是一大功绩,将来后人提起药典也会提起是在他为帝时写的,还得了他支持。
这么一想,皇帝第二天上大朝会时便将这事儿当个笑话告诉诸臣,他把周满画的那张图拿出来给众人看,问可有人认识?
很好,成功的为难住了众臣,没人认识。
皇帝便笑道:“看来诸卿都被周卿给难住了,罢了,这张图便给你们吧,她可是和朕说了,谁要是能找到这株树带到她跟前来,或是其他的,她没见过的植物和动物,凡是活的东西,都能够与她问诊一次。”
“不管是什么病,她都会尽力去救治,”皇帝笑眯眯的道:“以周满现今的医术来说,这个承诺不可谓不重了。”
百官若有所思起来。
当然,坐在最前面的那一拨人是不太担心的,他们有特权,就算自己去请请不到,还能和皇帝申请要太医们去看病。
不过有备无患嘛,他们请太医看病没问题,但家属却有些难啊,而且亲朋之间万一有需要呢?
自从太医署在京城也建了一家医署后,官员们再想请到萧院正刘太医和周满这样的太医看病也困难了。
尤其周满现在还不在京城。
于是不少人都将此事记在了心中,决定回去和亲朋好友们谈论一番,要是有人需要,那就去寻摸些周满可能没见过的生物来,应该不难。
但也有人表达了不开心,“这不是损耗民财吗?周满这是要做奸佞吗?”
“陛下并没有勉强人,全凭个人需要,怎能算损耗民财?”
“周满便是太医,治病救人是她的本职,如今却附加了条件,诸公不仅不反对,反而还大家赞赏,使病患损耗财物人力,这还不算损耗民财吗?”
唐鹤听到这些议论,脚步略停,便上前笑眯眯的道:“几位大人多虑了,周大人给出的这个奖赏自然不是面对在职责范围内的病患,而是给的那些找不起她问诊的人。”
对方略一瞥眼,看向唐鹤,“小唐大人,周满现在不过是一署令而已,平民百姓都可找她问诊。”
唐鹤微微一笑:“她现在是署令,但几年之后,谁能确定她还只是一个署令?”
他道:“以周大人的医术和医德,高升是迟早的事,她给出这个机会是对自己将来的医术极有信心,目光长远且力有所及的人可以准备准备,毕竟周大人给出的这个机会,又不是要求对方立时用了,若有幸得了这个机会,留着等待将来有需要时用上,岂不是两相得宜?”
边上一直没说话,或者同样为周满说过话的人微微颔首,正是这个道理。
说白了,这就是周满拿着手绢站在路口和他们招手,告诉他们,她将来的医术会高不可攀,且地位也会很高,尔等可能找不起我看病了,现在给你们一个投资的机会,你们投资了,便能在前面很远很远的路口找到我,让未来的那个我给你们指定的人看病。
所以他们要不要投资呢?
废话,只要见识过周满医术的人,自然都会投资。
她今年才多大,但医术已经能跟萧院正齐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历数她进京以来的作为——治好了太子的不育,开腹取子,开膛治好了小公爷,救了病危的皇帝一次,天花以及种痘法的提出……
论医术,谁能够不从心里信服她?
如果将来他们或者他们的亲朋会病到绝境,这世上有能救他们的人,那个人有九成的可能是周满;
论前程,除非下一个皇帝是恭王,不然就算太子不能安全登基,其他皇子上位也会礼遇周满。
这可是多了一条命的太医啊。
所以为什么不投资?
连与周满关系那么好的唐鹤回到家里都和唐夫人道:“告诉家中外出的下人,以后出门多看看路边的花花草草,要是有没见过的植物,挖回来。”
唐夫人伸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怎么,才出门半日就沾上周满的坏毛病了?”
唐鹤伸手拉下她的手,“这怎么是坏毛病呢?”
他一脸严肃,义正言辞的道:“我就一直觉得她这是好习惯,对未知充满了探知欲,要不是有这个好习惯,她医术能这么好吗?”
唐夫人认真的打量他,半晌后道:“周满现在不在这儿,她要回京了?你提前练习拍她马屁?”
唐鹤:“……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是认真的。”
见他一脸严肃,唐夫人信了他,问道:“可昨天看完信不是已经吩咐下去了吗,好端端的怎么又想起来重提这件事?”
“今日大朝会,临退朝时,陛下特意提了一嘴,”唐鹤感叹道:“她可真够厉害的,还给陛下单独写了一封信。”
唐夫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然后陛下还替她与百官宣扬了?”
“不错,今日过后,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各州县也会听闻这个消息的。”
真以为周满的目标是京城的这些官员吗?
当然不是了!
你们这些官员都在京城,能给她找来什么没见识过的东西?
她的目标是大晋州县下的官员,大晋这么大,她有这么多地方没走过,没见识过的生物不知凡几。
皇帝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儿,他在大朝会上提起此事,不过是想借百官的口和手传播到大晋的每一个州县去。
毕竟这算是周满的私欲和私心,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好明着下旨,大家在大朝会上当个笑话论一论,听一听还是可以的。
唐夫人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儿,经过皇帝金口出来的话,那才是真的天下闻名,只怕过一段时间连番邦都能听到,周满这次算是一朝闻名天下知了。
她不由坐直了身体,“陛下为何……如此关切此事?”
唐鹤摊手,“我不知道啊,或许是看重周满?”
唐夫人默默地看着他。
唐鹤便起身道:“我去看看爹。”
老唐大人看了他一眼便告诉他,“听说周大人有挖些花花草草的习惯,曾经还和济世堂的药商药农要过生药材,她拿到生药材后都会作画,还会详细写下其生长环境,甚至是栽种方法。”
见儿子还是一头雾水,老唐大人就用书轻拍了一下他脑袋,没好气的道:“太医院那边有传言,说她在写药典,可能会倾注其一生所得,此书即便不能在陛下任上完书,将来历史留言,也必是历经两朝,而陛下这一朝至关重要。”
唐鹤这会儿听明白了,皇帝这是为名,他要在药典的历史上掺和一脚,留下美名。
第3057章
惊喜
大朝会过去,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太医署里的学生。
大朝会刚结束不到两个时辰,中午吃饭的时候,学生们就从先生们那里听到了风声,而先生们自然是从可以上朝的太医署官吏那里知道的了。
太医署才提品不到一年,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吏部给他们调派了不少官员过去协助运行医署,刘太医等人也被加封,所以一开始太医院的太医们呼啦啦的跟着上朝过一阵。
但一阵过去,发现他们在朝会上没什么用处,很多事听不明白也就算了,还耽误他们的工作。
每日的朝会让他们的工作时间大量的延长。
于是先是部分太医退出了小朝会,只参加大朝会,后来是除了萧院正及和刘太医齐肩的罗大人外,其他人都不去小朝会了,连大朝会都只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太医才会参加。
五品以下的,还是专心钻研医术吧。
对了,罗大人是吏部第三个委派过来的副官,给萧院正打下手的,前面两个都因为和太医院里的太医们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被萧院正使劲挤走了。
这位罗大人家世很好,为人温和有礼,是从南疆调回来的,他之前在岭南道任官,从四品,平级调回京城,也算是升官。
也正因为他是从岭南道调回来的,萧院正从不敢只看他温和的表面。
听说那边夷族甚多,足有双十之数,他们不识礼仪,有时候靠的就是蛮力,能在岭南道有所作为的官员,一听就不是善茬。
果然,他前脚出了大朝会,后脚便去找刘太医打听了一下这位素未谋面的周大人。
虽然他进太医署后没少听人说起这位厉害的周大人,也从侧面了解过对方,但真正开口和周满熟悉的刘太医等人打听起来却是第一次。
他主要想知道这位周大人哪来这么大的底气开出这样的条件来,然后皇帝还在大朝会上给她作保?
没错,皇帝的行为在罗大人看来就是作保。
将来周满要是不认这事儿,大家是可以找皇帝的,毕竟这事儿可是从他这里宣扬出去的,尤其还是在大朝会这种公开的场合。
刘太医就笑道:“周大人在医学上的天赋极高,便是我和萧院正这样年纪的太医,此时也只能望其项背,有此天赋,她又努力,将来不可限量,所以她这个承诺份量可不低。”
罗大人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惊讶了一下,然后问道:“不知周大人为何要找没见过的生物?”
刘太医道:“周太医认为世上万物皆可入药,只在于怎么入,效果何如。她有个喜好,便是将自己见过的生药材画下来,再详写其生长环境和栽种方法……”
他微微一笑道:“别小看了这一张张纸,日日积累,假以时日,订立成册,这便是一本巨著。”
刘太医摸着胡子道:“她现在还只是热衷于挖些植物,抓些动物,等她更有钱有势了,恐怕连石头泥土这些都不放过的。”
罗大人好笑,“难道石头泥土也可为药吗?”
“那是自然,”刘太医顿了顿后笑道:“夏日炎热苦闷,罗大人不就起了汗疹吗?那时候太医署给您配的药粉里便有滑石粉,大人用得可好吗?”
罗大人:……
刘太医摸了摸胡子笑起来,以为罗大人是担心周满此举让太医署在朝中不好过,因此安抚他道:“罗大人放宽心,也只有庸者才会抓着这事不放,连陛下都为周大人说话了,此事不会对我们太医署不利的。”
“不,”罗大人若有所思道:“目的若是为了修著药典,何不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去?我们太医署这么多学生难道是白费的?”
刘太医:“嗯?”
于是太医署的学生们都知道这事了,他们议论纷纷,“周大人此法可真好,如此记录,将来后人再识药,岂不是只读一本药典就可?”
“周先生这是要名留青史了吧?”
“哎呀,你们怎么还有空想这个,还是想想等药典出来我们要背多少东西吧。”
“那都是后辈们的事了,不与我们相干。”
“哼,傻子,周先生给我们上课时就不止一次的说过,学医者都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无止境知道吗?”
“……行了,大家都别吵了,”一个学生道:“先生们告诉我们此事不是为了让我们说闲话的。”
“那是为了什么?”一个学生问:“难道是为了让我们去找周先生没见过的药材,送去与人争抢问诊的名额?我,我等就不必了吧?”
“傻子,这是共同参与修著药典的机会。”
“你才傻呢,我不相信一本书上能把我们的名字都记上,光是写名字都占去多少地方了?”
“不会记作太医署多少多少级的学生吗?”一个学生怒道:“能让你沾点边就算不错了。”
“可我等如今人在京城,听闻周先生以前就喜欢拿着小药锄到处挖,京城这附近还有什么是周先生没见识过的?”
“等我们毕业去往地方医署就好了。”
“对,若能去到地方,尤其是周先生没去过的地方,肯定有她没见识过的东西。”
“现在我们不能有所作为,但学长学姐们可以呀。”
“对对对,给学长学姐们写信。”
哪里用得着他们写信,周立如正在写呢,本来她只想找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窗帮忙找一找,但听了罗大人的吩咐后,她便给所有能联系得上的同学都写了信。
罗大人说的对,天下何其大,物种何其丰富,光靠小姑一人不知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收集齐全,但若是他们一起动手就不一样了。
众志成城,有他们在速度肯定更快,当然,太医署将来的名望和名气也更大就是了。
罗大人没想过周满会不同意,因为仅从他对周满的了解来看,她是一定会答应的。
周立如见太医署里有这么多学生野心勃勃的想要参与进去,也很高兴,直接就给小姑写信,高兴的道:“小姑,你大业将成。”
周满收到信时都惊呆了,然后问科科,“是不是惊喜坏了?”
科科惊喜得数据都快冲出峰值了,周满眼睛也亮晶晶的,“我也惊喜坏了。”
第3058章
忘事儿
她是想请人帮忙,这才给这么多人写信的,但没想到能请来这么多人,最惊喜的是,陛下竟然愿意在大朝会上为她宣扬此事。
这可比什么好处都管用啊。
俗话说的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周满将信捂在心口,和科科保证道:“我以后会好好给陛下干活儿的。”
科科:……和他说这话干什么?而且,它对她也不差,甚至陪伴的时间还更长,为什么就不给它好好的干活儿?
皇帝跟她才有多少感情?
周满心中高兴,脸上便笑眯了眼,“皇帝见我听话,说不定能在大朝会上多提两下这件事,要是能够给各地县衙下个公文就更好了。”
科科想着这事最后受益的还是自己,便不再嫉妒,“宿主努力!”
周满原地转了转,想要将此事与人分享一下,结果走到小门才想起来白善下乡去了。
她只能转头回去,和扶着自己的西饼道:“我们去找公主。”
明达公主也一个人在家里呢,周满进来时,她才午睡起来,看到周满便招手,“快来,我今天下午吃桂花糕。”
周满:“……你明明怀的是个男孩儿,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甜的?”
这话一出,明达公主怔了一下,边上的大宫女们也纷纷愣住,然后惊喜的看向周满,“周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
周满坐在了明达身边,也捏了一块点心吃,闻言抬头,一脸迷茫:“什么?”
宫女连忙道:“就您刚才说的,我们公主怀的是个男孩儿。”
周满眨眨眼,看向明达,“我说了吗?”
明达看着她颔首。
周满:……她忍不住在心里问科科,“科科,我说了吗?”
科科:“宿主,你说了。”
周满一脸沉痛,放下才要咬的点心,“明达,我发现我生病了。”
明达见她这么难过,忍不住坐直了身体,问道:“你生什么病了?要不要把白善叫回来?”
“我近来忘事越来越严重了,”她道:“以前我第二天要做什么,只临睡前咻的一下想一下,速度极快,就那么几息的功夫就能想全,然而第二天都不必要特意去回忆就能想起来。”
“但现在我临睡前想着第二天要做的事,觉得就一会儿的功夫,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两刻钟就这么过去了。”周满一脸的忧虑,“关键是我这么仔细的想了,第二天还总是能忘记一些事,到现在甚至都严重到忘记自己才说过的话了。”
明达还没说话,一旁的姑姑已经笑道:“周大人,这不是常人都会有的事吗?说句实在话,其他人正常的时候尚会丢三落四,更不要说有孕的时候了。”
她看了眼周满的肚子,脸上的笑容更甚,“尤其像大人这样的,都这个月份了都还每日去医署,隔几天还要去青州一趟,也就旬休的时候休息两天,奴婢也见过不少孕妇,像大人这么健康的,这还是头一次见。”
所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也是她没有干涉明达公主跟着周满的养胎方法养胎的原因,因为她这一胎养得实在是太好了。
姑姑热情的夸奖了周满好大一通。
周满高兴不已,又捏起点心来,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她,“真的?”
姑姑狠狠的点头,“真的!”
周满便扬开了笑脸。
姑姑趁机问道:“所以周大人,我们公主怀的是个男孩儿?”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所以周满直接点头,“没错!”
她不仅自己把出来了,还花了积分让科科看过了呢,所以万分的确定。
她不仅看了明达的,还看了自己的,所以最近她很热衷给明达和自己把脉,就是为了更熟悉脉象的区别。
姑姑和宫女们都高兴不已,忍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想到周满似乎更喜欢老君,又变换手势念了声“无量天尊。”
周满愣愣的看着她们,扭头问明达,“你更喜欢男孩儿啊?”
明达抿嘴一笑道:“我还想生个女孩,但她们都怕我身体不好。”
所以大家都觉得明达公主可能一辈子只会生这一个孩子了,自然是男孩最好了。
不然就算白二郎不敢纳妾,但私底下谁知他会不会有怨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