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长晋盈雀朱嬷嬷 本章:第54章

    “四方岛的海寇快坚持不住了,那群乔装成落难渔民的海寇之所以跑进内城,便是为了抢粮食。”顾长晋揉了揉眉,道:“我今日便回去大营,还有一些事要查。枫娘子同我道,大胤里除了廖绕,还有一人在与水龙王勾结。水龙王被杀前,正在替那人采买火器。那人十分谨慎,蛟凤到如今都没摸到那人的身份。”

    想到肩上被火铳打中的伤,顾长晋面色渐渐冷下。

    “这次四方岛用的火器,不管是鸟铳还是红夷大炮俱都十分精良,比神机营研制出来的火器还要先进,那人要水龙王购买的大抵是同样的火器。”

    衡量一国的战力,不仅要看有多少兵,多少能将,还要看手里的武器,一把精良的火铳能抵十个悍不畏死的兵丁。

    那位通过水龙王秘密购买火器的人,起的分明是造反的心思。

    上京里有造反心思的人可不止一个人。

    便是六邈堂……

    椎云与常吉的心沉沉下坠,嘴唇几番翕动,终是咽下了到嘴的话。

    有些事,只能想,不能问。

    思忖间,常吉忽又想起一事,道:“六邈堂那头的吩咐,主子可有对策?”

    徐馥在顾长晋离开上京时吩咐下来的两件事,一是杀梁霄,二是嫁祸给廖绕。

    主子领的皇命便是调查廖绕,如今蛟凤被招安,又有乌日达死前的那番话,不管廖绕如何狡辩,一个通敌罪是跑不掉的。

    徐馥想将梁霄的死嫁祸给廖绕,不就是为了扳倒廖绕么?廖绕落罪,徐馥交待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一半。

    只杀梁将军这事,主子定然不会做。

    梁将军不死,六邈堂那头还不知要如何惩罚主子。

    常吉担心的是徐馥的手段。

    顾长晋垂眸看了眼肩上的伤,淡声道:“此事我已有对策,你们不必担心。”

    主仆三人刚说完话,牟大夫已经提着个药匣子来到小殿外。

    顾长晋朝他身后看了眼,那里空空如也,一个人影都无。

    他微抿唇,神色平淡地收回目光。

    容舒是在下晌那会才知晓顾长晋离开了。

    路拾义巡逻归来,对着她不停地感叹道:“听说是有重要的事要回去同梁将军商量,这才连伤都顾不得就要走。好在梁将军那里也有大夫,就是那里头的伤兵实在太多,未必能时时照看顾大人。”

    他说到这,便顿了顿,道:“那日顾大人在酒肆与你单独呆了片刻,出来后就昏死过去。你同拾义叔说说,那日,你们都说了甚?”

    容舒才不愿同路拾义说这些,拎起案上的团扇,十分拙劣地岔开话题。

    “我听常吉说,四方岛的海寇快撑不住了,至多半月,那些海寇便要退回四方岛。我正想着给阿娘去信,拾义叔若是得空,替我找个镖师送信,可好?”

    眼下扬州受困,驿馆只送官府的信函,老百姓想要送信,还得找镖局的人才行。

    果然,路拾义一听这话,也没心思打听容舒与顾长晋的事了,把佩刀往桌案上一拍,呷了口茶便道:“我早几日已经让人给你娘递了口信,说你一切安好,让她莫担心。你若是想要给你娘报平安,倒是没必要特地捎信了。”

    容舒摇着手里的团扇,道:“我想让阿娘来一趟扬州。”

    路拾义一愣:“让你娘来扬州?”

    容舒“嗯”了声,说起了郭九娘曾经与她说过的话,道:“郭姨说得不错,这些事我不该瞒着阿娘,若舅舅当真利用沈家做了不该做的事,阿娘才是那个最想要亲手大义灭亲的人。”

    路拾义不知想到什么,忽地一笑,道:“沈一珍那人,该手狠的时候,的确不会手软。成,送信这事便交与我。”

    酉时六刻,顾长晋回到守备都司的大营。

    正是金乌西沉、晚霞如火的时候,海上的炮火声与前些日子相比,竟是消停了些。

    梁霄刚从舰上下来,见到顾长晋便道:“顾大人伤势如何了?七信公公昨日才派人过来,说大人至少还得再养个五六日,四方岛的海寇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大人便是在内城养伤也无妨。”

    顾长晋拱手行礼,道:“下官已无大碍,劳将军挂心。”

    他此时的面色着实不好,梁霄也是把受伤当做家常便饭的人了,一见顾长晋的面色多少猜到他的伤势有多重。

    但他也明白顾长晋为何要来。

    若是他梁霄受伤,大抵也会同他一样,只要一口气在,便不会离开战场。

    他叹了声,道:“本将也不劝大人回去养伤,只顾大人要答应本将,伤好之前莫要上海舰。”

    顾长晋见他面色凝重,颔首应下,道:“听说四方岛的海寇这两日在疯狂地攻打廖总督的船舰?”

    “乌日辉和乌日明心知他们坚持不了多久,想着要在回四方岛之前为兄报仇,这才咬着廖总督的船舰不放。乌日辉昨日已被廖总督击毙,乌日明也受了重伤。只是——”

    梁霄声音微顿,看着顾长晋道:“廖总督对敌时,腹部也被火铳打中。眼下钢珠虽取了出来,但伤势却不见好转,血止不住。”

    火铳威力极大,顾长晋肩上中了一击,差点就没了半条命。

    廖绕中的是腹部,那里正是五脏六腑勾连之处,自古伤在肺腑之症,惯来难治。

    廖绕,怕是活不了了。

    数百米之隔的营帐里,廖绕的确是出气多吸气少,只他面上并无半点将死之人的消沉之色。

    柳元正在给他换药,他躺在榻上,也不知是想到了甚好笑之事,蓦地笑出了声。

    便见他斜眼看着柳元,道:“柳公公与顾大人来扬州,本是要将廖某押回京师问罪斩首。如今却不得不拼命救我,可会觉得憋屈?”

    柳元狭长的眸子轻轻一转,定在廖绕面如金纸的脸上,道:“咱家怎会觉得憋屈?廖总督这伤是为大胤而受的,咱家若是能救,定会尽全力救。”

    廖绕闻见此言,先是一怔,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腹部霎时涌出一大团血。

    “我只是瞧乌日家的人不顺眼,乌日家盘踞在四方岛这么多年,伤天害理的事儿没少做。若是可以,我还想亲自去狄罗国,将乌日一族满门屠尽。”廖绕边笑边喘着气道。

    柳元并未接话,只平静地给他换下布条。

    廖绕也不在乎,咳了两声,忽然话锋一转,又道:“你说那日范锦书不在马车里,那我问你,她如今在何处?”

    他那两位心腹去过出事的地方,只看到一辆被炸成碎片的马车残骸,范锦书还有她的两名婢女却不见踪影。

    这么多天过去,始终杳无音信,连尸首都找不着。

    柳元垂下眸子,气定神闲道:“廖夫人还在养伤,廖总督可有话要咱家带给她?”

    营帐里沉默了几息。

    廖绕闭上眼,笑道:“不必了,我与范锦书早已无话可说。”

    柳元定定看着廖绕。

    大夫说他撑不过七日了。

    七日内,他要套出廖绕与二皇子私下来往的证据藏在何处。

    出了廖绕的营帐,一名勇士营的士兵疾步走来,对柳元道:“大人,顾大人回来了。”

    柳元挑了挑眉,七信不是说他这会在内城养伤吗?

    他忖了忖,抬脚往顾长晋的营帐去。

    顾长晋见他来,也不意外,径直问道:“廖总督还有多少时日?”

    柳元道:“至多七日。七日内,若是套不出话来,便只能等廖夫人醒来后再做打算。”

    顾长晋眉宇微蹙,“廖夫人若是当真有廖绕与二皇子私通的证据,可会隐瞒?”

    “不会。”柳元笃定道:“廖夫人是老尚书亲手养大的,若真有证据,早就交与老尚书。至于廖绕为何要那般说,咱家尚且猜不出他的用意。”

    顾长晋默了半晌,道:“若廖夫人不在那马车,他那样说,是为了让我们尽全力保护她。若廖夫人在那马车,他那句话,是为了报复。”

    “报复?”

    柳元微微眯起眼,电光石火间便想明白了顾长晋说的“报复”是何意。

    他在怨老尚书将廖夫人牵涉到朝廷的争斗来。

    若廖夫人当真被炸死了,他要让他们知晓,这世间唯一知道证据在何处的人,就是因着他们的私心而死的。

    她一死,他们想要的证据一辈子都找不到。

    “说明他还是不懂廖夫人。非老尚书要将廖夫人牵涉进来,而是廖夫人希望他迷途知返。”柳元笑道:“既是为了报复,想来廖绕那话也是假的。”

    “不,廖绕那话应是真的。”顾长晋望着柳元,沉吟道:“五日后,若廖绕依旧不松口,我便去春月楼一趟。”

    “春月楼?”柳元挑眉,不解道:“顾大人去春月楼作甚?”

    “借药,借人。”

    柳元反应过来,道:“你要去寻那位绿倚姑娘?”

    顿了顿,眸光轻轻一转,又道:“春月楼的老鸨郭九娘把里头的姑娘当眼珠子护着,你想借人,兴许还得找容姑娘帮忙。”

    顾长晋一顿,想起今日醒来时,映入眼帘的那半张白玉般的脸。

    小姑娘那尖尖的下颌,他在梦里还轻轻捏过,甚至到这会,都还记着那温软滑腻的触感,像是熏笼里熏热的绸缎。

    顾长晋喉结微滚,淡淡“唔”了声。

    他的确是想要去找她。

    第50章

    第六十章

    嘉佑二十一年,八月十四,离四方岛海寇攻城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这日一入夜,数十艘挂着乌色悬日旗帜的海舰慌忙调转船头,往四方岛逃去。

    “追!”

    梁霄一声令下,领着大胤的船舰紧追其后。

    顾长晋并未跟去,待得那数十艘精铁打造的战舰消失在视野里,提脚信步回了营帐。

    营帐里,潘学谅正在研究收缴来的一批火器。

    见他归来,忙放下手里的火铳,恭敬地唤一声:“顾大人。”

    顾长晋微微颔首,道:“枫娘子此趟与梁将军同去四方岛,会再立一功。等回到上京,我会向皇上为她请功。”

    潘学谅恭敬应了声,挣扎几息,到底还是问出了心中的话。

    “那日分明是大人与阿娘一同秘密潜入四方岛埋下了炸药,待得那些海寇仓皇回到四方岛,只要将炸药一引爆,便是不能将所有海寇剿灭,至少也能彻底毁了四方岛。大胤与海寇这一役,可谓是大获全胜。”

    四方岛这些海寇一贯是大胤海域的一处毒瘤,大胤建朝至今,也曾派海舰前往四方岛剿寇,却次次皆是铩羽而归。

    然而这一次,潘学谅知晓,这颗毒瘤即便不能彻底拔除,至少也会元气大伤,江南这片海域以及沿海诸县将会平静许多年。

    这是天大的功劳。

    今日前往四方岛的将领都将加官进爵,偏偏,顾大人没去。

    明明这是顾大人想出来的策略,是他招安了阿娘,说服阿娘带他去四方岛,也是他带领上千名兵丁潜入四方岛,埋好炸药,留了个给四方岛致命一击的后手。

    可眼下,却都成了听从梁将军之令。

    虽有功,却不是大功。

    潘学谅为他不值。

    “这本是大人的功劳,”年轻的贡士一脸执拗,“大人今夜本该登上那艘海舰,随梁将军一同去四方岛!”

    顾长晋挑眉看着潘学谅,良久,他道:“一场战役能取胜,从来就不是一人之功。不说别的,便说那日随我一同登岛埋炸药的兵丁。他们皆出自守备都司,是梁将军花了数年的时间操练出来的兵。四方岛方圆辽阔,若无他们,仅凭我一人,怎可能一夜间便埋下所有的炸药。”

    “再者,若无梁将军这么多年来呕心沥血与四方岛斗智斗勇,此役怎可能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便能大获全胜?守护扬州的,从来都是这些常年累月驻扎在此地的人。最重要的是——”

    顾长晋一顿,缓缓道:“若廖总督不再是江浙总督,潘贡士觉得何人能胜任总督之位?”

    “那自然是梁将军。”潘学谅脱口而出。

    “对潘贡士以及无数江浙百姓来说,梁将军是最佳人选。但对于上京的那些人来说,梁将军却不是最佳的人选。梁将军这些年打过的胜仗不少,为何始终坐不上总督之位?”

    潘学谅皱眉思考,半晌,忽然道:“因为梁将军从来不依附任何人。”

    这话一出,他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忽然便明白了,为何顾大人与柳公公要将最大的功给梁将军。

    这是为了将他推上江浙总督的位置,为了堵住朝廷上所有的反对之声。

    他方才所思所想的皆是一人之功,眼前之功。

    顾大人与柳公公想到却是整个江浙的大局,不,该说是整个大胤的大局。

    潘学谅难掩心潮迭起,弯腰郑重冲顾长晋作了一揖,道:“谅,受教了。”

    翌日一早,卯时二刻,一道响彻云霄的巨响从四方岛传来。

    火光冲天,照亮了黎明前那片至暗的天幕。

    傍晚,梁霄率领上万兵丁登上四方岛,花了数日的时间,扫荡了四方岛。

    那声巨响从四方岛传来时,廖绕从昏睡中醒来,恍惚半瞬才琢磨明白方才那动静是四方岛被炸了。

    他艰难地睁开眼,对一边的柳元道:“柳公公为何不去分一杯羹?”

    “咱家怕错过廖总督的遗言。”

    柳元拨了拨灯芯,令营帐内的光更亮了些,漫不经心地回道。

    廖绕想笑,却笑不出声了,虚弱的声音在胸膛微微一震,很快便又沉寂下去。

    “不愧是老尚书一手教出来的人,你,七信,范锦书。还有谁?顾长晋、潘学谅?啊,还有如今坐在金銮殿的那位。”廖绕声音悠远道:“你们逼着皇上对戚家、对戚皇后动手,就不怕日后被皇上厌弃?”

    柳元展眉一笑,“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若要怪罪,咱家认了。”

    廖绕掀眸看着他,良久,轻叹一声:“我不会认罪。”

    认了罪,那些追随他的人,还有他的家族,都会受他所累。

    死在战场是他最好的归宿。

    乌日明往他腹部的这一击,是他自己故意不避开的。

    柳元也没指望廖绕会认罪,出了营帐,便让人去请顾长晋。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从大营慢慢地往内城行去。

    四方岛那声势浩大的爆炸声,容舒自也听见了。

    这一声巨响令城内无数百姓从睡梦中惊醒,诚惶诚恐地跑出屋子,望着远处那片火光怔了许久。

    “出了何事?这巨响,莫不是海寇上岸了?”

    “不,不对,那火光分明是在四方岛的方向,是四方岛出事了罢!”

    “难道是梁将军正在围剿四方岛?先前路捕头说了,四方岛的海寇快支撑不住了!”

    ……

    百姓们提心吊胆了一整个白日,直到傍晚时分,一人骑着枣红骏马进城,带来四方岛被炸的消息,百姓们提着的心总算稳稳落下。

    一时欢声鼓舞,将锣鼓“哐啷啷”地敲响,那阵仗险些要将天上那将将冒出头的月亮震落。

    容舒刚从城隍庙过来,隔得老远就瞧见顾长晋策马立于城门处,正在与百姓们说话。

    月色下那张轮廓深邃的脸被一身银丝软甲衬得愈发冷峻,也愈发俊美。

    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他,也不知那人说了甚,老百姓们忽又敲响了手里的铜锣,铺天盖地的“哐哐”声不绝于耳,吵得耳朵都要生疼。

    好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一面儿敲锣一面儿喜极而泣。

    落烟从前头信步走来,在容舒耳边道:“顾大人正在与大家说,四方岛的海寇昨夜已撤退,梁将军指挥着战舰追敌,还炸了四方岛。从今日开始,扬州正式解封!”

    此次海寇袭城来势汹汹,中元夜那夜的炮火声闹得人心惶惶,内城外城的商铺俱都关了门面,不少富户还带着家丁护卫拖家带口地往旁的州府躲去。

    这整整一个月,城内百姓无一日能安眠。

    眼下海寇退回四方岛,扬州解封,百姓们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容舒心潮也澎湃着呢。

    前世一直到十月,扬州都还在苦苦支撑着,便是后来打了胜仗,也只是惨胜。


如果您喜欢,请把《岁时有昭》,方便以后阅读岁时有昭第5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岁时有昭第54章并对岁时有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