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蜂拥而入,去买棉。
然而,当所有人翘首以盼的铺子打开,看到外头挤挤挨挨拿着银子的人,铺子伙计撇撇嘴,在上头写上今日的价格......
“这......这是多少?”汉子不识字,“二百五十文不?俺不识字,但俺数着字数不对啊......”
汉子问身后。
他身后,一个老大娘,瞪着小伙计挂出来的牌子,“二、两?!”
“今儿个的棉二两一斤!买就排队,不买的不要碍事啊!”伙计吆喝着。
外头的百姓们愣住了,汉子也愣住了。
二两银子一斤棉?
第246章
媳妇明明说了是二百五十文一斤啊!!
汉子张嘴,想要问问伙计,但伙计冷笑一声:“要怪就怪今年的天儿不好!漠北大寒,不光咱们冀州,还有旁边的邑州、嵊州、朗州,航道全部结冰,你们不买,想要买的人多着呢!”
“二两一斤!买的排队,不买的不要碍事!!”
汉子愣在原地,身后扑通一声。
汉子回头,看到跌坐在硬雪上的大娘嘴唇哆嗦:“二两银子,就是把一家老小的骨头拆了,也不够啊!”
汉子想要安慰,想扶起她。
可想到还等在家里的媳妇,孩子!汉子脸上一疼,刚流出的泪冻在了睫毛上。
二两......
他也得买!
汉子深吸口气,等着排队。
前头的人太多了,一会,又一个胖乎乎的穿着厚实的中年男人从远处跑过来:“不卖二两!不卖二两了!”
身后大娘眼睛一亮。
中年男人喜道:“三两一斤!现在,整个冀州城内都是三两一斤了!”
“什、什么?”汉子手中的钱袋子猛地一松,要不是他反应快,就要落到地上。
三两一斤!
方才还是二两,他辛苦几个月的银子,只能换一斤棉!!
此情此景,漠北四州,每个府城、每个州县,都在发生着。
江莽望着这一幕心中难受得厉害。
他也经历过涝灾,一两银子一斤带壳的苞谷,他的母亲便用那一两银子换了他活命,却生生饿死在逃荒的路上。
如今,他看着同样的情景又发生。
他忍不住脚步,想快点去告诉林先生,他们运来的棉花有用了!
他们可以不必卖这么高的价格,只要有得赚就够了!
他相信祁世子,也是这般想的。
江莽走了几步,咬牙,又顿住,他回到方才的老大娘身旁,将她搀扶起来。
在老大娘错愕的时候,将几两碎银塞入她手心。
老大娘怔怔望着手心的碎银,想要再去找他,却已经找不到他的身影。
江莽从未用过这样快的速度。
他冲回宅子,冲到林先生的房间,来不及敲门,便直接冲了进去。
林弈不悦地抬头,看到是他,哼了一声。
江莽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这种粗人,也不在意:“林先生,外头的棉花已经涨到三两银子一斤了!百姓们哪有这么多银子?好在咱们运来了这么多棉花,林先生......”
“不急。”林弈打断他。
江莽一愣:“什么?”
“我说不急,再等等。”
“这怎么能等?”江莽更急了,指着外头:“那都是人命啊!世子让咱们来便是为了这些百姓,如今明明放了棉便能救他们,若是不放棉,一夜过去,多少人会死?!”
林弈闻言,蹙眉看他一眼,不想解释。
“好!”江莽气得直点头:“林先生愿意等,我江莽不愿意等,我这就去放棉——”
江莽说着,便要出去。
“站住!”林弈却在身后叫住他。
江莽回头与他对视。
林弈抿唇冷道:“你可知,世子来时交给我两个任务?”
第247章
不等江莽说话。
林弈命人将门关上,守在外头,不让人偷听,这才道:“第一,世子要三十万两银子!第二,尽可能的救漠北百姓的命!”
“什、什么银子?”
江莽只觉得一柄大锤砸在自己头顶:“不可能!世子要这些棉花只是为了百姓,怎么可能是为了赚银子?”
“自然是为了百姓,赚银子也是为了百姓!”林弈打断他。
“你清楚我们有多少棉,同样的棉花,能救的百姓同样多,可你不要吃喝,弟兄们便不要吃喝了?
更何况世子的为人你我都清楚,他要银子,定不是为了自己,说不定,将来这三十万是用去救更多人的命!”
江莽对上林弈的视线,只觉得自己完全不懂。
林弈循循善诱:“天灾人祸哪有不死人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尽力而为的同时,也为世子在朝堂上站稳,以后才能实现太平抱负!”
江莽眼眶通红,“那林先生要等到何时才肯放棉?”
“至少得等到棉花涨到五两一斤,才能卖。”林弈早算清楚了。
江莽嘴唇动了动,片刻,才扯出一个笑。
“能花五两银子买一斤棉的人,不必想,也知道是哪些人......世子救的,当真是百姓的命吗?”
“人人都是百姓,有银子便不是百姓吗?”林弈完全将江莽压住。
江莽无言以对,浑浑噩噩地出了房门,走到自己的房间。
他还有些银子......
他往外走,又停下,他的这点银子,能救几个人?!
江莽头次觉得自己这般没用!
然而就在这时,外头忽然又有人匆忙着跑进来——
“不好了!林先生!”
林弈从房内走出。
江莽认出那人是林弈身边的小厮,此时裹着厚厚的棉衣棉帽子,脚下踩着棉鞋,愤恨道:“不知哪来的外地商户,居然在卖低价棉!”
江莽怔愣。
林弈拧眉:“多低?”
“三百五十文一斤!三斤一两!!”
“什么?”林弈脸色一沉。
江莽眼中迸发出光亮。
“我去看看!”林弈和江莽同时发声,二人互看一眼,默契地朝着外头走去。
盛世堂的牌匾,做得有些粗糙。
因为太急,是临时请人赶工做的。
但如今这小小的门头下,却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
十几个壮年男子维持着秩序,两条队伍前都有人在登记,一边登记,一边交钱,取棉。
第一个用一两银子换了三斤棉的老者,手摸在上面舍不得松开。
身后的人满是艳羡。
排在更后头的生怕轮不到自己,方一蠢蠢欲动,便被看守的壮年男子拉到最后警告,再捣乱,直接取消买棉资格!
这下,所有人老老实实。
百姓本就是老实的,只要给予一丝希望,能让他们吃上饭,不被饿死冻死,他们再难再苦也能忍。
如此队伍越来越快,但队伍之后,却是越排越长。
还有已经买到棉的百姓自发帮忙维持秩序。
自然也有想投机取巧,买完一次,再买一次的,杜逸之便直接让百姓举报,棉花就这些,一人多买,就代表有人要少买。
更何况当下买到的棉,下年说不定便更不值钱。
第248章
棉不是消耗品,这样的情况倒是不多。
江莽和林弈到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种景象。
“......什么、世堂?”江莽瞧着门头。
林弈眯眸:“盛世堂?”
江莽愣了愣,这三个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对了!
江莽眼眸猝然睁大,是庆宁公主!
她说自己以盛世堂的名义向各个边疆捐过军饷......
他当时听了根本没往心中去,若是真的,那跟她打赌的王淮之怎么没有施粥?
一个女子,又怎么可能有这样大的胸襟?她们向来为你家占了我家几分地,我家多用了你家几碗水斤斤计较!
哪怕是皇家,也就是计较的东西更贵重一些罢了。
捐军饷......他是不信的。
孟姑娘,已经是他见过最为飒爽不羁的女子。
可如今,他却看到了盛世堂的牌匾......
江莽愣在原地。
不远处,一个穿着簇新的嬷嬷打听到消息,匆匆回了杜府。
杜老夫人早便打听到杜逸之从外带来的货物是棉花,原想着如今棉花价高,将消息传出去,能给他带来很大麻烦。
没想到他居然这般愚蠢......
大家高价的棉花卖得好好的,他非要在其中做清流,三百多文一斤。
看来不需她动手,那些冀州府的大棉商们便能将他撕碎!
毕竟大家三两银子的棉卖得好好的,一起赚银子,甚至,有望涨到四两、五两银子一斤!突然被一个不知所谓的杜逸破坏了生意......
如今之所以不动手,恐怕是看在他也姓杜的份上。
杜老夫人想的不错。
不过两盏茶时间,冀州几位大棉商便不约而同来杜府向杜老夫人试探态度。
杜老夫人自不会保杜逸之。
面对几位大棉商拐来拐去的话,直言道:“此事诸位实在不必来过问我杜氏的意见,当年杜明灏便已被杜氏除族,如今他的儿子,自然也同我杜氏无关。”
几位大棉商都是人精,这便是随着他们折腾?说不定,他们折腾得越厉害,这位杜老夫人越高兴。
这般想着,几人当即决定要用点手段,让杜逸之知道厉害。
但他们还未来得及出招,便又听闻一件事——
盛世堂,是庆宁公主为边疆捐赠军饷时用的名号!
杜逸之卖的低价棉,是庆宁公主为捐往漠北大军做棉衣收购的棉花。
棉商们傻眼了。
就连林弈听到江莽的话也不敢置信:“你所言是真的?”
“千真万确。”江莽心中复杂。
林弈沉吟片刻:“无妨,冀州百姓众多,她纵有棉,又能有多少?”
说不定一日便见底了,对大局造不成影响。
林弈这般想,其他棉商也这般想,既然这位皇家公主愿意做好事、行善举,那就随她去。
她一个人,手中能有多少棉?
寥寥善水,解不了江海干涸。
PS:宝宝今天打了疫苗拉肚子,爆哭......以至于凌晨一点半才写完,更新晚了,见谅。
第249章
杜逸之是在为皇室公主办事!
大棉商们接受良好,反而还松了口气。
贵人嘛,有银子有地位,偶尔心血来潮想要名声,微薄的善心,百姓们最终该如何还是如何,影响不了大局。
可相比他们,更不愿相信的人却是杜家——
杜老夫人紧盯着王嬷嬷:“你说他搭上了庆宁公主?”
“是......”王嬷嬷小心翼翼。
杜老夫人闭眼,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
杜逸之若是普通商贾,杜氏不会在乎,可若他在为皇室公主做事,杜氏便得将他的分量往上抬一抬。
杜老夫人转佛珠的手一顿,睁开眼,望向王嬷嬷:
“罢了,虽他父亲做了毁坏族中声誉的事,但他毕竟姓杜,既回了冀州,哪有不回来看看的道理。”
“你去请他来一趟,就说,我要亲自见他。”
王嬷嬷一愣,随即道:“老夫人心慈,老奴这便去请六少爷回来。”
杜逸之在杜家孙辈中,排行第六。
从前他随父亲被除族,杜六少爷的称呼便再也没人喊过,但如今杜老夫人发话,便是要大人大量,让他回归杜家。
王嬷嬷坐着轿子来到盛世堂外。
杜逸之没想到寒灾爆发仅三两日,显龙山便有了一万多隐户投靠。
这几日他表面在卖棉,暗中分散的人却根据登记信息,将似真似假的消息分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