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得?”
“老臣几日前在一荒村老农家中偶然寻得此画,于是便想奉予皇上,以佑我大盛万寿无疆。”
“老师对我大盛的拳拳之心,朕深铭之。”
杨太傅抚须感叹道,“老臣自登仕以来,幸逢君恩,得先帝和皇上两朝礼遇,可这顾维之却生不逢时啊。”
谢恪不知老师为何又提到这顾维之,蹙眉问道:“老师这是何意?”
“皇上可知顾维之为何作得此画?
又为何身死异乡?”
顾维之是前朝名震天下的画师。
他的画作在当时被奉为神作,据说当时一地的富绅用千两黄金而不得,再加上他本人脾气古怪,画作只赠有缘人,因此他在京城更加名声大噪,首到引起当朝皇帝的重视。
说来也奇怪,顾维之不喜与达官显贵结交,却和当朝皇帝相谈甚欢。
前朝皇帝后人赐谥号为“哀”,只因那哀帝无治国之才,整日醉心舞文弄墨。
哀帝不顾百官劝阻招来顾维之为宫中画师,可谁知顾维之陷入朝中两党之争而被贬谪到蛮荒之地。
而后不知是何原因,他郁郁不得志中循着心中所见作了那幅《锦绣江山图》可他没想到就是这幅画葬送了他的一生。
哀帝十三年,皇帝昏庸,百姓不堪徭役纷纷揭竿而起,朝中有人上书称顾维之画作中题的那首诗影射朝政,暗讽皇帝,于是他因文字入狱,一代名师就此陨灭,无人知晓。
杨太傅以手抚须,慨叹道:“一句清风行逆来,日暮不可还。
便葬送自己的一生,真是可悲可叹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可叹那顾维之生不逢时啊,若是皇上您定会是慧眼识英才。”
他察觉自己首言过多,有些难为情地说,“老臣年迈,如今倒是有些多愁善感了,皇上莫怪。”
言至于此,谢恪终于明白老师为何突然来访,进献珍宝了。